(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團溪小學,貴州 遵義 563000)
【摘要】隨著新課改內容以及要求的不斷落實,教學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著轉變。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在相關教學人員的改革以及推動下,寫作訓練被不斷融入閱讀教學中,增加了學生對寫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關鍵的構成內容。所以,要想在小學階段就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就要在對閱讀內容進行教授的過程中滲透寫作訓練,這樣的途徑以及方式不僅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升,與此同時,還會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以及新課改的要求,而且也會對學生整體性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筆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切實的分析以及探討,旨在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呈現“一箭雙雕”的教學模式。
一、掃清學生對于寫作的心理障礙
由于小學生在接受教學知識時還存在一定的貪玩特性,導致其很多時候都會在寫作上出現心理障礙的情況,使得學生在面對寫作任務時,無從下手且不知道怎樣落筆,這樣的結果就是由于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懼從而導致的。所以要想使得這一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就要通過切實的措施以及手段掃清學生的心理障礙,可以讓學生對內容進行分析,還可以通過分組探討的形式來使得學生對閱讀的內容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教師要對閱讀內容進行結構分析,在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以及理解之后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探討。比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文章內容時,教師應當安排學生自行閱讀,閱讀之后再對其進行切實的分析并且實行分組探究,探究小興安嶺具體美在哪里,讓學生印象深刻的內容都有哪些,再安排學生進行闡述通過切實的闡述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隨后是教師對這一閱讀內容的講解以及解析。在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自己所見過最美麗的景致進行描繪,并且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通過這樣切實的途徑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后再通過寫作的途徑鞏固所學得的知識,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通過口語表達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要想通過閱讀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先說后寫”的方式。在學習一篇文章時,首先就對文章內容進行透徹的分析,而后就是通過“先說后寫”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對文章內容以及情節進行了解之后,讓學生理清思路,從而通過安排學生講演的形式來對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對《猴子撈月》這一閱讀內容進行教授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完成對課文的分析之后,安排學生敘述這篇文章,在敘述的過程中就會提升學生的口語表述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通過分析文章后的“口語表述”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通過仿寫以及擴寫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采取仿寫的方式。比如:在學習《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的時候,在理解和分析完文章內容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仿寫。首先,仿寫的過程中不應拘泥于表面的形式,由于這篇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來進行敘述的,所以,在進行仿寫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故事的創作,這個過程一定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加強思維擴散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仿寫外,還可以采用擴寫的方式。在擴寫的過程中如果有疑難的問題,教師還要積極進行講解和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排除頭腦中的錯誤,從而轉變學生的寫作思維,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并且通過相應的措施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還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邵雪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59).
[2]孫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6(19).
[3]陳壽宗.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