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重點在培養人的實踐教學能力凸顯其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特點,教師教育實踐性教學不僅優化教師教育人才知識結構,而且具有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但是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實踐操作與理論學習存在差距,教師教育實踐課程處于從屬地位,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沒有做出科學的評價等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要健康發展就需要國家、學校和教師三個層面共同努力。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18)01-0045-04
當前我國的教師教育,不僅存在于師范院校而且存在于綜合院校和應用型高校,性質不同的高校對教師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模式有所不同。應用型高校是適應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高等教育大眾化需求下發展起來的以應用性人才培養為突出特征的一種新型高校,因此對應用型院校而言其教師教育專業以培養應用型的未來教師為定位,體現教師能力為重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師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實踐教學不僅是教師教育的重點,而且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的基本途徑。但是由于受傳統師范教育培養模式的束縛,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師范專業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依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師范生實踐性不強,無法適應教學需要等問題。因此應該重視師范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真正實現實踐化,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夠“為了實踐、基于實踐、在實踐中”產生。
一、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1.有利于優化教師教育人才知識結構。構建合理的教師教育知識體系是培養優秀教師的基礎,傳統教育體系中教師教育更多的是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包括學科理論和教育心理理論,學生實踐行為的產生大多是基于所獲理論知識支持的行為,學生缺少自己分析案例、反思教學的個體實踐知識與能力。一旦現實問題超越學生所學掌握的理論知識,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甚至對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產生懷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能力結構,更要求教師具備一定實踐知識和智慧。而學生的實踐知識在學校中主要還是依靠學校組織的各種實踐教學來獲取,例如課堂實踐教學、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師范生實現由習得性知識支持的行為為主向由理性經驗(反思而成的案例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支持的行為為主的轉化。”[1] 可見實踐教學符合現代教師教育要求即教師教育要理論與實踐并重,既要系統的學習理論知識,也要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豐富實踐教學,給學習者更多的發揮空間,這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一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師教育的知識結構。
2.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教育專業來說,實踐教學有無實施,如何實施,實施的結果如何都在影響著其教學質量。教師教育實踐教學作為教師教育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編排、設計、實施,能讓學生更快更清楚的學到知識。學生通過實踐學習可以深化對相關理論的理解,獲取更多的感性知識,而不是許多理論機械相加的知識,這無疑是在提高學生學的質量。因為“只有當理論為實踐者掌握, 內化為實踐性知識,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指導功能才能得到實現,教育理論知識的科學性、 效用性才能得到彰顯。”[2] 而實踐教學要想一改傳統教師教育形式單一內容陳腐方法老套的狀況就離不開教師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教師要想上好教育實踐課,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采取多樣形式,翻新講授內容,創新方法,積極主動為學習者營造一個不一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從整體看,實施實踐教學的過程也是培養教師創造性的過程,在過程中激發教師的教,因此實踐教學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師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問題
1.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存在差距。“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技能的使用和技能的獲得存在差距,沒有做到運用技能和培養技能的良好銜接”。[3]在校生可能掌握了較好的理論知識,卻無法將其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或是知道如何操作卻沒有理論的支撐,理論與實踐不同步。教師出于對課堂時間的把控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時常會省略實踐環節,只是按教案直接講授,有的教師為了省事,即使有實踐環節也會忽視不理,教師本身就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實踐教學難以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師范教育集中實踐環節大多是臨畢業前的實習,而學生當時正處畢業論文與畢業求職階段,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去投入實習,實習效果可想而知。這種居于形式上的教育實習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學校和教師也從不過多去從學生那了解實習情況,長期以來忽視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是為學校輸送合格教師的前提與保障,但是由于實踐知識的嚴重缺乏,我們的學生在畢業走入工作崗位后很多操作技能都要現學,無法在短時間內融入學校常規教學。可見理論與實踐的不協調將直接影響未來教師的從業質量。
2.教師教育實踐課程一直處于從屬地位。教育實踐課程主要以教育見習、 模擬教學( 微格教學) 、教育實習和課堂實踐等形式存在于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之中,它是準教師養成實踐知識,生成實踐智慧的重要途徑。但是“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從屬地位不是近年來就有的,很早以前就出現了這種情況”。[4]當前很多應用型高校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定位不準確,忽視了應用型的特色,盲目的向一些“學術性”大學看齊,導致理論課程占主導地位,實踐課程處于從屬地位。雖然很多應用型高校在教師教育的培養方案等方面有體現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例如增加了實踐課程的課時比例,但是在落實到課程的實際操作中依然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讓學生在實踐中操作和學習的機會比較少,學生實踐知識的獲取更多的依靠課堂教學,沒有走出去,沒有讓學生得到真正實踐操作的機會。大多數教師依然認為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補充,認為只要理論相關的概念、原理等掌握了,對現實中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教師沒有從本質上理解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就無法更好的去實施實踐教學。
3.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沒有做出科學的評價。當前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評價還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主要就是讓學生把理論知識通過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程序性知識展示出來,如果學生的實踐展示與理論一致那么實踐教學評價就高反之亦然。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往往并不是由此便有彼,這種籠統寬泛的評價無法抓住實踐教學的本質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評價,對于實踐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并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評價就是對其不足的一個改進方案,做不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也就意味著其改善的方向也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實踐教學就無法受到應有的重視。
三、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策略
實踐教學對教師教育專業來說至關重要,為了改善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環境,解決現存的問題,可以從國家、學校和教師自身來尋找合適的實踐教學策略。
(一)國家方面
1.加大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國家要增加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的基礎設施投入,為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也是對教師和學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激勵教師和學生想去開展實踐教學,并在實踐教學中獲得知識。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了所需的物質條件,不會因為實施設備的不健全而減少實踐環節。
2.出臺相應的政策來規范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相關政策的出臺可以給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實施創設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實踐教學有政策可依,此外,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也會提高學校、教師和學生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視,減少教師對實踐環節的忽視。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政策支持使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更規范化的發展。
(二)學校方面
1.學校要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是實踐性強,這就要求教師教育實踐教學不能僅僅依賴理論,必須加強教師教育的實踐性。學校按照辦學定位和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積極推動實踐教學的發展,開展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相關主題活動,鼓勵教師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中去,營造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氛圍。學校可以主動向教師征集關于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建議,與教師共同協商促進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的策略;教務部門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追蹤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近況,并及時調整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方案對策;學校可以為實踐教學搭建各種平臺,鼓勵教師到中小學去現場考察和聽課,讓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了解中小學對當前教師的要求并有助于其對實踐教學的所反思。學校還可以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師資培訓,培養一批優秀教師以滿足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迫切需要。
2.合理設置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據了解,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教育課程中,理論課程居多,實踐課程居少。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施和其他實踐課程一樣,過程復雜,環節多,費時,如果課程比重較少,就難以達到學習目的,學生不能透徹的掌握技術要領。所以,增加實踐課程比重尤為重要。學校要合理安排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在不影響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增加實踐課程并在課程設置中相應的向實踐課程傾斜。另外學校對實踐課程的設置應該是全過程的,從學生入學開始就有意思培養其實踐意識并一直到學生畢業。例如大一入學可以設置專業初體驗實踐課程,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了解;大二設置專業信念養成實踐課程,堅定學生的學習新年;大三設置專業技能掌握實踐課程讓學生掌握上課所需基本技能;大四設置專業實習綜合實踐課程,讓學生的知識技能有所施展并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
3.完善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評價和考核,可以促使實踐教學達到最佳效果”。[5]完成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其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發現教師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銘記不足,完善教師教育過程,并對日后教師教育工作提供借鑒。完善評價體系,構建考核激勵制度,從科學的角度,多維度評價教師教育的實踐教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教學跟其他形式的教學相比較是比較靈活多變的,不能完全依賴評價體系,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去科學評價教師教育實踐教學。考核制度越完善越科學,就越能激勵教師教育工作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迎接挑戰,不斷發掘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奧秘,進一步促進其發展。
(二)教師方面
1.要拓寬實踐教學形式。教師要自覺打破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相互隔離的壁壘,要根據實際情況創新實踐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和理論基礎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因為“教育學科不是純粹的教育理論,而是結合小學各學科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教學場景,分析和探討具體的教育問題,教育理論沒有懸浮在教育實踐的‘上空’。”[6]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針對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例如,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反思教學等。教師要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廣泛搜集資料,豐富課堂知識,通過多種形式教學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知識,有助于其實踐知識的獲取。
2.增強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一方面是能夠靈活自如的駕馭課堂,能把實踐性知識很好的組織起來并表達出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就是有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師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敬佩感,愿意接受老師傳授給他們的知識。從事實踐課程教學的老師要有能力勝任實踐教學,因為沒有教學能力就會失去學生的信任,實踐教學也就無法開展。為此,教師應不斷的、多種途徑的增強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如積極參加教師教育的理論培訓,經常參與教學設計大賽,通過實戰提高自身教學設計能力,抓住實踐教學的機會。另外,教師要定期對自身進行教學反思,在“實踐—反思—實踐” 的過程中不斷尋找自身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改進問題,才能主動增長自己實踐教學的能力以更有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
3.科學、準確定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改善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現狀,教師必須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有一個清晰的定位,不能盲目的把它歸類于哪一種教學形式中去,或是認為它從屬于哪一類教學形式。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就是一個獨立的教學形式,它依賴的基礎是理論知識,但它不等同于理論,它源于理論但是又高于理論。同時,作為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一線教師,還必須認清學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趨勢,主動提升實踐教學意識,不再把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也不能讓實踐教學替代理論教學。提升教師自身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認同對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元春.對教師教育中教育實踐的重新審視[J].教師教育研究,2007(5):36.
[2]吳艷華.為實踐性知識而教——教育類課程的視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24.
[3]田建榮.論教師教育實踐課程體系建立和教學改革[J].當代教師教育. 2015(3):13.
[4]班麗麗.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32.
[5]楊果仁.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對策[J].宜賓學院學報,2009(5):115.
[6]劉德華,趙亞莉.美國小學教師標準與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計: 以佐治亞州立大學早期兒童教育專業為例[J].教師教育研究,2006(5):75-81.
Abstract: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key poi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Howeve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There is a gap between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y, and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is subordina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eachers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teachers and school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