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王長征+黃寶旭+倪俊杰+陳輝+趙性川
摘 要:文章結合聊城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參加全國大學生金相大賽的情況,分析了當前金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契機,在金相實驗課程體系、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和改革,以期有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金相技能競賽;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我院于2015年首次參加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目前已連續參加了三屆,在此期間我院在學校“一專業一競賽”活動的資助和指導下也開展了多次聊城大學校內金相大賽,同時結合學生參加國賽及校賽的情況對相關實驗課程教學培養方案及實驗教學體系進行了改革,提升了實驗教學地位,增加了實驗學時,特別是結合現有教學資源條件對實驗項目和內容進行了優化整合,強化實驗教師的指導作用,增強學生實踐技能的鍛煉及自主研究能力的培養。近年來金相技能大賽的實踐表明,該模式有效提高了我院的實驗教學水平,特別是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實驗技能以及創新能力,實現了“以賽促教”的目的。
一、競賽有助于發現教學問題
金相技能競賽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樣磨制、拋光與腐蝕及金相顯微鏡觀察,試樣將從金相圖像質量、樣品表面質量及學生操作規范三方面進行評定。競賽是對學生金相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種綜合評定,也是對其所在學校實驗教學質量的全面檢查。競賽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自身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之處:①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心理素質有待提高。金相競賽反映出學生操作能力不強、實驗操作不夠規范等問題。甚至還有部分學生“違規”操作,造成設備損傷、耗材過度消耗等問題。同時,競賽期間部分學生心理波動起伏較大,抗壓能力不強。②實驗教學手段單一。目前,實驗教學方法仍采用“講解—演示—實驗—考核”的方式,教學手段單一、落后,極大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③實驗條件受限。我院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成立較晚,實驗場地與設備有限,實驗不能保證每位學生能獨自擁有一套工位,極大影響了練習質量。
二、競賽促進實驗教學改革
借助全國金相技能大賽與校內預選賽的舉辦,結合我院現有實驗教學條件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我們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資源進行了優化整合,改善了實驗條件,在實驗課程體系、標準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突出“應用為本,學以致用”,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相關改革措施如下:①構建金相實驗課程標準。根據課程特點與學生認知規律,我們對原有實驗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并建立實施了實驗課程新標準。在微觀層次上,加強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實施方法、評價機制四要素內涵建設;在中觀層次上,探討實驗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綜合性與應用性,促進課程資源間的內在關聯與融合,開發專業實驗教材;在宏觀層次上,廣泛吸收相關領域的課程教育元素,樹立“大實驗”課程觀,構建開放兼容、動態發展的課程新體系。② 實驗教學方法改革與實驗室改造。在保留部分傳統實驗教學方法手段的同時,引入探究型、協作式、啟發式等教學模式與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學效能。在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的資助下,金相實驗室將進行升級改造,增設必要實驗設備套數,組建金相顯微系統局域網,教學環境與學生實驗條件大為改善。③增加自主綜合創新型實驗。我院在實驗課程開設過程中有目的地設置了一些綜合性創新課題讓學生自主實現,學生在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創新意識, 培養創新能力。
為提升學生金相技能及實驗教學水平,學校可以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為契機,加強技能訓練,注重全面培養,強化創新意識;教學中強調“應用為本,學以致用”,構建實驗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手段及實驗教學條件,在實驗課程設置和實驗內容上,增加自主性、創新型的綜合實驗。
參考文獻:
[1]張旭茗,牛中毅,蓋登宇,等.以金相大賽為契機,促進金相技能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5(1):94-96.
[2]吳 騰,吳 潤.基于“實踐平臺”探索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6(6):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