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科技管理創新的關鍵是觀念的轉變。在管理機制上,要使工作人員總能得到一個正確的、奮發向上的信號。政府科技管理人員的科技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開發從事科技管理公務員的智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現行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采取專家負責制,就是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的重要創新。應進一步推動科技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把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實行項目科技管理人員的專職化,使項目的招標、日常管理、檢查和驗收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
關鍵詞:科技管理概括、創新見解
科技一直在發展,科技工作者也應活到老、學到老,創新到老。學習是重要的,但作為一個創新者又不能把已有知識作為終點,而是作為基礎、作為起點。應進一步深入思考、深入探討,尋求更優方案,尋求創新方案。別創新成功了不知怎么成功的,失敗了不知怎么失敗的,這樣很難吸取經驗教訓。創新的過程是很艱辛的,但成功了后又是很幸福的;就像爬一座高山很累,但到了山頂,登山一望,甚感幸福。
一、科技管理創新概括
按照邏輯推理,我們的創新工作也要把什么是創新搞清楚,把怎么樣建設和發展創新型國家搞清楚。因為一個只能惠及自己,目的只當個什么研究員等,不能惠及人民也不能創造價值,也不能有所貢獻的創新并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需要的是既有學術性,又能創造經濟效益的創新,如認識世界客觀規律的公益性的基礎研究,眾多產生經濟效益的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同時還必須惠及人民,對社會經濟及民富國強有貢獻的創新才是我們需要的。科技創新是狹義創新,是基礎。只有真正達到民富國強的廣義創新才能簡稱為創新。創新應面向實體經濟,發展新興產業。
(1)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8月18日講話中指出:“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正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覺把求真與求用結合起來,從立項起就瞄準應用需求,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改變大量成果停留在實驗室里、‘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弊病。要積極推動強化各類創新主體,各方面各環節的支撐和聯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擴散機制,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從制造到創造,從速度到質量,從產品到品牌”。顯然,科技創新是手段,民富國強才是目的。
二、科技管理創新見解
(1)政府科技管理人員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調動,科技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開發從事科技管理公務員的智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機關領導要設計好每位公務員的發展空間,使其管理的創新性有所展現。通過公務員的管理創新體現人生價值、社會認同和獲得收益。管理創新活動往往會涉及某些人的利益或對傳統做法的沖擊,這樣就會產生來自機關內部和外部對變革的逆反心理,甚至是反對。因為創新并不意味著成功,這就需要開明的領導的支持和鼓勵。所以管理創新首先是觀念上要創新。科技管理也要敢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這里舉一個企業管理創新的例子: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應用示范企業在實施過程中,給企業引入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這對原來的企業管理體系有所觸動,影響了原來管理者們的利益,你去掉某些處室,上級對口部門會以出了問題誰負責的理由橫加指責,處室負責人會由于剝奪自己的權利而反對,企業負責人會考慮企業的穩定而推遲或減緩新技術的采用。企業出現了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后的生產關系的矛盾,有些國有企業領導者為避開矛盾,采取了向傳統做法妥協方式。而民營企業為了贏得競爭和生存,果斷調整生產關系適應先進生產力。管理創新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相對的概念。管理創新并不是共有的某種形式,而是科研項目管理過程中有利于項目進展所尋求的一種有效的管理組織方式。它不是固定的,是因不同項目而定的。科技管理人員的創造性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項目的成功比例,可以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完成較大的成果。如我國HDTV功能樣機系統的研制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任何管理活動都是以追求效益為目標的。如企業管理主要是追求經濟效益。科技管理是以出成果、出人才和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而影響管理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觀念方面的因素,有管理的組織結構和機制方面的因素,有環境方面的因素,也有管理方法方面的因素。其中管理觀念,即以什么樣的思想指導管理工作,尤為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經濟活動越來越依賴于知識的生產、獲取、傳播和應用。特別是高技術及其載體的人才,將是這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態最重要的資源依托和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資本。管理的觀念也在發展因此,科技管理創新就是要不斷以新的觀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統總體功能不斷優化,保持一種獲得最大效益的狀態。同時也要創造條件,引導系統環境向有利于管理系統的方向發展。
(4)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管理創新的關鍵是觀念的轉變,就是要將管理的重點放在對人的能力的開發,積極性的調動,創造性的激發上。往往關鍵的管理人才、優秀的科研人員是社會的稀有資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換性。必須改變勞動力價值的傳統觀念。在管理機制上,要使工作人員總能得到一個正確的、奮發向上的信號。誠然,作為國家公務員應在政府的制度規范下從事科技管理工作,應該遵守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所以,在有些人眼里,創新的范圍是有限的。按慣性思維、墨守陳規、不犯錯誤的科技管理人員大有存在。目前我國正在從計劃經濟轉軌到市場經濟,在科技管理上還沒有現成的管理方法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科技管理中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總結。我們要虛心向發達國家學習好的科技管理經驗,避免少走彎路,創造出適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科技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萬慶良,討論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南方經濟.2005.
[2]林茂超國有企業管理創新模式探析,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0.
作者簡介:
紀旭(1986.12-);男,天津市寶坻區,本科,畢業于遼寧工業大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綜合計劃。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