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縣第二小學,江西 上饒 334100)
【摘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到美,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思路。小學語文課文中不乏審美價值高的文章,關鍵在于如何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為例,探究了視覺美、聽覺美、想象美“三部曲”式審美教學策略,最后提出了語文審美性教學的優化建議,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審美課堂的建構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教學;三部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羅丹曾經說過:“美是無處不在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只要善于發現,則處處是美。”人類對于美的追求,可謂是一種本能,發現美、欣賞美、感悟美,使人心情愉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將審美鑒賞融入教學過程,無疑是一種創新,它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品味到不一樣的美之愉悅感,增長對語文知識的多元化體驗。然而,如何創設有效的教學場景,在語文課堂中引入審美氛圍,則考驗著眾多教師的智慧,以下我將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闡述。
二、《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分析
(一)以視覺美情境導入
傳統模式下,《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大多采用理論講授的方式展開,該種形式比較成熟但缺乏新意,很多學生向我反映上完課后,很難感受到威尼斯水景的美,也無法體會乘坐威尼斯小艇的異域風情。由此可見,很多學生向往通過語文學習,感受課文中流露出的威尼斯美景,為此,我創設了審美教學的第一 步——視覺美導入情境。首先,我在開始授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審美激發:“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一個建在水面的城市,叫威尼斯,那可是一個美輪美奐,充滿風情的水都啊!”“老師,城市還能建在水面上啊!”“老師,水面上的城市怎么建呀?是真的很美嗎?”我的一句話讓全班同學燃起了向往美的欲望。其次,我趁熱打鐵,播放了從互聯網上下載的威尼斯水城的宣傳視頻,畫面中有威尼斯城市的介紹,401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橫跨于117條河道上,并連接著118座小島,水面上波瀾不驚,無數條小船在波瀾中蕩漾,好一派悠閑美妙的景致。全班同學自然也被視頻中的美景所吸引,目不轉睛。
(二)以聽覺美情境延伸
有了視覺美的賞析,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被充分燃起,而我則在視頻欣賞的基礎上,繼續插入美妙的音樂,音樂的曲目包含電影《威尼斯商人》的原聲大碟《Jocelyn Pook-The MerchantOf Venice》《水都威尼斯》等,音樂情境與視頻情境交相呼應,又給全班同學營造了一種別具一格的鑒賞情境,一邊感受威尼斯水城的美妙景致,一邊聆聽著悠揚悅耳的樂曲,聽覺美、視覺美的雙重縈繞,讓全班同學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審美情懷。緊接著,我提出學習要求:“請大家打開課文,自讀文章,邊讀邊想,思考你對威尼斯的了解如何?”……一番自讀學習后,我拋出問題:“能告訴我你們都體會到什么了嗎?”,生1:“我發現了威尼斯小艇的外形很美。”生2:“我仿佛看到了威尼斯水面上眾多商人在交易商品,那種一種動態美。”……一點一滴的引導,將美的元素滲透到同學們的心中,大家在思考問題,聆聽他人回答的同時,也切實感受到威尼斯水城的美,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美。
(三)以想象美情境收尾
經過兩輪審美教學激發后,全班同學的情緒高漲,為了使這種情緒延續到下課,我展開了第三輪審美教學,主題十分明確,即想象美情境。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求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而我則朗讀文中的內容,讓大家想象一些情境。例如:我朗讀課文的第二節,便讓大家想象“你們認為水上的小艇像什么?”生1:“在我腦海中,它像一輪新月。”生2:“在我腦海中,它仿佛是一把鐮刀”……師:“看來大家都很會想象啊,我也做了一只小船。”(在多媒體大屏上展示利用Flash軟件制作的小船,船在水中游走,水面發出嘩嘩的聲響)“請大家繼續閉上雙眼,想象一下我這只小船的樣子吧。”生3:“老師,我們很難想象啊,都不知道你這只小船的長度、形狀。”師:“是啊,我們在描寫一樣事物時,一定要有具體的針對事物的外形描述,或比喻,才能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不是嗎?”(通過想象美情境的思考,為學生揭示語文寫作學習的內涵)在一番想象審美學習激發下,本堂課的教學接近尾聲,效果異常完美。
三、語文課堂審美性教學優化建議
(一)教師:要善于發現美,傳播美
語文課堂審美教學的開展,有賴于教師對課文內容中美的發現和傳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書本內容,及時發現其中的審美元素,并設計和組織有效的課堂流程,利用情境創設法,為學生營造語文審美的體驗性教學情境,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甚至是嗅覺激發,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中蘊含的美,在教授語文知識之余,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情操。
(二)學生:要樂于欣賞美,體驗美
審美性教學有別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因此學習的方法也 存在差異。具體來說,有效的語文審美性學習過程應總結為“認知美—感受美—享受美—學習知識”四個階段,而學習知識是核心,前期的認知美、感受美和享受美都是鋪墊,鋪墊的過程由教師設計和組織,學生所要做的,便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感受到語文知識中的審美元素,因此,為使自身的語文審美素養得到提升,學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引導,做到樂于欣賞美,體驗美,方能學有所成。
四、結語
對美的發掘和欣賞,是人類的天性,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元素,則是創新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揭示語文知識另一種奧秘的教學嘗試,值得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去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起到一些啟示作用,激勵更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對語文審美性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邱姣嬌,王宗海.小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審美教育[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王志祥.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價值分析[J].學周刊,2016(36).
[3]王藝霏.培養審美情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例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