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當廖化新第一次到珠海金灣區智造大街園區時,心里是有些打鼓的:珠三角地區正在經歷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的后效應時期,園區一片荒涼, 原有的制衣廠、制鞋廠等低端制造企業都已關閉,整個園區十幾幢樓房空空蕩蕩,園區大門由鐵鏈子鎖著,留一個門衛在那里看守。珠海泰諾麥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諾麥博”)是第一家入駐園區的高新企業。而僅僅不到兩年,如今的智造大街園區煥然一新,創新制藥企業、無人機、和精密加工等高新企業已將所有的園區房屋占滿,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像。
“這反映出這兩年國內企業升級轉型成功的一個切面, 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希望,因為對比非常鮮明。回頭來看,我們膽子當時真的很大?!绷位抡f。
如果現在有一個海外的科學家征詢是否該回國的意見的話,會如何回答?“對于我們來說,現在中國正處在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中。我會希望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帶著情懷投入于此?!?/p>
廖化新在回國前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人類疫苗研究所教授、科研所長。1985年出國,在美國將近30年的科研生涯,可謂“功成名就”—擁有30余項國際專利及多項待批國際專利;在國際著名科學雜志共發表文章200多篇,并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評審專家和多種國際科學雜志評審專家等。
2015年,廖化新在珠?;I劃主持建立了全新的高通量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綜合研發平臺。2017年7月底,當E藥經理人采訪廖化新時,最新的進展是:從2017年初開始,已經拿到將近10個候選產品,包括抗狂犬病毒,抗腫瘤,抗乙型肝炎病毒,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中和抗體等,而“未來5年將至少5個產品推入臨床試驗階段”已經寫進他的日程表。
作為一位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基礎研究的學院派,他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仍是“教授”,而不是企業家,他的優勢在哪里?他的底氣在哪里?
在美國杜克大學二十多年的時間,廖化新的科研工作聚焦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近年來為了闡明廣譜抗艾滋病毒中和抗體的生成與發展的機理而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技術平臺,在具有巨大挑戰的艾滋病疫苗的基礎研究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而現在是要把它轉化為應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用一把醫學殺牛刀拿來殺雞,好用而簡單。
短板是真正的創新并不多
美國在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研究方面已經過了非常長時間的積累,而中國創新藥,尤其是抗體新藥,主要的短板是我們積累的科研技術、科研力量、科研成果還不夠,真正創新的東西不多?!绷位轮毖圆恢M。
據波士頓咨詢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政府資助三分之二的基礎研究資金,總額是中國的三倍。2014年美國政府出資支持基礎研究的總金額為320億美元,而中國只有100億美元,且資金來源只有政府一方。
2013年,廖化新從美國回國,擔任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開始籌建高通量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綜合研發平臺?;谛掳悬c或技術平臺的突破性創新,恰是廖化新從科學家身份創業做實體的初衷?!拔覀兊奶攸c是有一個非常好的世界一流的研發平臺,就像一個優良的試驗田可以種出我們想要的不同的優良新品種。我們一方面研發自己定位的多種針對腫瘤、傳染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天然全人源抗體新藥,從抗體的發現,到做出工程細胞株,種子細胞庫等一系列的研究,同時也可以為其它的制藥企業提供相應的新藥研發服務?!?/p>
珠海當地政府提供的包括在場地及啟動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泰諾麥博短期內得以起步,現已完成裝修、裝備好的2000多平米辦公和實驗用地已正在加速這一平臺成果實現產業化。但是中長期來說,獲得來自風險資本的支持可使泰諾麥博現有的項目能更快地推向臨床試驗,仍是當務之急。
作為醫藥風險基金投資人,面對做單抗新藥的商業項目,往往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有多少升的罐子?第二個問題是:有沒有臨床批件?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在現在的國內生物藥、新藥投資領域,這是兩個最好做價的標尺。而廖化新恰恰認為這是需要花時間說服對方的地方:“這兩者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罐子是什么東西。泰諾麥博的優勢在于平臺技術和先進性。”
據了解,泰諾麥博下一步的融資正在順利進行。廖化新找到了一位有豐富創業及企業管理經驗的合伙人鄭偉宏擔任總經理。鄭偉宏此前有過三次創辦企業的成功經驗,且深諳新藥研發項目的商業化過程。
從諾獎夢到新藥夢
“2 0歲的時候我想得諾貝爾獎?!薄艾F在呢?”“現在還想。”
話題自然繞不開近期來被爆炒的艾滋病疫苗,因為這是迄今為止醫學、制藥領域最難的一個課題。
廖化新1977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
(現復旦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隨后進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
1985年,廖化新通過考試得到了去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教堂山分校深造的機會,而后就職于杜克大學醫學中心。2004年起,擔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人類疫苗研究所所長直至回國。近些年,他在美國承擔的主要項目是艾滋病研究。促使廖化新回國的,正是多年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研究所積累的基礎。
“艾滋病是一個特殊的傳染病,艾滋病毒感染的是人的免疫T細胞。要防止艾滋病毒的傳播,疫苗是關鍵。從發現艾滋病到現在的30多年間,全球在研發艾滋病毒疫苗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傳染病上是史無前例的。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離真正制造出適用于臨床的有效疫苗還很遙遠?!绷位逻@樣形容當前艾滋病疫苗的研發現狀。艾滋病的研究打破了以往各國科學家關上門來做研究的模式,而廖化新的團隊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廖化新說,艾滋病的主要問題在于變異性很強,一個患者在不同的階段會有成千上萬個不同的變異病毒株。研究發現有10%左右的病人血清當中自然產生廣譜中和抗體,可以對付不同的病毒變異株。要了解這個廣譜機制及產生、成熟的過程,就要從患者中快速有效地分離人單克隆抗體,而以前的傳統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技術并不能實現他們的要求。落后的人源單克隆抗體分離技術也正是造成人源單克隆抗體研發進展緩慢、到目前為止臨床應用的治療性單克隆抗體多數都源于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廖化新帶領他的團隊,利用研究艾滋病疫苗從美國NIH及蓋茲基金會獲得的強力支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世界領先的高通量天然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綜合研發平臺。
有了這個平臺,對艾滋病毒誘導抗體產生及成熟,及其與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進行得很順利。他們分離出大量具有重要價值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其中包括具有廣譜中和活性的抗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登革熱病毒的中和抗體以及抗肺癌特異性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自2009年以來,僅以該平臺技術為基礎所產生的科研成果就直接促成了60余篇相關論文在包括《自然》, 《科學》,等世界一流雜志上發表。幾乎每個月、每星期,甚至每一天,都有新的進展。這促使廖化新產生了利用這個高效的平臺應用于治療性抗體的研發。他與一位在他實驗室學習的清華大學博士后聊起來,這個念頭開始變得具體:“我手里現在有一個這么好的抗體研發平臺,如果國內能有一個平臺的話,我可以飛?!?/p>
研制出第一類新藥的社會和經濟影響力是巨大的,它給科學家帶來的滿足感不亞于諾貝爾獎。對真正解決與醫學疾病有關的問題的學術興趣,和對應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和專長幫助患者的愿望,點燃了新的理想和抱負,促使廖化新在職業生涯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加入創制新藥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