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
[摘要]本文從認知學徒制理論出發,嘗試將該理論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某職業學院2015級非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借助問卷調查法和課堂實施,以證明認知學徒制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認知學徒制;英語閱讀教學;可行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認知學徒制理論
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理論是美國認知科學家布朗(J.S.Brown)和科林斯(A.Collins)于1989年基于情境認知學習觀而提出的。它將傳統學徒制與學校教育相聯系,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培養思考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其具備以下特征:(1)將知識與情境有效結合。(2)將教師心智模型可視化。(3)關注學習的過程。(4)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實證研究
(一)研究目的
檢驗基于認知學徒制的英語寫作教學設計可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某職業學院2015級非英語專業1、2班共108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班(53人),二班為對照班(55人),這兩個自然班為平行班,入學英語水平相當,且均為筆者親自授課。
(三)研究方法
A.課堂實施;B.問卷調查。
(四)研究設計
將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由同一位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授課。對實驗組(一班)學生采用認知學徒制教學;對對照組(二班)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前進行前測,實驗結束進行后測,前后測定方式為:讓學生在60分鐘內完成五篇閱讀文章(文章均選自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和B級考試題庫)的解答,文章內容包括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然后對比兩個班的差距和變化。研究時間為一個學期。
三、基于認知學徒制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基于認知學徒制的英語閱讀教學流程如下:教師分配任務,做示范一學生執行任務,教師進行指導,搭建腳手架一學生清晰表達和反思。
具體操作為:學期初,教師將實驗組分成七個小組,每組7—8人,分組時,教師在學生自由組合的基礎上進行微調,以保證各小組成員分配合理,并指定了組長。在八個單元的教學中,第一單元的閱讀文章由教師將講授內容“可視化”,向學生展示自己如何分析文章結構,如何選擇典型難句、單詞和詞組。兩星期后,各小組按照自己抽簽的單元開始輪流講解。一周后,小組各成員將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文檔發給組長進行匯總。組長整合后發給教師審核,教師給出反饋和修改意見。學生按照教師的意見進行修改、整合,準備展示。執行授課任務時,小組全體成員對課文進行基于PPT的講解,其他學生在臺下認真觀察、傾聽和參與。任務完成后,教師進行點評,糾正小組的錯誤,增補漏掉的重難點,然后從小組的準備情況、內容的選擇情況、語言表達的準確情況、PPT的制作情況和與聽眾的互動情況等幾方面進行評分。
四、實驗數據分析
(一)獨立樣本T檢驗
筆者將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前后測閱讀得分進行了獨立樣本檢驗,以期得出兩班之間的差異顯著性,通過這種差異顯著性來檢驗認知學徒制閱讀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如何?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閱讀得分非常接近(0.0285)。說明這兩組在實驗前的閱讀水平相當,差異不大,不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可以進行試驗對比。經過一個學期的認知學徒制閱讀教學后,兩組后側閱讀得分相差4.3286分,實驗班學生英語閱讀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兩組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性。由此說明,認知學徒制閱讀教學模式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符合大學英語閱讀的需求。
(二)配對樣本T檢驗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測閱讀得分相近,說明兩組學生閱讀水平相當。后測結果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是否也會明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呢?為此,筆者進行了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中的數據表明,對照組的后測分比前測分僅多了1.6428分,沒有有顯著提升。而實驗組的前后測結果相差4.3286分,說明實驗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由此證明了傳統的閱讀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效果有限,認知學徒制閱讀教學模式對閱讀水平起到了促進作用,即實驗假設成立。
五、問卷調查結果
本次研究在實驗組發放了53份調查問卷,同時回收有效問卷51份。具體內容見表3。
該問卷設置了三道選擇題和一道開放式問題。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后得到了以下結果:大多數學生(63%和70%)認為認知學徒制閱讀教學模式極大提高了其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28%和16%的學生認為作用一般,9%和14%的學生覺得沒什么幫助。由此可見,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對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有較大促進。82%的被調查者認為分組合作學習對自己閱讀水平的提高很有效,他們非常認可這種教學活動。此外,大部分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給予了較高的評價。通過鍛煉,學生的自信都有較大提升。
六、研究結論
研究表明,認知學徒制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效。認知學徒制的理論所倡導的“腳手架支撐、反思、示范”與國家教育部提倡的“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非常相符,實驗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筆者認為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完全可以符合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同時,在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對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確實已經厭倦和疲乏,這種教學模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同時,也對教師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造成了傷害,大學英語教學亟待改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