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昌市審計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審計廳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優秀單位”“目標管理優秀單位”,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2015年被評為“河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單位”2017年被表彰為“機關黨的工作紅旗單位”。建局以來,共對3110個項目進行了審計,累計查出主要問題金額196.32億元,為促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做優活動載體,讓黨建工作成為新品牌
堅持把“項目化管理、品牌化創建”作為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要措施,選準做優活動載體,打造黨建工作新品牌。以“雙爭雙創”為抓手,開展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對11名貢獻突出的黨員干部進行表彰,催生審計正能量;以“兩化管創”為抓手,開展“讓黨徽閃光、做經濟衛士”活動,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打造審計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品牌化創建的新陣地;以宗旨教育為抓手,開展“雙聯雙服務”活動,建立領導干部聯系基層群眾制度,每名班子成員聯系一個基層審計機關、一個內審單位、一名困難群眾,2017年領導干部36人次下基層到群眾中開展調研;以駐村幫扶為抓手,開展黨員干部與困難群眾“一對一”幫扶活動,幫助23戶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以鞏固“全國文明單位”創建成果為抓手,建立黨員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以黨性教育為抓手,在“七一”前夕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黨旗輝映審計魂”演講等系列黨建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時刻牢記黨員身份;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每月開展一次崇德向善道德講堂活動,引導黨員干部重品行、正操守、做表率,做文化建設的引領者、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
二、持續開拓創新,讓智慧審計成為新常態
組建審計數據分析團隊,實施大數據審計綜合分析,開發智慧審計模型,組織計算機審計理論研究,深化計算機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提升審計質效水平。許昌市審計局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審計信息化建設職責分工,健全了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量化考核機制,夯實了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工作基礎。打破市縣、科室界限,整合全市計算機審計人力資源,組建了一支由30人參加的審計數據分析團隊,極大地提升了審計隊伍的信息化水平。將大數據的“相關關系”理念引入審計工作,開展跨行業、跨部門的多維度大數據審計綜合分析,取得了明顯效果。在2016年開展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審計中,審計人員綜合運用數據庫、電子地圖、坐標拾取系統等手段,建立公共自行車審計綜合分析系統,從資源配置、車輛調度、運行維護、租車管理、“碳積分”制度、“黑名單”制度、信息系統測評等七個方面進行審計探索,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個方面開展公共自行車信息管理系統績效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審計成果。從2017年10月開始,以實現“審計工作自動化、審計過程一體化、審計時間連續化”為目標,從解構法律法規入手,著力構造“法律法規—審計方法—審計數據—審計疑點—定性依據”的閉環智慧審計模型,打造智慧審計新常態。
三、改進審計模式,讓質效提升成為主旋律
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不斷探索審計新模式,促進質效水平提升。以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為主線,同步安排市規劃局、教育局等6個單位的部門預算執行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達到一審多用、一審多果的效果;把棚戶區改造、財政支持穩增長、農業“三項補貼”等政策措施落實審計,與相關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同步實施、一體化推進,達到相互融合、成果共享的效果。站位工作大局,統籌全市審計資源,著力打造審計“一盤棋”格局,確保審計項目順利實施。市縣兩級審計機關組成8個審計組95人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派出2個審計組24人赴漯河市舞陽縣、臨潁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審計;派出3個審計組35人赴信陽市息縣、潢川縣、淮濱縣開展扶貧縣審計,取得了良好審計成效。在審計過程中,不斷健全完善《審計項目計劃管理辦法》《審計項目分類管理辦法》《審計業務控制流程》《審計現場管理辦法》《審計項目進度月報表》制度,把審前、審中、審后各階段工作情況,納入月份進度報表反映,實施過程控制、全程留痕。成立審計數據分析團隊,與科研單位、軟件公司聯合,研發建立大數據審計模式,運用計算機技術,提升審計效率和質量。
四、加強隊伍建設,讓黨員骨干成為主力軍
大力實施“強筋壯骨”工程,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審計“鐵軍”。一是抓班子建設。健全黨組負總責、機關黨委組織協調、黨支部抓具體落實的黨建工作領導機制,建立機關黨委、人事、紀檢監察等部門參與的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研究一次黨建工作。實行領導干部聯系黨支部、黨小組制度,2017年領導干部到支部參加活動、講黨課達40人次。二是提升黨性修養。積極開展“講政治、嚴紀律、強作風、促提升”集中學習教育和“兩學一做”經常性學習教育。按照“突出重點,抓好學習”“對照檢查,查找差距”“針對問題,集中整改”的工作要求,扎實推動學習教育活動順利實施。通過學習教育,使全體黨員干部思想得到了再一次洗滌,黨性修養得到了再次提升,極大地促進了工作作風的轉變,有效助推了黨的建設和審計工作“融合抓、雙提升”。三是加強黨務干部培養。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5名,每年對黨支部書記輪訓一遍,使每名黨支部書記做到“四個一口清”:黨員情況一口清、黨建職責一口清、工作安排一口清、落實情況一口清。四是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堅持干部“六用六不用”,實行競聘上崗、述職考評制,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嚴把黨員“入口關”,從投資審計中心新進人員中,經過認真挑選,2017年確定一名同志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確保黨員發展質量。污是健全干部鼓勵激勵機制。制定加強干部隊伍建設10項措施,以“審為國家、計益人民”的工作實績作為重要考評依據,按照民主推薦、座談考察、集體研究等程序,選拔任用干部,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五、提升創建質量,讓創建成果成為助推器
2017年,是許昌市審計局迎接全國文明單位“四連創”的關鍵一年,全局上下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當前創建工作的嚴峻形勢和緊迫性,自我加壓,齊心協力,保持了創建工作的良好態勢。年初,及時召開全市審計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動員部署會議,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臺賬,成立10個創建工作小組,分解細化49項重點任務。以鞏固提升創建質量為目標,著力打造“文明審計、誠信審計、廉潔審計”創建品牌,完善職工圖書室、書畫室建設,構建“黨的建設、審計風采、文明創建”宣傳櫥窗,營造濃郁書香氛圍,讓讀書成為審計人員的一種習慣。深入開展“誠信許昌、善孝蓮城”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審計人員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文明創建的持久和深入開展,推動文明審計向建設審計文明轉變,審計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來,許昌市審計局共開展審計項目366個,查出有問題資金52.8億元,審減工程結算價4.8億元,促進財政增收節支1.58億元。移送有關部門處理事項20起,提出審計建議368條,推動完善制度機制36項,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63個。審計工作得到省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先后被評為河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示范點和機關黨的工作“紅旗單位”等,為建設“實力許昌、活力許昌、魅力許昌”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