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從猛,張雷,賈輝鋒
(海軍工程大學 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3)
●院校教育
新形勢下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探析
武從猛,張雷,賈輝鋒
(海軍工程大學 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3)
在分析當前制約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現狀的基礎上,強化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訓練頂層設計,完善實戰化訓練內容體系,改進實戰化訓練方式與方法,以確保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有效落實。
軍隊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
習主席指出:“軍事訓練是未來戰爭的預演,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著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使部隊練就過硬的打贏本領”[1]。這是新時期對我軍實戰化訓練提出的明確要求,是實現“能打勝仗”戰略目標的根本途徑。軍隊院校作為我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基地,全面落實實戰化訓練,有效提高學員軍事基本技能,是擺在院校實戰化教學改革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現實任務[2]。
新形勢下軍隊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是指在高度接近實戰程度的訓練環境條件下,按照現“戰訓一致”的原則和要求,靈活運用各種訓練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縮短院校人才培養與部隊人才建設需求之間的差距,提高畢業學員能夠適應新時期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需要為根本目的的軍事實踐活動[3]。其本質和核心是進一步推動院校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向部隊靠攏、向實戰聚焦,把院校實戰化教學訓練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開展新形勢下的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實戰化教學訓練必須以部隊人才建設需求為牽引。在部隊建設中指揮員需要什么樣的軍事素質,院校就應確立什么樣的培養目標,并以此來拓展深化教學訓練課目和內容,使學員具有第一任職所需要的軍事技能,更好地服務于部隊建設。二是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必須有超前性的思維意識[4]。軍事訓練是未來戰爭的預演,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除了緊跟現階段部隊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備超前性人才培養思維意識,緊盯戰爭形態變化對培養指揮人員能力素質所帶來的新要求,為未來戰爭儲備人才。三是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要有逼真的訓練環境。不僅要構設貼近實戰的訓練場地,更要模擬信息化條件下電磁和網絡環境,切實讓學員在信息化戰場氛圍下接受訓練。
近年來,全軍院校已清醒認識到推進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并結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的特點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嘗試。但從整體上看,目前各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框架體系,相關的培養方案、教學管理制度、考評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實戰化教學訓練還存在諸多問題。
2.1對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的本質內涵認識不足
由于對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的本質內涵認識不足,制約了院校實戰化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前期各院校通過舉辦“精武杯”“勇士杯”“強軍杯”“聯合精英”等軍事對抗賽來促進軍事基礎教學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提升,但在新形勢下軍隊院校如何結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特點設置“實戰”環節、“實戰”到什么程度、“實戰”標準又是什么等具體定位都認識不足。
2.2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內容拓展不夠,針對性不強
由于對新形勢下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的任務重點研究和分析不夠,對當前實戰化教學訓練真正需要什么、還缺什么,思考得不深、不細,導致實戰化訓練內容大部分還停留在基礎訓練型課目上,在教學訓練的難度、強度、險度上拓展不夠深,制約了院校實戰化教學訓練前進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院校管理教育工作者對實戰化教學訓練的理解仍存在偏差,部分教員對基層部隊軍事訓練、 武器裝備和人才需求了解不夠,導致院校軍事基礎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課程設置與實戰需求差距較大,“訓非所需、教非所用”的現象仍存在。
2.3院校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的方法創新不夠,程式化現象突出
在軍事基礎課程教學訓練中,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教練人員在組織實戰化訓練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不能真正結合實戰化進行探索、創新。在部分課目訓練中片面地追求教學訓練的安全穩定,使得實戰化教學訓練還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或者有創新的想法不敢輕易做,而是直接沿用舊的訓練方法組織訓練,“操場化”現象突出、“程式化”痕跡明顯,極大地影響了實戰化教學訓練效果。
2.4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的保障建設基礎不夠扎實
近年來,全軍各院校緊跟實戰化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大訓練基礎條件的建設,訓練設施、模擬訓練平臺不斷完善。但從總體上看,教學訓練保障的基礎還不夠扎實,主要體現在訓練環境孤立,大項訓練調動訓練資源比較困難。日常教學訓練沒有構建濃厚的戰場氛圍和逼真的訓練環境,不利于促進學員應變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實戰化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3.1緊跟部隊建設的動態需求,強化軍事基礎課程教學訓實戰化訓練頂層設計
加強新形勢下院校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教學訓練,要始終把握部隊建設的動態需求,在科目設置論證、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訓練模式改革、相關配套教材編寫等方面要主動與基層部隊用人單位加強聯系和合作。一是在培養目標設計中,把學員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實戰意識的培養凸現出來,注重加強學員團隊協作精神、溝通交流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引導,牢固樹立起練軍事基本技能就是為打勝仗的思想。二是把訓練內容實戰化拓展、訓練場地建設、模擬訓練器材的研發等項目統籌規劃好,尤其在綜合訓練場地建設中加強與駐地兄弟院校、訓練基地和基層部隊的深度合作。三是不斷完善訓練考評評估機制。把實戰化的訓練指導方法、量化考評體系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從學員入校開始建立個人訓練檔案并形成數據庫,為日常訓練、畢業考評提供有效數據。
3.2深化教學訓練內容創新,構建軍事基礎課程實戰化訓練內容體系
構建實戰化的課程體系,推進教學內容改革創新,不是否定大綱規定的訓練內容,而是將有助于培養學員軍事基本技能的實戰化訓練內容充實到訓練大綱中去,使設置的訓練內容更有助于培養學員畢業后從事指揮、技術等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一是根據新形勢下對軍人素質培養的要求,充實實戰化訓練內容。例如,習主席多次強調軍人要有血性,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特別是在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把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作為鑄魂育人的根本。那么在培養學員血性時應當充實一些針對性的訓練課目。如,刺殺操作為一項傳統的訓練課目,雖然招式簡單,但卻能磨練意志、砥礪膽識,激發血性。二是優化課程結構,加強實戰應用訓練環節。近年來,隨著部隊使命任務的拓展對指揮人員帶兵打仗能力素質的要求更加嚴格,對于軍事基本技能教學訓練也從基礎逐步向應用拓展。如,學歷院校輕武器的教學訓練,自動步槍射擊訓練一直沿用對100 m固定胸環靶射擊,手槍射擊訓練沿用對25 m固定胸環靶射擊的教學模式。這種“基礎型”的內容設計很難滿足當前實戰化教學訓練模式改革的需要,大大制約了軍校學員輕武器射擊技能的提升。因此應當優化課程結構,加強實用射擊的教學訓練。三是突出以競賽任務為重點的實戰化教學訓練。近年來,全軍各院校先后舉辦了“精武杯”“勇士杯”“聯合精英”等軍事科目競賽,這些比賽實戰化氛圍濃厚、科目設置逼真,對提高學員的軍事技能有很大促進作用。然而,各院校的做法一般是選定部分人員參加相關的訓練,而沒有將比賽的相關訓練進行普及。深化教學訓練內容創新,應當將比賽訓練科目拓展至全員訓練,做到以賽促訓、以訓備賽,全面提高院校的整體實戰化訓練水平。
3.3強化專題研究,改進實戰化教學訓練方式方法
改進和創新實戰化教學訓練方法,是落實實戰化訓練的必然選擇。軍事基礎課程教學應圍繞新形勢下如何使教學訓練貼近實戰以及使學員具有第一任職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加強實戰教學訓練專題研究,改進教學訓練的方式方法,為基層部隊培養實戰應用型人才[5]。一是立足實際創設實戰化教學訓練環境條件。由于學歷教育院校軍事基礎訓練涉及要素眾多,內容多樣,學員年級層次分明,訓練保障的難度較大,導致訓練保障建設條件跟不上教學改革的步伐[6]。因此,要立足現有條件,主動創設實戰化教學訓練環境。如,在400 m障礙、輕武器、戰術基礎等科目教學中使用音響、發煙手榴彈等器材營造戰場氛圍,最低限度的滿足實戰化教學訓練需要。二是改進傳統的教學訓練組織形式,嘗試分層教學訓練模式。教學訓練中按照學員掌握技能的快慢進行分層,讓領悟能力強、掌握動作快的學員做為小教員去指導低層次學員,由教員組訓向由學員骨干組訓轉變,不斷增強學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配合意識、自律意識和組織指揮能力。三是加強與作戰部隊的交流合作。通過暑期當兵鍛煉、現地觀摩等形式,不斷創新與作戰部隊的合作形式,進一步拓展軍事基礎教學訓練的方式方法,彌補因場地建設不足造成的實戰化訓練短板。四是豐富教學訓練手段。更多地運用綜合對抗演練、實習實戰等方式加強學員綜合運用的能力,強化俱樂部、專項隊等形式的平臺作用,激發學員參與實戰化訓練的熱情。
[1] 習近平在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時強調深入貫徹落實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加快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N].解放軍報,2013-11-07(1).
[2] 李鵬,董學琪.軍事基礎教育改革的戰略思考[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4):73—76.
[3] 侯春牧,董洪強,王亮.軍隊綜合大學實戰化訓練研究[J].國防科技,2014,35(5):11—14.
[4] 張暉.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3.
[5] 吳平,劉強.軍體訓練實戰化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1):44—47.
[6] 董林聰,韓鈺鋒.基于實戰要求的學歷教育院校軍事基礎訓練保障研究[J].軍事體育學報,2016,35(3):125—128.
DiscussionontheCombat-orientedTeachingofBasicMilitaryCoursesinArmyAcademyUnderNewCircumstance
WU Cong-meng, ZHANG Lei, JIA Hui-feng
(College of Science,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in military academy,for the military basic course teaching will be given a new mean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of the military basic courses, the paper strengthens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of basic military courses, perfects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methods of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To ensure the combat-oriented teaching of basic military courses in army academy effectively.
army academy; basic military course; combat-oriented;teaching and training
2016-12-16
武從猛(1979—),男,河北滄州人,講師。研究方向:軍事基礎教學與訓練。
G807.0
:A
:1671-1300(2017)02-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