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獄政管理在監獄工作中處于很重要的地位,不僅是監獄準確執行刑罰,確保獄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矯正和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本文簡述了科學發展觀在獄政管理實踐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獄政管理如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和諧發展并適應新的形勢。
關鍵詞:獄政管理 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
一、我國獄政管理的現狀
我國將獄政與管理結合起來并正式規定于《監獄法》,是從1982 年 2 月 18 日公安部規定的《監獄、勞改隊管教工作細則》開始的。該《細則》將“獄政管理”作為第三章的章名。此前頒布的一些監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改造條例》(1954 年)、《勞動改造管教隊工作細則》(1962 年)對上述內容也有規定,但都沒有使用“獄政管理”一詞。1994 年 12 月 29 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的第四章對獄政管理作了專章規定。該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分管分押;警戒;戒具和武器的使用;通信、會見;生活、衛生;獎懲;對罪犯服刑期間犯罪的處理。這樣,就使獄政管理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褚維英:《淺議中國獄政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吉林教育教研2015年第21期,第143頁。
]
因為觀念和體制的原因,與西方發到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對罪犯的行為及心理矯正的忽視現象尤為嚴重,監獄中罪犯人數眾多,大多數管理者不能認識到行為以及心理矯正的重要性,只是在問題發生時才著手解決。忽視行為及心理矯治的重要性是根本性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監獄能夠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理防范機制并將其應用。導致了我國監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心理預防機制。現代監獄的管理忽視對罪犯心理和行為的矯治。所謂監,并非單純的監督罪犯的行為,在發現罪犯的行為和心理有異狀的情形時,應及時解決問題。目前我國監獄法并未規定設立專職心理矯治師,對于心理和行為矯治的規定也比較弱。不能對監獄全體犯罪人員進行心理和行為監測,只是對已發生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解決。目前我國監獄法并未規定設立專職心理矯治師,對于心理和行為矯治的規定也比較弱,不能對監獄全體犯罪人員進行心理和行為監測,只是對已發生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解決。
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獄政管理
在司法實踐中,中國獄政管理工作的發展與獄政管理能否始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重大的關系,然而獄政管理工作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不僅關乎罪犯的人權保障,還直接影響監獄行刑的科學化甚至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在當今社會,始終堅持“和諧、科學、人文、創新”為發展理念的現代獄政管理模式,是獄政管理部門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現代民主法治對傳統獄政管理重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安全有序。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追求安全有序價值的基礎上,現代獄政管理提出了“和諧獄政”。[ 吳占英:《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現代獄政管理思路探析田》河北學刊,2014(02)第125、126頁.
]“和諧獄政”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獄政管理工作的要求為以安定有序、公平正義的價值目標為基礎,重視當代中國獄政管理的人道、民主、友愛和效益的價值要求。尊重罪犯人權是獄政工作實現人道的根本,在獄政管理工作中要把罪犯同樣視為社會主體,把滿足罪犯改造過程中的基本需要、提升罪犯的自身素質、完成罪犯的再社會化為終極目標。[ 陳嬌:《現代獄政管理中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策略探究》,科技論壇2014年15期,第119頁。]
科學發展觀指導獄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就是“科學獄政”、“人文獄政”和“創新獄政”。“科學獄政”是指獄政管理人員積極轉變管理觀念,通過提高自身的科學修養,實現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進而實現改造罪犯目標的科學管理模式。實現“科學獄政”,獄政管理人員起著關鍵性作用。現在國際社會把監獄罪犯的人權保障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因此,現代獄政管理更加注重維護罪犯基本人權的社會功能。在此基礎上反思當代中國獄政的管理職能,有利于獄政管理者更加明白如何運用好手中的權力,以便更好地為建設和諧司法服務。現代獄政理念應摒棄報復心理,倡導文明獄政。實現確立獄政管理者“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觀念并創新思維方式,不僅是一種價值要求,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創新。將其運用到獄政管理上,就要求獄政管理者正確處理國家與罪犯兩者之間的關系。獄政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須改變對罪犯的歧視態度和一些不合理做法,以人道主義的精神照看罪犯,幫助他們刑滿釋放后都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在獄政管理實踐中,有些監獄干警把管理犯人僅僅看成是一種強制、一種權力,忽視了這種管理的情理性和人文性。西方發達國家往往在人文化管理方面做得比較好,獄政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規對罪犯的人性化關愛較多,內容也更全面和具體可行;而且,實踐中執行得也很到位。他們獄政管理的人性化、人本化規定與做法,應該使我們對當代中國獄政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規進行深刻反思,并在今后努力提高及深化人道性內容。“創新獄政”是指在科學發展觀正確指導下,努力實現獄政管理制度創新。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要從根本上把人作為改造社會和改造自我的主體,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罪犯管理來說,稱得上為最有力、最好的手段。而“創新獄政”目前是通過累進處遇制度的應用來實現在獄政管理工作中。“累進處遇”,也稱為“分級處遇制度”,是指監獄綜合考慮罪犯的改造表現、服刑時間和剩余刑期長短,確定罪犯的犯罪性質和惡習程度,然后根據結果替罪犯設計遞進式的可量化的處置和待遇標準,一步一步讓罪犯靠近與接觸社會,如果罪犯能好好表現、努力改造自我,便可最終回到社會叫。激勵原理在獄政管理范圍內的具體應用就是累進處遇制度。
參 考 文 獻:
[1]賈洛川:《中國特色監獄研究》[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褚維英:《淺議中國獄政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吉林教育教研2015年第21期
[3]吳占英:《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現代獄政管理思路探析田》[J]河北學刊,2014(02)
(作者單位:上海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