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 要: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如何提升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成為了越來越多學者關注的問題。在信息技術不斷受到關注與重視的今天,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成效也成為很多一線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沒有高水平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高效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目標是要構建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生態化教學環境。回顧過去,我們在課堂管理方面確實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影響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因素有很多種,它們通常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之中,每一個因素既獨立存在又相互影響。為此,筆者對信息技術課堂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現狀
由于所處的地域不同以及經濟發展、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開展情況各有不同,造成各地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素養差異很大。“多起點問題”以及信息技術課程部分教學內容的選擇編排上的不合理,造成了很多學生對于目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不認同的問題。教師的信息技術課堂管理多以斥責、停課等方式為主。缺少合理的更人性化的課堂管理方式。
由于信息技術是非高考考試科目,所以普通高中對信息技術學科評價的標準和方式不規范甚至隨意,評價形式普遍以考試為主。存在的問題是雙方面的,有教師方面也有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很多信息技術教師上完課后缺乏有效的教學反思甚至有的教師不進行教學反思,這使得“教”與“學”嚴重脫節。學生方面,大多數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占的百分率極低。教師只是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未更多地給學生提供自我反饋機會。
二、 提升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策略
(一) 剛性管理——立規矩,注重習慣養成
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科學有效的制度有利于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信息技術課是在專用教室上的,相比較其他主課科目而言學生隨意走動、大聲喧嘩、偷吃零食、玩游戲等現象較為明顯,對于這種特殊的學習環境,要想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課堂學習秩序,就必須制定科學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并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執行。在課堂管理制度中明確要求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去做,不應該做什么,同時規定必要的獎懲制度。當然,在執行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制度執行的長期性和有效性,如果制度變成了擺設,反而就適得其反。其次,執行要體現人性化,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執行過程中要有靈活性,不要拘泥機械呆板。最后,在執行的過程,發現問題,及時完善,進而保證了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順利實施。
(二) 柔性管理——多交流,培養自主管理
課堂上,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保證學生在課堂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不同的學習設想,一起探討學習的策略,進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各抒己見,動手操作。其中,實施“輪換班長制”的課程管理模式就非常有效。“輪換班長制”顧名思義就是每一節課派一名輪換班長管理本節課的課堂秩序,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真正體現了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的新課改理念。
(三) 區別管理,覆蓋每名學生
根據男女差異的特點,在課堂管理上我們應該區別對待、區分管理。因此,在課堂管理中,首先在安排學生的座位上進行區別管理,比如讓男生和女生交替而坐,這樣不僅可以使得男女生有良好的互動也能極大改善課堂紀律。其次可以利用男學生競爭性強,女學生合作性強的特點將他們分成小組管理,讓他們在競爭中促進合作,用合作促進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另外,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不同于其他學科管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軟件管理來加強課堂管理,比如紀律方面可以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中的“簽到”功能來約束學生遲到行為,這樣不用班長點名,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如果有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可以用軟件使其電腦暫時“黑屏”,以免點名管理時讓其難堪,尊重了學生體現了人文關懷。
(四) 時刻關注效果的反饋,完善教學評價
基于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教學評價標準不能過于機械和死板,要具有靈活性,符合人性化,體現人文關懷,無論從評價的內容還是評價的形式,無論是理論評價還是技術創新評價,都要從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對一個學生的評價要體現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要僅僅只看重學生的學業成績,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當然,對于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的評價,盡可能體現出發展性,追求評價過程的完美,避免評價的虎頭蛇尾,即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避免過多的終結性評價。調查中發現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中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過多看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更多采用課后評價的方式,教師更應該加強技能性的評價,及時評價,及時反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倡導評價方式的多元,教師應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要對知識與技能方面,還要對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方面進行評價,積極倡導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
總之,課堂管理是否有效是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直接因素,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只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才能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落實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目標。
參考文獻:
[1] 田雪琴.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問題行為及其對策研究——以甘肅省高臺縣第一中學為例[D].西北師范大學,2015.
[2] 王靜,楊平展.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3] 次旺卓瑪.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研究[J].學苑教育,2016.
[4] 廖通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教師博覽,2014.
[5] 王秀華.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師,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