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年初都是商業銀行最為瘋狂的歲月,這是因為在商業銀行的業務周期中,年底是商業銀行資金最為緊張的時刻,不僅是銀行,各金融公司也面臨著年底的年關,所以每到這個時候,理財市場都會出現一波周期性行情,被稱之為年終效應或者年底翹尾效應,而面對著年終效應,如何能夠進行理財市場的操作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了我們最大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年底到底該如何理財。
日益上漲的銀行理財利率
2017年年底,商業銀行的理財收益開始不斷創出新高。根據融360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末,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首次突破4.7%的關口。11月24日至30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766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3%。從月度來看,11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3820款,較10月增加了3207款,增幅為30.22%;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8%,較10月上升了0.05個百分點,創27個月新高。
進入12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漲勢并未削弱。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12月1日至7日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6%,再創新高。12月8日至1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878款,較上周增加48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9%,較上周上升0.03個百分點。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究其根源在幾個方面:
一是商業銀行的整體監管大環境。2017年金融工作會議以來,國家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日益從嚴,在嚴監管、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存款立行”正在成為商業銀行的一個大勢所趨,然而互聯網金融機構尤其是貨幣基金的快速崛起讓商業銀行以低息拿到存款的難度越來越大,很多商業銀行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存款上面,讓商業銀行不得不將資源和激勵向存款領域傾斜。從而,到了年底資金面更加從緊的時候,商業銀行往往會通過上調結構性存款利率的方式來吸引存款,拉開了商業銀行保存款大戰的序幕。
二是整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努力。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其實不僅僅是銀行,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同樣如此,除了少數有著BAT背景的互聯網金融機構較少受到資金面困擾之外,大多數互聯網金融企業都進入了一個嚴監管的緊縮期,在這個期間內,互聯網金融企業相比于商業銀行的資金需求更加緊張,面對著緊張的資金情況,很多企業都采用了海外上市的方法,除此之外,通過增加利息水平來吸引投資者無疑也成了一種較為普遍的方式。
于是,整個市場都呈現出一片資金量緊張,理財收益上漲的態勢。看到一片向好的行情,很多人也都會有一個疑問:這個行情到底是周期性行情還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呢?這個問題,如果按照往年的特點,年尾的翹尾效應一般情況下只會影響一定的時間,等春節結束,整個資金基本面不斷放松之后,利率水平也就會隨之降低,這似乎是一個周期。
然而這次和過去有著相似的情況,但又不完全一樣,主要差異是在于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金融去杠桿作為金融業的重中之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2018年幾乎不無意外的是一個整體監管偏緊的情況,因此大多數商業銀行的判斷都會是2018年的吸儲難度會繼續增加,無論是對私存款還是對公存款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不排除商業銀行在翹尾行情之后依然會延續一個較高利率水平吸儲的趨勢。
面對全面上漲行情,我們該如何理財?
面對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利率全面上升,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財呢?首先,需要投資者關注一些大原則:
流動性問題是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避免自身被套牢;在去剛兌的大環境下,理財產品的特征一定要重點關注;根據自身的資金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根據這三個大原則,我們再來說一下理財產品究竟該怎么選擇:
一是對于資金量不大,自身流動性不充裕的投資者來說,每年年底到春節的這段時間正好是集中花錢的高峰期,在這個時間范圍內,投資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往往會容易導致資金周轉不靈,建議還是優先選擇貨幣基金。貨幣基金較為靈活的特點讓投資者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求調度資金,如果放在封閉式的理財產品里面,一旦需要臨時性的資金使用就會出現問題。
二是對于資金量較大,資金面、時間都比較充裕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國債逆回購交易。由于國債逆回購作為一種交易所掛牌,以國債作為抵押品,從消費者手中借取資金的行為,所以個人把資金借給金融機構獲得固定的收益水平,再獲得金融機構的國債抵押,其實風險極低。每到年末的時候,由于國債逆回購利率不斷走高,國債逆回購的收益水平將會遠高于普通的貨幣基金類產品,如果對于債券市場足夠了解又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易的話,選擇國債逆回購無疑是一種較好的投資選擇。當然,投資國債逆回購的重點在于注意買入的時間節點,尤其需要注意避開節假日。
三是對于資金量較大,但是工作較忙的投資者來說,投資國債逆回購往往是費心費力,時間也不允許,這個時候選擇銀行理財其實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正如前文所說的,商業銀行正在通過利率手段增加銀行的資金水平,所以商業銀行也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來獲得存款,現階段銀行理財的收益水平也進入了一個高位,值得投資。但是投資銀行理財建議關注幾個重點,近期操作銀行理財建議選擇短期產品,一方面是為了增強資金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則是國家2018年有加息的可能,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采用短期產品是一種較好的選擇,還有就是關注產品的風險性,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正在一個去剛兌的風潮之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關注是不是保本型產品以及產品的風險等級,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產品。
四是對于互聯網操作較為熟練資金量又不太大的投資者來說,互聯網理財產品無疑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現階段各家互聯網機構都開始采用紅包券或者加息券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如果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互聯網理財的操作經驗的話,比較多家互聯網理財機構,從而獲得一個較高的收益,薅互聯網機構的羊毛無疑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