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娟??
摘 要:“兒歌”特指為兒童創作的、適合兒童唱的歌謠,對于識字量和知識儲備有限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全面實施語文兒歌教學方法可以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朗讀環境中認識生字,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語感能力和語文課堂活力。本文將舉例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方案,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中選用了大量優美、有趣而淺顯易懂的兒歌,讓學生吟誦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助于教導學生識字,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審美情趣。本文將簡析推進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活動的作用,并從充分利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兒歌,創設靈動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撰寫兒歌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探索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策略。
一、 推進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活動的作用
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活動,讓小學生朗讀短小、優美、朗朗上口的兒歌,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靈動、快樂中識字,掌握標準讀音,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感知兒歌的韻律美和節奏感,塑造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做好語文教育基礎工作。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策略
(一) 充分利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兒歌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中選有大量明快、清麗而簡潔易懂的兒歌,教師應深度挖掘語文課本的兒歌資源,在進行課堂教學工作時,讓學生分組朗讀兒歌,圈畫出自己不懂的字和不理解的詞組,并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為生字注音,標注詞意。在朗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聆聽學生的發音,如果學生發音不正確,教師應該予以及時糾正,并綜合指導學生用兒歌識字。例如在講解《尾巴歌》時,用課件為學生列舉出重點字詞,如:“誰”、“尾巴”、“長”、“短”、“傘”、“彎”、“扁”、“好看”、“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和“孔雀”等,學生可以在快樂的朗誦中學習字詞。
(二) 創設靈動的教學情境
全面做好兒歌教學,教師應借助多媒體課件努力為學生創設靈動的教學情境,打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快樂朗讀兒歌,體驗語言文字之美,靈活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教一年級小學生讀《小青草》這首兒歌時,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讓學生從視覺畫面上理解這首詩歌,禮貌地朗讀“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教導學生愛護小動物,保護美麗的大自然。其次,教師可以延伸兒歌教學,結合所學漢字,讓學生讀幽默、風趣的兒歌。例如在學“蚊”時,讓學生讀有趣的兒歌“蚊子當醫生,出門去打針。打的什么針?打的害人針。給它一巴掌,叫它醫生當不成”,學生不僅可以加強對“蚊”字的記憶,而且能學到新的字詞,如“醫生”、“出門”、“打針”、“害”、“巴掌”等。在講解《秋天來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成熟的果實、紅色的楓葉、金黃的銀杏樹葉和五顏六色的菊花,讓學生領略秋天的美景,指導學生讀兒歌《秋風》:“是誰讓大雁飛到南方?是誰把綠葉變得金黃?是誰讓花瓣片片脫落?哈哈,是秋風這位魔術師在掃蕩。誰不怕秋風的掃蕩?看吧,勇敢的菊花向著太陽開放,碧綠的松樹長得更壯!”,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語文素養,擴展學生的識字范圍,讓學生享受朗讀兒歌的快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兒歌教學中滲透音樂藝術元素,開展有趣的“唱兒歌”活動,例如在解析兒歌《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時,教師應該先讓學生聆聽這首歌的音頻,然后和學生一起唱歌,以此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藝術氛圍。
(三) 指導學生撰寫兒歌
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不僅應該引導學生朗讀兒歌,而且要和學生一起編撰與創作兒歌,指導學生將漢語拼音、漢字和詞組等語文基礎知識融合到兒歌中。例如在教學生讀寫單韻母a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一個張大嘴巴的小姑娘,和學生一起編撰兒歌“小姑娘,圓腦瓜。醫生阿姨看嗓子,張大嘴巴a、a、a”;在講解單韻母o和e時,讓學生自己在畫一只公雞和一只大白鵝,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公雞周圍繪畫碧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朵和一輪紅日,繪制游泳的大白鵝,然后讓學生讀“大公雞,喔喔叫。大白鵝,水上漂”;在解析聲母j、q、x時讓學生讀“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他們和ǖ來相拼,看見魚眼就挖去”,最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自己創作兒歌,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為簡單、有效地學習漢語拼音,發展學生的創作能力。在教學生認知“月”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創作相關的字謎和兒歌,例如讓學生鑒賞字謎“有時像把鐮刀,有時又像香蕉,有時像個圓盤,有時掛在樹梢”,然后讓學生猜謎并回答謎底,為學生揭示謎底和相關畫面,讓學生欣賞彎彎的月亮像鐮刀,金黃的彎月像香蕉,圓圓的明月如同銀盤,初二的新月掛在樹梢。最后,讓學生以“明月”、“月亮”、“新月”和“滿月”為題目撰寫兒歌。在解析課文《小鴨和小雞》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鴨”或者“小雞”為題目杜撰兒歌,通過讓學生鑒賞《小鴨和小雞》的故事、兒歌以及聆聽兒童歌曲來發散學生的寫作思路,不斷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寫的兒歌予以應有的贊許和指導,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而且可以開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知識,感知兒歌的韻律美,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理應科學使用教材中的兒歌資源,創設靈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編撰兒歌,從而有效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孔德勝.兒歌飄飛聞佳音——小學低年級語文兒歌識字教學探索[J].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郭井小學,2015(22).
[2] 陳曉燕.兒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3] 楊婷婷.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玩中學”、“樂中學”、“學會學”[J].現代教育科學,2013(18).
[4] 張洪英.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兒歌教學策略分析[J]江蘇省寶應縣山陽鎮長溝小學,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