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素養教育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包括文學情感、文學品味以及文化的繼承。而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主動增強自身的文學素養,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這樣,高中語文素養教育才能夠成功地完成。
【關鍵詞】高中語文;素養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高中語文課程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高中語文作為所有科目的基礎,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在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中,已經逐步打破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教育。由于受到高考的限制,以往的教學只注重學生成績的提升,知識面越來越狹窄,學生對文字、文化、美學的感受程度越來越低,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與感受越來越淡,因此,語文素養的提升迫在眉睫,這一教育目標的實踐,不但有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更加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學底蘊,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亦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本文將對語文素養教育這一課題進行闡述與討論。
一、語文素養教育的含義
我們想要進行語文素養教育,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教育是新課標提出的專業術語。通俗意義來講,語文素養就是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文學修養,是一種語文素質。其中不僅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成績的提高同時更是審美感受、思想內涵、文學情操的提升。語文素養是一種全面的語文能力,因此,此課題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而這一課題也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實踐,高中語文素養教育任重而道遠。
二、高中語文素養目前的狀態
在高中語文素養教育中,由于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目前的狀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不準確
例如學生對成語的理解與運用存在著很多誤解。“空穴來風”本意是形容傳聞有一定的根據。而多數學生理解來表示傳聞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再如“侃侃而談”本意是談話理直氣壯。而學生多數用此成語形容很會聊天,學生對于文字理解不夠還表現在寫錯別字上面。例如“黯然失色”,學生常常理解錯誤,把“黯”成“暗”。這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黯然失色是形容相比之下暗淡無光,比較遜色的樣子。如果寫成“暗然失色”意思完全不對了。因此,這就要求學生要加強自身的語文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學生的文化審美能力低,缺乏個性
高中學習固然緊張,但實際上這與語文閱讀的量的增加并不發生沖突。大多數學生由于個性愛好,不喜歡文學作品的閱讀,寧愿去讀平淡的網絡小說也不肯欣賞文學名著。這一點非常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教育的提高。根據數據顯示,目前,高中生認真讀過四大名著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說經典的古文或者文學評論。學生忽視了對古典文化精髓的感受與繼承。對《詩經》《論語》《國語》《楚辭》等等經典文學作品一無所知,自然沒有辦法提升文化審美能力。
(三)學生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
這一問題突出表現在學生的作文中,大多數學生駕馭寫作題材的能力不足,更喜歡寫記敘文,作文內容平淡無奇,如同流水賬的敘事方式。沒有自己的靈感,沒有自己的思維,完全按部就班,千篇一律。例如,很多學生寫“我”生病仍然堅持上學。媽媽在雨中為“我”送傘,“我”感到很溫暖。“我”扶著老奶奶過馬路,遲到了。等等。完全沒有新意,沒有真情實感。文章缺乏想象力,空洞、乏味。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建立自己個性的思維體系,充分發揮想象力,打破常規,增強文學靈感,才能寫出好文章。
三、高中語文素養教育的策略
針對高中學生語文素養低,語文教育方式陳舊這一現狀,我們提出以下語文素養教育的策略。
(一)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確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語文修養,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高科技教學輔助道具,嘗試各種語文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投入語文學習中來。教師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不但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同時要有高品位的文學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這樣才能言傳身教,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
(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好的書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多寫一些文學欣賞評論,了解學生閱讀的感受,同時對書中好的字詞句要加以重點鑒賞與解析,加強學生的感悟力。
(三)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語文素養自然離不開對文化的審美以及本身的文化內涵,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文化教育,不管是古代文化還是現當代文化,都要加以滲透。其中包括,民風民俗,文化傳統,古代社會制度,歷史人物,文學大家,傳統故事等等。不僅擴大了學生的文學層面,開闊了學生的文學視野,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教育的順利進行。
四、結論
總之,高中語文素養教育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包括文學情感,文學品味,以及文化的繼承。而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主動增強自身的文學素養,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這樣,高中語文素養教育才能夠成功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