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花為木犀屬常綠喬目,別名木樨。為亞熱帶植物,樹性強健適應性較強,喜陽光也能耐半陰。好溫暖、耐高溫、不耐寒和煙塵、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喜高燥、怕漬澇,以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在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中種植較好。不耐干旱、瘠薄,忌鹽堿土和澇漬地。桂花是我國的觀賞花木芳香樹,應用較為廣泛,常植于園林內、道路兩側、草坪和院落,也是家庭盆栽的主要品種。本文分析了桂花的種植與管理技術。
關鍵詞:桂花 栽培 種植與管理
1 苗木繁殖
種子繁殖。每年的4~5月,當桂花核果外皮由綠色向紫黑色轉變時,證明種子已經成熟,此時應及時進行采摘,以免由于核果失水過多而造成種子發芽能力降低。采收后的種子應立刻進行清水堆漚處理,以清除包裹種子的果肉。果肉清除后,將種子進行晾干處理。晾干時應注意,表皮沒有蠟質層的覆蓋,晾干時應避免在陽光下進行,以免種子失水而導致活力降低。剛采集的種子不能直接進行播種,需進行半年以上的混砂貯藏。貯藏好的種子一般在當年進行秋播或者翌年進行春播。播種前,可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以加快種子的發芽速度,且使種子發芽更加整齊。催芽時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4h,隨后將種子放到籮筐中,用濕布將其蓋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方式多采用條播法,深度以3cm為宜,播種完成后,覆上細土和稻草,澆水至土壤濕潤即可。
嫁接。嫁接法是桂花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地區選擇的砧木也不同,北方地區氣溫較低,一般選擇耐寒性較強的流蘇作為砧木,而南方地區一般選用萌蘗較多的女貞、白蠟作為砧木。接穗應從遺傳性狀優良,無病蟲害發生的母樹上的一年生健壯枝條中選取。待準備好砧木與接穗之后即可進行嫁接,嫁接方法可分為靠接法、劈接法等。當砧木粗細和接穗的粗細相近時,可以采用靠接法。靠接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砧木和接穗各削出一個長約5cm的梭形面,隨后將兩者靠接在一起,用塑料將接口包嚴即可。當砧木較粗時,可以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
扦插。桂花在春季生長較快,樹體具有很強的抽穗能力,新穗的長勢也較強,非常適合用作扦插。盡管桂花的新梢在秋季已經停止生長,但是由于枝條并沒有完全木質化,這種狀態更利于扦插后的生根及成活。因此,扦插的季節一般選擇春季或秋季。春季扦插,應從桂花樹上選取無病蟲害的壯枝作為插穗。秋季扦插,應選擇正處于半木質化狀態的新梢作為插穗。扦插時,將選取的插穗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將小段的一半或者一多半插入土中,地上部分留有少數葉片即可。扦插的深度應合理掌握,過深會降低插穗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干物質的積累和代謝能力,容易造成植株發育不良;過淺則無法保證插穗的固定,影響根系的生長。扦插完成后,還應進行合理的養護工作,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春季溫度較低,需要增設塑料膜,提高扦插苗周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秋季光照較強,應設置遮陰網,以減少扦插苗的蒸騰失水。
2 苗木準備
移栽之前,要做好桂花苗木的修剪、起苗、運苗等工作,以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對于高度小于1.5m的小苗,起苗時無需帶有土球,只需去除側枝即可。對于地徑大于2cm的桂花苗木,起苗時應帶有土球,土球的大小應為苗木基徑的7倍左右。起苗時土壤過于干燥,需在起苗前2h澆水,以保證土壤具有一定的粘性,使土球能夠對根系起到保護作用。梅雨季節,應避免起苗,以免土壤濕度過大而導致土壤散球。起苗時,應將病枝、過密枝、弱枝、無效枝一并修枝去除,并用涂膜劑對大于3cm的修剪傷口進行涂抹處理,防止病原菌的侵染。另外,還需將弱根、病根去除,用生根劑對根系進行處理,以促進新根的發生,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起苗完成后,需將苗木運輸到移栽地點。苗木的運輸最好在夜間進行,若在白天進行運輸,需覆上遮陰網,以防苗木在陽光照射下失水而影響樹體活性。
3 栽植
由于桂花對低溫有著很強的耐受能力,在-5 ℃以上的環境中均可生存,根系在5℃以上時就可以維持生長,因此,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都可以進行桂花的栽植。一般而言,桂花葉片需要在15℃以上的溫度才能生長,若在晚春進行栽植,會導致根葉同時生長,葉片生長消耗大量養分,根系生長相對較慢,容易造成移栽苗木死亡。因此最佳的栽植季節應是在早春或者冬季。栽植的地塊應選擇地勢較高的沙壤土或沙土,以避免土壤積水對根系的影響。選擇完地塊后,需挖出一定大小的穴以供苗木定植,穴的大小應根據苗木根系的大小而定。一般而言,穴是根系的1.5~2倍左右為宜。在挖完穴后,需在穴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隨后再附上7~9cm厚的土層,以防根系直接與肥料接觸。栽植裸根苗時,應先將苗木放入種植穴內,覆上土,并向上提苗,使根系在土中處于伸展狀態。栽植土球苗時,最好使土球與穴土充分混合,并避免在栽植過程中傷到根系。
4 水肥管理
剛移栽的桂花苗木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及立地情況來確定澆水的時間,每次澆水都應保證澆透。由于桂花根系不耐澇漬,根系長期處于水淹的狀態下,會導致根系無氧呼吸,造成根系腐爛、葉片大量脫落的現象發生,因此在梅雨季節,應加強排澇工作。桂花的施肥按照樹齡的不同,可分為幼樹施肥和成年樹施肥。幼樹主要進行的是營養體的生長,因此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盡量薄肥勤施。成年樹的基肥一般在秋季施用,主要以有機肥為主。
5 修剪
幼樹的修剪一般在春季進行,當幼樹主干頂端離地有80~100cm的距離時,需要對其進行打頂處理,以抑制其頂端優勢,促進側枝的萌發。打頂后,選取生長健壯、處于不同方向的三條側枝作為一級枝再進行打頂,留取2~3條二級枝,以形成具有層次結構的樹體。對于成年樹而言,3年的枝條開花數量及質量逐漸下降,需將過密枝、病枝、弱枝、交叉枝等枝條一并疏剪掉,以調控樹體的養分供給,增加樹冠內部的透光通風。對于老樹來說,需要進行斷根處理,以刺激新根的發生,提高大樹移栽的成活率。疏剪后傷口較大,需用保護劑對傷口進行涂抹,以防細菌滋生引起腐爛。
參考文獻:
[1] 朱宏偉. 桂花苗木培育技術相關研究[J]. 花卉. 2017(08)
[2] 鐘宇明,李海基. 桂花扦插育苗的幾個技術要點[J]. 花卉. 2017(08)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國土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