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作文寫作的教學。本文就如何運用生活經驗提升農村初中生的寫作能力作出了相關的論述,希望能為有關教師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生活經驗;農村初中;寫作能力;對策
一、教師自身要重視起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村的語文教師還需要及時引起重視,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作文寫作的方法,促使學生發現寫作中的樂趣,同時能夠創造出更多文筆精彩、內容豐富的作文。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簡單,更多的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經驗,因此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農村學生在這方面的優勢,讓學生能夠充分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進行作文的寫作,這樣不僅能夠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缺乏的問題,還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學習思維的提高。農村的學生大多具備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時充分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即使是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學生注意觀察、描述具體,同樣能夠形成一篇優美的文章。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找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不斷取得進步。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農村的學生在寫作中常常感到困難,長此以往,就會影響他們對于作文寫作的興趣,進而影響到寫作的質量。因此,教師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還需要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其對寫作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們主動去寫作、去鉆研。例如,學生們大多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常常為學生們講述一些比較新奇或罕見的事物,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相應的寫作,這樣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動其在作文寫作中的進步。對于最近在社會上的熱點新聞“共享單車”,可能有許多農村的學生并未見到過,那么教師就可以在備課時積極搜集相關的新聞或素材,然后在課堂上為學生們進行講解,當學生對共享單車的含義和使用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自己在農村生活的需要,創造一種在農村也能夠實現共享的物品,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接觸新鮮事物較少的情況下也能積極進行創新,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與寫作不可分離,細心的觀察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素材,農村的生活環境雖然較為簡單,但是也存在許多別樣的風景,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觀察,幫助學生發現身邊的美,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寫作,進而使得學生的作文更加豐富多彩。例如,農村里面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己蓋的房子,蓋房子這件事雖然看起來只是“修建一個住所”,但是里面也藏著大學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為學生布置類似的寫作作業,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修建房子中特別需要注意的點,例如屋檐應當怎樣設計,才能既防雨又牢固;再如每戶人家在房子格局上的布置是出于什么道理,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產生很多問題,然后再通過對房子的樣式的觀察以及與大人們的交流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增長了知識,同時也能夠將文章描繪的更加生動形象。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生活中注重觀察,同時保持孜孜不倦的態度,這不僅能夠推動學生的學習進步,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基礎。
四、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寫作
生活經驗是最好的寫作素材,不僅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得作文更加飽滿。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進行寫作,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這樣才能創作出更有說服力、感染力的文章。例如,農村的許多學生都會幫助家長做農活,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做過的農活寫一篇文章,由于學生都是親身經歷過的,能夠將過程具體、生動的描述出來,使文章變得栩栩如生,同時自己在做農活時的勞累、辛苦也可以充分的表達出來,使學生的真情實感得到抒發,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寫作更具光彩,同時還能讓學生認識到生活經驗對于作文寫作的重要價值,倘若能夠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寫作,不僅具有豐富的素材,也能夠寫出自己獨特的經歷,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寫作中不斷進步。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記錄下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長期的鍛煉中逐漸形成優美的文筆,同時也是積累素材的一種方式,學生能夠用準確、簡練的語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如果還能添加教師所教授的寫作技巧,那么距離“滿分作文”就不遠了。
綜上所述,農村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獨特之處,這樣才能寫出表達真實情感的文章。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引領他們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供筆和紙轉化成一份獨一無二的經歷,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和提高,為自己未來的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昌和. 讓農村生活成為學生作文的寶庫——對農村作文教學的體會[J]. 學周刊,2016,(13):164-165.
[2]冷永. 讓作文課飄出稻花香——農村生活與寫作教學無縫對接的嘗試[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0):25-26.
[3]杜蘆萍,王奮勇. 農村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學淺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13,(07):84-85.
[4]錢影影. 讓作文教學回歸農村生活世界[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1):34-35.
(作者單位:橫縣百合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