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精內、婦、兒科,尤擅喉證,熟諳藥性。每遇出診,常徒步而去,見特困病急的,診費免去,代付藥資。他博采眾長,師古不泥,常說:“古人隨證以立方,非立方以待病。”“只有板方,沒有板病。”臨床遇疑難危病,或補或瀉,進退自如。
為了根絕鴉片對中國人民的毒害,他撰寫了《鴉片戒除法》;為了反擊“廢除中醫”的逆流,他在上海發起并組織了“神州醫藥總會”,進京請愿,表示抗議;為了正確使用藥物,先后寫下了《藥產鑒別錄》《遼東人參考》《燕窩考》;為了弘揚中醫品牌,擴大名醫效應,撰寫了《浙江歷代名醫傳略》等。為適應臨床診斷的需要,他還首次出版了彩色版的醫著《彩圖辨舌指南》。該書廣采博收,先后參閱了古今中醫書籍150余種,中外醫書30余種,各種醫報、雜志30多種,可謂集中外論舌資料之大成。
曹炳章秉性剛直,自奉儉樸,稍有積蓄,盡購書籍,藏書竟達5800多種。書富家貧,以此為豪。但不幸于1914年3月,遭受火災,盡付一炬。但他并不灰心,繼續收購,又積藏了3800多種,甚至把書借來整夜抄寫。他的藏書中不僅有大量明清精刻本、孤本、珍本、鈔本,還有不少日本舊刻本、鈔本,學術價值極高。紹興淪陷時,他連夜租船,將藏書運至鄉下避藏。面對接二連三的挫折,曹炳章仍訪書不斷、藏書不輟,旁搜博采,不斷充實中醫藥學文獻的收藏。他表示:“一息尚存,此志不可稍懈也。”
曹炳章極有愛國之心,為抵制日產“翹胡子牌”仁丹,與諸名醫聯合,研制成效佳價廉的“雪恥靈丹”,意為中華民族洗辱雪恥之意,很受病家、民眾所信賴、歡迎,而日貨仁丹卻冷落旮旯,幾乎無人問津。1952年,他主動與當時的上海華東軍政委員會聯系,將所藏3400余種醫籍捐獻給了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部分藏書由中國中醫研究院收藏。他一生埋頭著述,各類著述據后人統計有400多種,在近世醫家中,罕與倫比。同時,曹炳章對寧波家鄉一直有著眷戀之情,他在著作中的署名,總是用“四明曹炳章”或“鄞縣曹炳章”,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