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群文閱讀越來越受到教育各界的重視,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自然也成了廣大教師的研究重點。本文結合筆者的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經驗,對于初中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進行了芻議。
【關鍵詞】初中;群文閱讀;選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整個中國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初中(7—9年級)課閱讀總量超過260萬字。龐大的閱讀量對于學生的閱讀技巧、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群文閱讀這種先進的閱讀教學方式在國內各中小學開展得如火如荼。
群文閱讀是指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閱讀的方法,這種閱讀方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閱讀精神,鍛煉他們的思維理解能力。與傳統強調精讀的單篇閱讀不同,群文閱讀以粗讀、默讀和速讀為主,強調迅速提取閱讀材料的有效信息。因此,它的選文策略就無比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閱讀效果和整個閱讀課堂的順利開展,影響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選文,保證初中群文閱讀課堂的順利開展呢?
一、開放思路,拓展群文閱讀的文體來源
當前,多數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選文時,都會刻意選擇一些與課文單元核心知識點有明顯聯系的文章。從短期來看,教師的選文策略并沒問題,因為這種選文方式不僅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還能將群文閱讀課堂與正常的語文教學結合起來,推動學生從課外文章的閱讀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同時借助課內已經學習的內容也能使大多數學生較為輕松地開展課外文章的閱讀。然而,這種選文方式只能作為群文閱讀中的一個方面開展教學,因為它雖然短期效果好,從長期來說卻會給學生造成群文閱讀就是配套教學的閱讀理解的印象,這種印象直接傷害到群文閱讀順利開展的根 基——閱讀興趣。中學生正處于養成閱讀習慣和練習閱讀技巧的關鍵轉型期,在這個階段幫助學生擴大閱讀范圍,讓他們多看、喜歡看才是我們閱讀課堂培養的核心目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選文時,必須首先要開放自己的思路,盡量拓展我們的選文來源。從文體上說,傳統的閱讀課堂主要以名著節選、短篇小說和散文為素材。現在,我們要放寬視野,從神話、故事、寓言、散文、童話、詩歌、小說、傳記、新聞稿、說明書,甚至廣告等所有常見文體中尋找有教育價值和閱讀價值的文章,滿足學生對于各種新鮮文字的渴求。同樣,從文章來源上說,我們也要一改以往僅以《同步閱讀》教材為主要取文點的方式,借助網絡、圖書館等各種渠道,為學生搜集大量適宜開展群文閱讀的優秀文章,經過嚴謹的選擇和設計開展我們的教學。
二、緊扣共性,突出群文閱讀的整體聯系
群文閱讀的對象既然是相互之間有聯系的文體,我們在進行文章的選擇時就一定要把握它們的共性。比如同一體裁,同一題材,同一作者,同一結構,同一描寫方式,同一描寫對象等等。只有緊緊把握文章的共性,我們才能真正將不同的文章結合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展開閱讀,建立理解和分析思路,而不是讀一篇想一篇,沒有絲毫對比性和聯系性。除此以外,由于群文閱讀主要以泛讀為主,講求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閱讀、思考和信息搜集分析。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教師保證文章的整體共性明顯突出,非常易于識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閱讀能力相對有限的初中生順利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比如我們以父愛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就可以選擇《背影》《父親的愛》《父親的本能》《父愛的速度》等幾篇文章作為取材對象。學生們可以很容易從這些文章中感受到父愛不同的表現形式,理解父愛深沉、內斂、無私的特點。可是,如果我們將《寶玉挨打》加入這些文章之中,許多初中生就會出現明顯的閱讀障礙,因為以他們的知識素養,很難真正理解賈政對于寶玉的父愛表達方式。這樣的文章選擇方式不僅達不到我們的教學目標,還會導致學生閱讀時不專注、分心,對于課堂的興趣降低。
三、適宜思辨,凸顯群文閱讀的內在差異
如果說共性是群文閱讀文章組合的基礎,那么差異性就是決定群文閱讀文章選擇水平的核心指標。我們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升核心取決于學生是否在閱讀之中不斷進行對比、思考和分析。如果教師選擇的文章組合的特點幾乎完全一樣,那么學生閱讀時自然也就不會多動腦思考,我們的群文閱讀課堂也就失去了意義。只有所選文章具有內在差異,才能推動學生展開思辨,從而深入完成比較閱讀。想要達到這樣的選文目標,需要教師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拓展選文的思維廣度,二是拓展選文的思維深度。所謂思維廣度的拓展,就是培養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選擇有關同一新聞事件,不同媒體和不同當事人所描述采訪的新聞報道,將其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展開思考、分析和討論,對于新聞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斷,從而深刻理解“自私”“公正”等內在道理。
四、意圖明確,重視群文閱讀的議題組合
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閱讀都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技巧,我們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緊緊讓學生看文字,而是為了使他們通過群文閱讀學習到知識、學習到技巧、培養自己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的議題組合之前,教師首先必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教育意圖,只有帶著目標進搜集文章、進行組合,才能保證我們的群文閱讀開展起來有成效。比如,我們要推動學生探究世界各地區文化的差異,就可以把“人類的誕生”作為群文閱讀的選文主題,為學生提供《女媧造人》《摩羅衍那》《創世紀》等世界各地區流傳的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文章,學生們通過閱讀可以清晰發現世界各地文化的異同,隨后自然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神話傳說?”“每個國家地區流傳的神話傳說跟他們的文化習俗有什么關系?”只要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展開思考和探索,我們的群文閱讀課堂就達到了效果。
綜上,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確實非常重要,也有許多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探索和總結的要點。然而,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選文永遠只是基礎,是保障群文閱讀順利實施的前提。只有保證“選文——閱讀——課堂——課后”各個環節都的到順利實施,才能推動我們的學生真正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