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與漁業》記者 羅茵 方瓊玟/文
廣東大麟洋:斥資1億發展深水網箱養殖
■ 《海洋與漁業》記者 羅茵 方瓊玟/文
深水抗風浪網箱、自動投料機、水下監測系統、水下洗網機……這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名詞都與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麟洋”)有關。在廣東省珠海市桂山大蜘洲海域,大麟洋建有現代漁業示范養殖基地,場內有現代抗風浪深水網箱400個,核準水域養殖面積為170.469公頃,是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該場以金鯧魚、黃花魚為龍頭產品,配套養殖鮸魚、軍曹魚等,年產量達1萬噸,2016年年產值達8千萬元。
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是中國海洋農業的重要戰略,也是海洋養殖先進生產力的體現。深水網箱養殖是一項龐大復雜的技術體系,產業鏈長,產業環節多,因此技術的積累、經驗的總結都有助于深水網箱的向前發展。《海洋與漁業》記者近日走訪大麟洋得知,該公司作為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3年來斥資1億元改進生產設施設備,希冀為中國的深水網箱養殖摸索出一條現代化養殖之路。

大麟洋石斑魚
近年,隨著廣東省沿海工業、港口物流業、濱海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普通網箱存在生產設施簡陋、抗風浪能力弱以及過度開發近海導致環境惡化等局限性,離岸深水網箱養殖成為未來海水養殖的主要方向。據大麟洋的歐陽征亮副經理介紹,公司目前使用香港南風國際(集團)東莞市南風塑料管材有限公司設計的網箱,應用抗風浪網箱安裝新工藝,在離岸邊20m~30m的地方放置深水抗風浪網箱,網衣深度為5.8m。
“養殖場原有14×14m2傳統木排網箱269個,2015年建設15×15m2的方形深水網箱36個,獲得第一期政府補貼315萬元;2015年申報第二期基地建設,2016年8月建設成周長60m的圓形深水網箱112個,2017年驗收后獲得政府補貼980萬元,現都已經投入使用。”歐陽征亮表示,之所以把養殖基地設在珠海大、小蜘洲島之間的蜘洲灣水域,是因為避風條件與海水交換條件較好,海水達到國家海水養殖的優質水標準。
據悉,大麟洋在海南陵水建有深海魚越冬基地,設有深海養殖大網箱100個,提供給軍曹魚等暖水性海魚越冬。“去年12月,公司啟用4艘運輸船,將5.5萬條、每條均重3kg的軍曹魚從珠海蜘洲灣分批運輸至海南‘過冬’,第二年4月初再安排‘回流’返回珠海。”歐陽征亮介紹說,這樣便保證了軍曹魚整年都在適宜的水溫下健康成長。
另外,大麟洋還在海南東方苗種繁育基地進行苗種選育,以期培育出適合深水網箱養殖的優良深海魚品種。
海洋環境的復雜性與動態性對網箱離岸布局的操作與管理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要實現深水網箱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就必須提高養殖技術,升級配套設備。”歐陽征亮說,養殖監測系統、自動投喂設備、海上網箱網衣更換設備、網衣清洗設備、死魚及殘餌收集設施、活魚起捕、海上操作平臺及專業工作船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對抗風浪深水網箱規模化養殖至關重要。
目前大麟洋已配備自動投料機1臺,從人工投料轉變為機器投料,傳統的網箱養殖,飼料投喂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就以大麟洋的金鯧魚投喂為例,金鯧魚小組組員共7人,要負責110萬尾金鯧魚的投喂,一天投喂的飼料量達12噸,人力成本極高。”歐陽征亮表示,而自動投料機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切,大麟洋將一個船艙設計為料倉,容量可存放30萬噸飼料甚至更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由于深水網箱養殖是在一個開放的海洋環境中,水環境存在多種不確定性,不能只依賴人的眼睛進行監測,大麟洋目前正與一些企業接洽,準備建設水下監測系統,利用智能的“眼睛”來監測網衣的破損程度以及魚體的生長情況等。通過水下監測系統,魚體的動態表現也可以實時掌握,“一般來說,魚體在大規模死亡之前都有一定的異動,監測到了,便可以及時做出處理,降低養殖風險。”歐陽征亮說。
當下,物聯網在水中的應用尚有許多技術上的瓶頸,“未來,大麟洋還計劃把紅外、聲納、無人機等技術應用到深水網箱養殖里。”歐陽征亮向記者透露。
在深海開放性的養殖環境里,魚體極易感染上細菌,“譬如金鯧魚,極易遭受車輪蟲和諾卡氏菌感染。”歐陽征亮介紹道,大麟洋對海水魚病菌的防控強調以防為主,把病害防治工作做在前頭。據悉,大麟洋配備了3個碩士研究生,每隔7~10天進行一次水體的細菌含量檢測,并做病原分析;無病害發生時,每周也會對魚體進行2~3次觀察和鏡檢,以及提前做藥敏試驗等,確保一旦病害發生,能適當地去用藥。
為防治病害,大麟洋嚴格控制養殖量,每網箱只容納4~5萬斤魚;其次,還進行多品種混養,如投放雜食性魚類、慮食性貝類如藍子魚等,以保持生態平衡和水質優良。“種種措施之下,養殖場基本沒出現過因病害引起的魚體大規模死亡現象。”歐陽征亮說。
目前,大麟洋養殖的魚類主要有大黃魚、美國紅魚、軍曹魚、金鯧魚以及鯛科魚類和鲆鰈魚類等,其中金鯧魚養殖量最大。對于深水網箱養殖,歐陽征亮談到了公司的瓶頸:“現在金鯧魚的批發價約為11元/斤,與市場、酒店等市面價格差距較大,產品流通方面存在很大的可整頓的空間。對于軍曹魚等海水魚,中國大陸消費較少,多數銷往臺灣,所以大批量規模化養殖生產受到限制。而軍曹魚、鮸魚等海水魚的飼料配套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缺少針對軍曹魚的營養飼料,所以軍曹魚仍以攝食冰鮮雜魚為主,前期投喂的飼料急需公司與一些飼料廠合作訂制,飼料替代蛋白的研究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