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中學語文教學迎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語文教學目標設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化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策略與表述策略,使教學目標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是當下中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棘手任務。本文闡述了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策略,并提出了相應的表述策略,以饗讀者。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策略;表述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有效的語文教學目標設計是營造秩序、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與前提。教師一定要基于語文教學內容、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語文繼承、語文程度等設計科學、層次化的教學目標,繼而提高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
一、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策略
(一)基于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設計教學目標
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策略之一是,基于語文文本內容設計能反映教學重難點的教學目標。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之前仔細研究文本的題材、體裁、內容結構、語言風格與藝術表達技巧等,并根據這些來確定教學重難點,并將其反映在教學目標上。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是一項大工程,只有完成這一大工程,教師才能不斷尋求高效教學的可能性,繼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文質兼美、韻味十足的優美寫景散文,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景的藝術性,會用擬人與比喻修辭是該節課的重要教學任務。因此,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能夠充分反映以上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筆者認為,《春》教學目標可設計如下:1.要有感情、反復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內容;226fab2dbd05f75f403f6cf6abeffb2d8.理清文章寫景思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3.學生在分析作者所繪春景圖之時,注意體會文章語言生動性,并掌握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基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設計教學目標
任何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最終均要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故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設計教學目標。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對基礎知識的機械識記與背誦上,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內容更加能迎合學生語文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與信心。因此,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要盡可能聯系日常生活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話題討論中提升語文學習質量。例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目標設計上,教師可以設置“賞析文章,評析人物”的教學目標。《皇帝的新裝》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不同人物形象,課文的主題是贊揚小男孩的“誠信”而批判皇帝、大臣們的虛偽,揭露騙子的狡詐。“賞析文章,評析人物”這樣的教學目標既反映了文本主旨,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聯系日常生活經驗主動學習,這極大滿足了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
(三)基于課堂教學實況不斷調整預設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依據課堂教學實況及時調整預設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新課改強調語文教學要實現師生互動對話,豐富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像以往生硬、機械地去執行已經設計好的目標,而是需要教師不斷依據教學實況、課堂情境等捕捉動態、生成性教學資源,及時完善、更改教學目標。當然,如何機智處理預設教學目標與生成教學目標,實現二者完美融合是教師應該考慮的話題。例如,《爸爸的花兒落了》題目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爸爸的花兒落了”來比喻爸爸的去世。在預設教學目標中,筆者將“講解題目比喻手法”作為了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已經掌握了這一內容,于是筆者馬上就略去了這一目標并改為“討論文章寫到的幾件事兒,并體味父愛的綿延偉大,體悟成長的艱難。”這一目標,課堂順利進行。
二、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動詞的表述策略
首先是以學生為本的目標表述策略。這一策略意味著,學生理應成為教師表述教學目標的主題詞,要將學生作為目標陳述句的“主語”而非“賓語”。例如,《春》的教學目標可表述為:“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形成對課文的正確認知……”而不應表述為:“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形成爭取認知……”其次是運用動詞策略。即在表述目標時要盡可能使用準確、明晰的動詞來表述目標。例如,可以運用“了解、回憶、描述、寫出、說出”等認知記憶類的動詞;可以運用“練習、仿造、改寫、編寫、學會、掌握”等行為動詞來表述;還可以使用“愿意、熱愛、相信、堅持、稱贊”等接受型情感類動詞來表述。總之,在表述目標時要善于動詞策略。
(二)操作明確策略和三維目標整合策略
第一,操作明確策略。該策略是指教師用于表述目標的詞語一定要具有“操作明確性”,不能模棱兩可,讓學生不知所云。也就是說,目標表述要用行為動詞,提高目標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寫作教學中,可設定以下寫作目標:“(學生)就‘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寫一篇情感真摯、語言流暢的500字文章,要聯系生活實際。”該教學目標用行為動詞清晰表述了目標內容,具有可操作性。第二,三維目標整合的策略。很多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往往會設置清晰的“三維目標”,但實際上,三維目標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師在設計目標時只要領會三維精神即可,不必完全區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綜上可知,科學設計教學目標,靈活、準確表述教學目標是中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的必備技能,故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語文教學目標設計和表述策略,提高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具體來說,教師要從思想上深刻意識到教學目標設計的重要性,并積極通過研究教學內容、迎合學生學習需求、靈活調整預設教學目標等方式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設置。在目標語言表述上,要運用以學生為主策略,善用動詞策略、操作明確以及三維整合策略等提高教學目標的精準表述。
參考文獻
[1]譚友利.試述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表述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4).
[2]李清梅.論中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策略與方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4).
[3]秦田.語文教學目標表述中存在的問題和設計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