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從當前高年級小學語文習作現狀上看,主要存在學生習作情感缺乏、寫作素材欠缺以及習作整體質量不高等情況。為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作為研究對象,結合作者自身實際教學情況,探討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習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習作是學生語文知識掌握和語言素養的集中體現方式之一,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在于一方面能夠行之有效地鼓勵學生培養良好的習作習慣,另一方面也在于通過習作練習來提升學生習作的總體質量和水平。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寫作基礎,但是從其習作表現的整體情況上看,仍然存在習作情感缺乏、寫作素材欠缺以及習作整體質量不高等問題,影響高年級語文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為此,有必要針對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找到有效提升學生習作水平和質量的方法,促進小學語文學科高效教學的目的。
一、有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真情實感
任何知識的傳授和教學,都是建立在學習者具有充分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要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首要任務在于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寫作的興趣。只有學生建立起對寫作的充分興趣,才能真正調動內心的真情實感,才能將內在的情感流諸筆端,從而寫出情感真摯且能打動人心的“佳作”。要激發和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寫作產生熱情和興趣,教師就需要結合“快樂教學”的理念,將作文寫作教學以富有趣味性且多元化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在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第一單元習作練習“寫一位教過自己的老師”中,從習作主題可以看出其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采用記敘文形式,練習自身實際,來描繪一個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針對這一習作主題的訓練,教師就可以積極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寫作課堂上設計一個講述“一個老師的教學趣事”活動,讓學生現場將自己曾經見過的關于老師教學的趣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在趣事分享過程中,學生們聽著各自老師的趣事,笑得前俯后仰,同時也引發起他們對曾經的老師的想念之情。當活動氣氛正濃時,教師再引出本課寫作的主題,自然而然就容易將學生腦海里關于老師的思緒情感調動出來,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便水到渠成。與此同時,整個寫作教學課堂的氛圍也十分活躍,一改以往寫作教學課堂學生“抓耳撓腮”“無從下筆”的尷尬景象,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自然也隨之得到提升。
二、創設合理情境,有效激活課堂
小學階段的習作,最能打動人心的莫過于能夠真實體現學生內心情感,具有一定人文性的作品。然而,學生寫作的情感并非“招之即來”,需要經歷一段生活歷練,掌握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才能得到。然而,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卻正是小學階段學生所欠缺的。為此,教師就需要想方設法來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其中較為有效的途徑之一便是開展寫作“情境化”教學。所謂“情景化”寫作課堂,即是教師在寫作教學課堂上,借助一定手段和方法,創設出科學、合理且符合寫作主題和學生實際的“情境”,讓學生深入情境之中感受情感、體驗情感,進而在內心產生情感共鳴,并將其表露在習作中。目前,在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課堂上,較常采用的情境創設形式有“講故事”“角色扮演”“多媒體情境創設”以及“模仿秀”等。通過這些形式,將寫作主題完美地結合其中,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進入情境,充分了解習作的主題要求,從而達到增強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習作質量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讓學生習作更貼近生活
高質量的學生習作,還體現在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反饋之中。根據作者以往的教學經驗上看,一些質量上佳的習作,其寫作者往往都具有善于觀察生活和事物的能力,正因為他們能夠將事物觀察入微,所以儲備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即使是一個十分細小的事物和稀疏平常的現象,都能被其刻畫的非常生動。由此可以看出,培養起學生善于觀察、貼近生活能力的重要性。為此,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觀察力和貼近生活習慣的培養,在習作教學課堂上,多帶學生深入實地,如到校園里“采風”,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現象,或者將現實生活中的有意義的事以“日記”或者“周記”的形式記錄。長此以往,在潛移默化中,學生自然就形成善于觀察、善于記錄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產生出一定的寫作靈感,使得習作變得更具有生活氣息,更清晰、有條理。
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學以致用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在進行學生習作指導時,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日常積累的素材來進行寫作。該要求顯示出,教師在進行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多加練習寫作,而且也要注重對寫作素材的積累,特別是一些精美的詞句、巧妙的技巧等,為學生習作構建起“脊梁”和“血肉”,從而使得習作更加深入人心,更能引發讀者情感共鳴。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語言素材積累方面,也并非毫無建樹,然而距離目標還很遠。為此,教師要在學生現有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同時針對學生以往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幫助其掌握正確的素材積累技巧和方式,從而提升效率,為良好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施茂枝.確保教學與學生的適配——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要打好紀實習作之攻堅戰[J].天津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版),2012(3).
[2]周立群.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要求與特點——對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習作教學目標的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