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萍??
摘 要:初二學生是個特殊團體,以初二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必須兼具邏輯合理性與生動趣味性。為此,筆者進行了探索:課堂引入力求簡明到位;新授內容努力創設合理情境;重、難點處理注重細節與“示例”效應;各環節自然串聯成整體……把握學生特點,挖掘教學資源,課堂內外不乏高效教學良機。
關鍵詞: 整體教學;巧妙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心理
本課授課對象為初二學生,該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少年期,其半成人、半兒童的特點十分明顯。以該團體為目標的課堂,必須兼具邏輯合理性與生動趣味性。鑒于此,我遵循著“合理引導、激發想象”的原則,設計每個環節與步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動力,構建恰當的教學框架與思路,組織合適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最終實現了整體教學,并巧妙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提高。本屆公開課,教學設計、課堂組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開門見山,扣主題
本節課Welcome 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不同表述。如何以一種學生熟悉又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好篇章而又不流于形式是關鍵。筆者曾試想過以學生熟知的兩國人物代表(奧巴馬總統與伊麗莎白女王)簡介開始,進而提出疑問:What language do they speak? (English) Do they speak the same English? 由此引出新授內容。但鑒于課堂的時間限制,從課堂效率角度出發,此方案予以否決。隨之便產生了第二套方案:播放一段簡短的聊天視頻,聊天內容為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區別。主要涉及一些日常物品(涵蓋本節課部分新授內容)的不同稱呼與表達。同時,部分問題也先行預設給學生:What is the other name of film? 比較下來,這種引入簡明扼要、節奏明快,且緊扣主題。節約了不少時間的同時更具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性,可以在簡單任務的引領下,快速吸引學生融入課堂。
二、 情境創設,納整體
本節課涉及大量的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詞匯,如何讓學生在避免機械記憶的前提下,既能掌握如此豐富的詞匯,又能一一對應不混淆?筆者考慮再三,決定以故事推介的方式,逐步將所有詞匯納入一個整體故事情境中:A Story in Autumn—It is September now. It is a beautiful season—Autumn/ fall, two holidays/vacations are coming! Well have many days off.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holiday? My plan is to. 娓娓道來的故事,再配以精美的圖片呈現,適當的地方加以重復,甚而鼓勵學生們一起參與,最終再與學生們根據整版的圖片串聯整體復述。至此,眾多的詞匯已不再是一個個毫無關聯的枯燥符號,而成為了一個畫面感較強的完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三、 細節處理,解難題
本課的Welcome 部分,是要求學生找出一段對話中的英式英語進行下劃線,并寫出與之對應的美式英語的稱呼,這一步鞏固預設非常巧妙。首要細節就是讓學生清楚“underline”的意思,并進而明白具體的操作要領。對此,筆者認為:簡單的示范比更多的言語講解更直觀更易理解。因此,我針對對話當中發現的第一處英式英語作了明確示范,給出下劃線,并告知學生: We need to underline the word here! 同時提問: Whats the other way to say the word? 在學生們整齊回答之后,給出醒目標注的美式英語單詞。這樣,操作要領一目了然,學生們也就能循例快速完成相關查找、下劃線以及替換任務。小小的細節處理,卻有力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 言語串聯,作鋪墊
本節課的Welcome部分, 教學任務仍然圍繞著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展開,而Comic 的對話內容,則是關于School life 主題。如何合理自然地在二者間進行過渡?筆者捕捉到Welcome 對話內容中的一個細節:I want to see a film, 進而故意提問:Would you like to see a film? Lets enjoy a period of an interesting film!由此播放一段動畫電影 Monsters University 當中入學的片段,當學生們沉浸在歡快、活潑的動畫節奏氛圍中時,出其不意截住蝸牛急著上學的搞笑圖片,并發問:Whats the snail doing? 這個問題淺顯易懂,在學生們給出“It is going to school” 答案時,進一步引導提問:You see, the snail loves going to school very much.How about dogs? Do dogs like to go to school? 層層鋪墊之下, Comic 的教學環節呼之欲出、順利展開。細細回顧,本節課精心挑選了兩段視頻,一段緊扣主題、簡明扼要;另一段活潑歡快、自然過渡。同時,故事情境的創設也不留痕跡地將大量詞匯一并囊括。種種方法與策略,既符合學生的活潑好奇心態,又能圍繞教學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比較完整地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筆者相信,本節課只是一次良好的契機,教育教學中不乏此類良機,只要我們善于把握學生的特點,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一定可以呈以一節生動有趣的高效實踐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