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威??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的日益多元化,生活中的安全隱患也日益增多,但我國很多地區對小學生普及安全知識的工作不足,導致很多小學生缺乏基本的自救能力和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差,避免傷害的能力也比較弱。為此,幫助小學生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培養他們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知識,鍛煉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成了日常工作中值得每一位教師重視的難問題。本文筆者就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安全教育;安全意識;自我保護;小學生;能力
前言
近幾年來,學生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安全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學校的廣泛關注。筆者認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猶如在他們的生命中播種下安全的種子。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是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學生只有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那么才能在此基礎上感受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現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利用一切時機,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
受應試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的課業負擔較重,很容易忽視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而且,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幾年,筆者發現現在的學生隨著他們接觸的事物增多,他們的認知和對事物的看法也與過去有所不同,甚至有部分學生還在不經意間就受到了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學校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壓力重重。那么,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充分意識和重視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師還要注重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入手,以學生生活為例,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經常向學生傳達學校的相關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并經常利用自習、班會、晨讀、課外活動、集體活動等時間,采取集中、分散相結合等方式,把安全意識風吹進學生心里。無論采用何種形式,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定要牢記學生的安全工作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泰山。我們教師要善于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杜絕一切不安全的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特別是遇到節假日期間,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最易出現安全事故,對此教師更要向學生反復強調安全事項。
二、 聘請專業人員向學生開展安全講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小學生對醫生、警察等這些專業技術人員有種莫名的敬畏,所以對他們所說的話也更容易產生信任感。加之醫生、警察、消防人員等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強,安全意識和安全認知也比較全面,所以學校可以定期聘請一些專業人員向學生開展安全知識講座,逐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比如說由于兒童因年幼無知,不懂安全知識,不知避讓車輛,一遇突然情況,不知所措,就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此學校可以請一些經驗豐富的交通警察,為學生傳授交通安全的相關知識,例如步行交通安全常識、騎車交通要求、乘車交通安全常識等等,從而保障兒童交通的安全。此外,還可以讓這些專業人員為學生播放一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關安全問題的視頻資料,通過這些視頻資料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讓學生在一個個悲慘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一個個血淋淋的畫面中受到教育,從而意識到學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三、 學校家庭雙向合作,共筑學生安全防線
除了學校教育外,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在家里,學生同樣也可能出現一些安全事故。如果我們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在校安全教育,就很難防范學生離校后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雙向合作,共同筑造學生的安全防線。比如說,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良性溝通,并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加強向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安全保障知識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不潔的食物,在外就餐時不使用未消毒的餐具。不購買無合格證、假冒偽劣和過期的食品;不購買和食用垃圾食品,很多垃圾食品顏色鮮艷,形狀和味道很吸引人。半生不熟的東西不要食用;不認識的食品不要食用。平常吃東西時要將食物洗凈、消毒后再食用。規范戶外活動行為,讓孩子在玩樂中避險;告訴孩子,不能隨便捅馬蜂窩;外出旅游,告訴孩子安全放心頭等等。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家長普及安全知識,并提醒家長加強對自己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視,并積極配合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為孩子的安全再添保障。
四、 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而安全問題又不能讓學生通過自身實踐獲得認識,因此如果學生沒有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即使教師天天講、時時講,學生也很難有“我要安全”的意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知道的安全事故作為例子,或者組織學生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適時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體會到安全事故對自己的傷害、父母的傷害、家庭的傷害,從而刺激學生大腦意識,喚起學生保護生命的安全意識。比如說當我們組織學生去春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春游到野外的機會對學生進行野外活動安全知識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在野外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中樹立安全意識,并產生牢固的映像。又比如說在學生回家路上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上學放學途經山間小路時應盡量結伴而行,不做危險活動,避免意外傷害。并注意紅綠燈信號標志:紅燈停,綠燈行。遇到打雷下雨時不在易導電的物體下躲避。雷雨時盡量避免或減少野外活動,路遇雷雨不要往高處走,迅速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或低洼處躲避;不要攜帶雨傘等金屬物,應雙腳并攏抱頭蹲下,以防止跨步電壓的傷害和有效減少被閃電擊中的概率等等。總之對小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安全教育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做個有安全意識的有心人,從點滴小事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參考文獻:
[1] 張冰冰.關于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 .
[2] 蔣朝峰.學校安全教育在細節[J].知音勵志,2017(03) .
[3] 樂水興.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安全教育[J].才智,2016(19) .
[4] 孔春燕.學校安全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6(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