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14-01
語文課堂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多種素質的重要任務,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它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是無可否認的,那么,語文教學如何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做了如下探索。
1.抓準教學目標,搞好語言訓練
教學目標抓得不準,會直接影響語文教學效率,因此,教學中我努力學習語文理論,學習報刊上的先進觀點和經驗,鉆研大綱,逐步弄清語文教學的主攻方向,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語文是工具學科,學習這門課的主要任務是掌握語言工具,更好地運用語言,"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學會運用語言,要加強語文文字的訓練。"
那么如何加強課堂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呢?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方面的許多項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成習慣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人要學會游泳,必須下水練習,學生要學好語言這一實踐性很強的本領不經過反復練習怎么行呢?因此,我確立了語文課要以訓練為主的總體思路,從以下兩方面加強訓練。
1.1 加強理解語言的訓練,理解課文語言雖然不是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但它是學習語言的一個很重要的起始步驟,這一環節對學習語言確實必不可少,為此,在教學中要力避繁瑣分析,把握關鍵,把理解與訓練相結合,把朗讀和默讀與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起來,以讀促理解以理解提高讀的質量。如教學《荷花》一課時,其中一段這樣寫道:"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便讓大家反復朗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誰能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再進一步指導兩處讀的技巧"這么多"應用什么語調來讀?"也很美"的重音在哪個字上?然后學生再讀。這樣處理教材,既調動了學生讀的積極,還理解了本段的思想內容,同時學習了朗讀技巧,變過去以教師講為主,為學生練為主。
1.2 強化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訓練。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語言主要受詞匯量的限制,所掌握的句式也不多,所以語言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述課文等形式來強化語言積累。其中朗讀和背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便有意識地加強朗讀的練習和指導,在運用語言的訓練上,加強說與寫的教學設計,節節課都有學生練習說話的設計、造句、朗讀、討論、復述、口頭作文都是常用的練習方法,有時還把部分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課前編排,課堂表演,在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為出發點的語文教學必須有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與之相適應,教法因文而異,因生而異,變過去的全講為精講,該講的教師還要講,該點撥的必須點撥到位但要精,不該講的不講,該學生做的老師絕不代替。對于那些半扶半放就完成的教學內容,則采用"自學輔導法";對語言文字訓練較多的內容,用"增加練習法";對難度較大的問題可引入討論法,也可由教師直接講解;對文質兼美、語言雋永而難度不大的課文一定多用朗讀法;而對那些富有詩情畫意,意境濃厚的文章,便采用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把學生帶入特有的意境和氣氛中去,讓他們去理解文意,學習語言文字,做"精神旅游",使他們滿載而歸。
3.教給學生學法,教是為了不教
3.1 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使其終身受益,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幫助學生發現規律,教給學習方法,漢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聲字,形聲字又是有一定組合規律的。我抓住形旁表義這一特點,教學生認識形符所代表的含義,幫助他們找出區別形近字的規律。
3.2 示范指導,舉一反三。教會了學生學習一段課文后,類似的下一段就放手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從老師那學到的方法,如教學古詩《小荷》時教給學生"拆,釋,補,連"學習古詩四步法,學習《小兒垂釣》時先復習一下四步法,讓學生去自學,然后教師檢查學習效果,學習《舟夜書所見》時,教師除了把個別難解的字解釋一下外,只是讓學生質疑,教師解答就可以了。
3.3 教中展示,滲透學法。教法中包含有學法的因素,教師的一些基本功無時無刻在向學生滲透著學法,教師規范的粉筆字準的普通話,學生會不自覺地去摹仿,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認字、寫字、背誦的方法外,我還教給學生"四步閱讀法"以及預習課文,觀察事物的方法等,讓學生掌握這方法,在語文的太空中遨游。
4.照顧學生差異,使之各有所獲
學生是有差異的,但我們要照顧到差異,讓他們在不同的起點上共同進步,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語言學習的訓練當中,力爭做到人人動腦,動口,動手,讓每個學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
首先,我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對較差學生多鼓勵,靈活運用教法,多設計一些豐富有趣而又有益的教學環節去吸引悖學生。其次,為了照顧學生差異,在教學中時時提醒自己做到幾慢:即剛上課時組織教學慢,語言節奏適當放慢,課堂提問要慢些,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再次,在課堂訓練中,設計有層次的練習題,以照顧學生的差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