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高陽鎮高陽小學,重慶 404507)
【摘要】語文是小學生的一門啟蒙的課程。它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素養。但是一個學生能學好語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為此,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素養。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來看,閱讀寫作的教學并不是很理想,依舊具有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進行芻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因為只有小學生對語文感興趣了,才有可能學好語文。從老師講課的內容來看,小學生更喜歡閱讀,因為閱讀能使學生陶冶情操。相對于閱讀來說,小學生非常反感寫作文。但是,閱讀和寫作是可以聯系到一起的。學生只要增加閱讀的數量,相應的詞匯量跟著增加,近而會有更豐富的語感,學生就會漸漸對寫作產生興趣。除此之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盡可能多的鼓勵和激勵小學生。為此,小學老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注意增加學生的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生興趣,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更有信心地學好語文這門課程。
一、對實施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改的要求下,對小學生寫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閱讀教學能給寫作教材提供素材
小學語文老師在采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帶領小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多種方法并讓他們不斷地復習,學以致用。這樣一來,在小學生寫作時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通過小學生日常的積累,在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相應地提高寫作水平。
(二)采用閱讀教學對學生提高自我鑒賞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如果能借鑒他人的語法、邏輯和修辭等,然后對自己寫的文章進行修改和升華,那么學生的作文水平會達到質的飛躍。這樣一來,就會使閱讀和寫作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對學生提高自我鑒賞作文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小學生首次開始寫作,我們可以讓他們寫一些簡單的寫作,比如身邊的人和事、我的爸爸媽媽、我的老師等。除此之外,給他們說一下最基礎的格式,讓他們自由發揮。因為這些是他們最熟悉的,身邊最親切的人和事,所以,學生會有更高的熱情和寫作興趣。
(三)采用課本教程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語文課程中必須要總結的是課文的主旨。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課本教程是學生寫作最好的素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進一步使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提高。
除此之外,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老師可以組織盡可能多的寫作活動。例如:開展一些作文競賽活動,另外,老師可以把優秀的作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或家長群里,以此來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一)通過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為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一邊閱讀,一邊積累。由于閱讀積累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學生只有在增加閱讀的數量的前提下,才能具有很好的語感和詞匯量,最后才能寫出漂亮的文章。因此,閱讀和寫作的橋梁——課外閱讀。
(二)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選作語文教材,是因為具有合理的結構,用心的遣詞造句。為此,學生可以模仿這些文章。在老師講授一篇課文時,第一要做的是讓學生閱讀文章的內容,近而指出文章是如何安排結構的以及作者寫作的特點等。讓學生模仿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技巧,有利于開啟學生的思路。為此,在寫作練習中,老師讓學生創作一種模仿性的作品,使他們掌握基礎的寫作思路。進一步在考試中做到不緊不慢、不慌不忙。
(三)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書筆記說的是我們在閱讀文章中記錄的一些比較好的或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學會做讀書筆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作文水平。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階段,老師可以安排學生每周寫一份讀書筆記,主要記錄自己在一周的閱讀中所看到的好詞好句。并要求每一個學生具有一個專門做讀書筆記的本子。這樣一來,時間一長,學生的積累就更多了。除此之外,隨著學生不斷步入高年級,我們還可以讓他們把在課外閱讀中的好詞好句以及自己的感悟都記錄下來。另外,學生記錄這些讀書筆記的過程就相當于一種寫作能力的鍛煉。然而,老師要時刻監督學生反復閱讀自己的讀書筆記的內容,一來可以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二來可以對自己的內容進行品味和鑒賞。從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得到,能按時做完作業的同學,其具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更加自信的學習語文。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三、總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出,實現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可以從閱讀中找到寫作技巧,但是老師需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完成寫作。讓學生學會如何從閱讀中積累有用的素材。為此,老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近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
參考文獻
[1]李建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
[2]蔣碧野.“感受—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 2011.
[3]葉家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亞太教育,2015(15).
[4]祝雪冰.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7).
作者簡介:于少梅,女,1963年生,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專學歷,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