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社會維度的角度來闡述了景觀設計價值,從空間場所領域的營建與人的活動、景觀社會價值的體現、文化價值的體現及景觀價值的創新四個方面來闡述了對當代景觀設計所應具備的價值體系的理解和思考,認為當代景觀設計師們在設計前應注重思考一下景觀項目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問題, 主要反映什么樣的價值觀。
關鍵詞:景觀設計 社會維度 社會價值 文化價值 價值創新
景觀是自然的產物,更是社會的產物,從一開始就有其自身的社會維度。從中西方景園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怎樣的經濟基礎,怎樣的上層建筑,以及怎樣的意識形態,造就了怎樣的景觀價值形式。其外延是廣泛而模糊的但其核心觀念是明確的:為人創造場所,景觀設計就是為人服務。
一、“空間-場所-領域”的營建與人的活動
1.1空間場所領域的營建
[作者簡介:齊瑞璇(1992.1-),女,漢族,籍貫:河北省邢臺市,齊魯工業大學, 藝術學院, 15級在校研究生,碩士學位,環境藝術設計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大學)
] 在建筑學及造型領域里,任何一個空間都有空間、場所和領域三個特征。空間就是在可見的實體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虛體。限定空間的實體越強,空間的有限性就越強。空間的場所性表現空間意向和風格,而空間的領域性就是人所占有與控制的一定的空間范圍,即個人要求不受干擾,不妨礙自己的獨處與私密。
1.2人的需求的變換
景觀是伴隨著人類的生活而產生的,表達了人們對理想棲居環境的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發生了變換,景觀的形式功能也隨之發展進步。當原始人類在為溫飽奮斗時,景觀以狩獵、房前屋后的園圃形式存在。當貴族士大夫追求精神的自由,希望在朝堂和江湖間尋求平衡時,景觀成為他們暢情抒懷的山水庭院。當歷史進行到21世紀,現代人們飽受快節奏生活的壓力、環境惡化的威脅,人們對景觀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促進交流,老人兒童在其中能夠自由安全的生活。人們要求辦公商務景觀各具特色,既能體現辦公建筑的個性,又能滿足辦公人員交談、休憩之用,還能與周圍城市環境融為一體。
1.3景觀對人的引導
景觀設計要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同樣反過來,景觀對人的行為也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公共空間能夠成為人們的活動條件,激發社會活動的發生。個人的戶外活動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必要活動在各種條件下都會發生,而自發性活動只有在適宜的戶外條件下才發生,社會性活動是公共空間中有賴于他人參與的各種活動。人們是否樂于在鄰里空間停留,廣場能否吸引廣泛的公共活動,都與景觀設計提供的環境有關。
二、景觀社會價值的體現
景觀的發展是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的。景觀的社會價值在于,良好的景觀環境有助于促進公眾健康,完善社會公平,刺激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與進步。
2.1促進公眾健康
公眾的身心健康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人們身心出現了種種健康問題。園林綠地景觀能夠通過增加空氣濕度、提升空氣含氧量等途徑,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并通過視覺、嗅覺、觸覺等的感官刺激,幫助人們緩解內心壓力,重獲身心活力。優美的景觀環境對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的長治久安非常重要。
2.2完善社會公平公正
景觀為誰設計?維護社會公平的兩個支柱是制度與道德。無論兩者偏向哪一方,均造成公平的失衡。景觀設計師天生就是這個平衡的維護者之一。為殘疾人設計無障礙景觀設施,為低收入人群設計樸實、精良的居住環境,位高密度城市見縫插針的設計口袋公園,公眾參與與景觀決策......景觀設計師為解決存在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提出合理的建議,促進社會的公平,關注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是景觀設計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三、景觀價值創新
景觀設計師以相協調人地關系,服務于人和地球上一切生命體的學科。自然、城市都是有生命的,景觀的創造也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過程。景觀的價值創新在于如何滿足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人與自然的的協調發展提供更大的價值。景觀的價值創新具體表現在形式、功能、技術的創新三個方面。
3.1功能創新
隨著人類從以簡單勞動為主的農業時代走向以復雜勞動為主的后工業時代,景觀不斷發展出新的功能。景觀不再是“城市美化”的展示工具,或是供貴族士大夫祭拜天地、消解落寞的私人領地,其功能拓展到平衡人地關系,關照普通人的基本需求的各方面。除了綜合性公園、居住公園以外,出現了基于心理疾病的康復花園,給予生態與審美的雨水花園,基于文化展示和場地恢復的藝術公園等。各種新興景觀反映了景觀功能正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前進。當代的景觀正在回歸到它本質的概念,景觀的功能創新為解決社會、經濟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徑。
3.2形式創新
景觀的形式創新主要體現在不同理念、不同藝術的碰撞交融中,如日本著名現代景觀大師枡野俊明,將日本傳統禪文化融入現代設計理念,雖然用的材料手法有些還是傳統的,但是,由于時代背景和理念的不同,濃厚的傳統文化通過新的詮釋綻放現代藝術的光輝,其形式創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觀。后工業景觀改造中,廢棄的高架鐵路改成了公園的空中步道,生銹的鋼條組成了夸張景觀雕塑,瓦礫碎石被砌成頗具工業美感的擋土墻。這些閃耀著后工業審美追求的創新性設計,同樣體現了景觀形式的與時俱進。
3.3技術創新
景觀價值的創新離不開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設計中遵循生態原則,這些原則的表現要通過新技術來實現。人工濕地、生態駁岸、近自然造林.....生態工法將設計師協調人與自然的美好設想變成現實。技術創新也帶來了設計材料的拓展,各種材質、色彩、強度、光影特征的新材料,給景觀設計師創作提供了更多選擇。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景觀設計變得更富有包容性,景觀設計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它們的社會價值還有待經受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
[3]唐軍.追問百年—— 西方景觀建筑學的價值批翔[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4]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