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望謨縣第四中學,貴州 望謨 552300)
【摘要】在邊遠農村初中生夢想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因為學生視野和知識面狹隘,使得學生的寫作往往存在單一和不切實際的現狀。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學改革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夢想作文;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直接體現。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作文在中考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頭戲。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升,以促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現實的作文教學卻往往不夠理想,尤其是在邊遠農村地區,過度重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創新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和水平呢?
一、邊遠農村初中生夢想作文寫作現狀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是尚未實現的目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夢想作文的寫作,有利于讓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對未來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和探索。但是,在邊遠的農村地區,由于受到知識和視野的影響,學生接觸的信息有限,從而使得他們在夢想作文的寫作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問題。
(一)學生的寫作素材單一
對于邊遠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和當前信息化的社會是無緣的。學生了解外面世界的方式,一般而言都是通過電視。在沒有電腦、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世界,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是比較狹隘的。此外,對于絕大部分的農村孩子而言,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他們基本沒有外出旅游,看外面世界的機會。而且,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花時間去關心孩子的閱讀,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量匱乏,最終影響了作文寫作中素材的積累。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現狀,使得絕大部分的農村孩子在寫作夢想作文的過程中,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因為,夢想是什么?他們并不清楚。只是通過一種片面和狹隘的理解,寫出一些不是自己真情實感的作文,最終也不過是些空洞的詞語泛泛而談罷了。
(二)教師在學生作文寫作中的指導作用缺失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應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對于作文教學而言,教師的作用不過就是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最終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在學生作文寫作時,對學生的技巧和方法指導不夠,教師指導作用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邊遠農村夢想作文的寫作過程中,教師的適當點撥,往往會給予學生眼前一亮的感覺。而正是因為教師在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指導不夠,從而導致學生難以寫出理想的作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低下。
二、邊遠農村初中生夢想作文寫作對策
結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邊遠的農村地區,學生在夢想作文的寫作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改革創新,提升學生夢想作文的寫作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指明道路,促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一)強化知識積累,夯實寫作素材
素材的積累如同源泉,而學生的作文如同1b62bd399320c7f796f805b7961bbdb5泉水。如果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缺乏素材的積累,那就會讓作文的寫作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初中語文的作文寫作中,教師要想實現良好的作文寫作效果,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必須要強化學生的知識積累,夯實寫作素材,打好基礎,讓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能夠信手拈來,為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奠定基礎。而對知識和素材的積累,要求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教師應當訓練學生觀察世界和了解世界的習慣,讓學生學會從多方面、多角度看世界,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擁有自己觀察世界的獨有視角,為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都說書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營養,積累素材,才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寫。而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將讀寫有機結合起來,在讀的過程中,寫讀后感,寫心得,讓學生通過不斷思考和積累,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改變傳統模式,注重改革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經成了時代發展的主題。在初中語文的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改變傳統落后的作文教學模式,注重作文寫作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首先,在作文的命題和立意上,教師應當進行改革和創新。即教師的命題應當立足于學生思想和情感,切合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其次,關于教師作文指導的創新??茖W的指導,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指導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讓學生在作文寫作有如“撥云見日”之感,為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傮w而言,作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變邊遠農村初中生作文現狀的有效途徑。
(三)優化評改方式,彰顯學生個性
對于邊遠農村地區的初中教師而言,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往往存在著過于嚴厲的現象,不懂得如何通過適當的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基于此,筆者認為:在邊遠農村初中作文評改的過程中,教師要該變傳統落后的評改方式,在評語的寫作中,善用鼓勵和肯定的語言,肯定學生在寫作中的進步,適當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對作文寫作,對未來充滿著信心和希望,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作則是學生能力和素質的直接體現。在邊遠農村初中生夢想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因為學生視野和知識面狹隘,使得學生的寫作往往存在單一和不切實際的現狀。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學改革的對策,僅供參考。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