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摘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數學教師應當與學生互動交流,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課堂學習效果,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啟發提問;課堂教學
一、通過數學實驗設計,讓學生產生質疑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有耐心和寬容心,讓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體的地位,放心大膽地在課堂上向教師發表自己的意見,數學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向學生提出問題,讓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為了在數學課堂上向學生啟發性提問,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教師尤其要為學生創設提問和回答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開動腦筋,積極與教師互動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問題.
初中的數學課堂學習并不能機械、高度統一地進行,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點對于學生的綜合成長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生對于數學教師產生一種敬畏的心態,在課堂上很難對教師的提問有所反應,加上數學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方式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導致數學課堂的啟發性提問無法順利進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學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數學實驗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地探究數學實驗的原理以及其中蘊含的理論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以及提問,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初中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外角和”知識的時候,數學教師為學生準備了許多不規則的多邊形,如下圖所示,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數學知識原理.
在探究學習第一個圖形的時候,學生對于多邊形產生了新奇的興趣,紛紛動筆實踐嘗試計算圖形之中各個角之和,在探究的時候,教師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討論自己的答案,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經驗.在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再由數學教師講解正確的答案,在第一道題探究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接下來幾個多邊形的各個角的和,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多邊形的幾何知識,通過數學實驗的探究掌握數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知識
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時候,要讓學生擁有敢問和敢回答的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敢于提問,鼓勵學生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在數學課堂上表現出更大的活躍度,在課堂上發言不再害怕教師的批評以及挖苦,也不會產生“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敢提問和回答的心理.
為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選擇,而不是根據學生的成績劃分三六九等,為此,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要思考將學生看成什么樣的人,對學生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創造的數學課堂有助于每一名學生的發展,讓每一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僅能夠學到數學知識,還能夠提高自主表達能力以及主動提問的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之中自主探究,并保持與教師之間的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在課堂引導的時候能夠傾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的敢問情感,必要的時候,數學教師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詳細的信息,讓學生選擇合適的信息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并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換信息,小組討論,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和學習.在這樣的數學課堂氛圍下,數學教師對學困生的問題能夠更加細致地觀察,針對性地解決學困生的問題和困惑,在啟發性提問的時候給予學困生更多交流和提問的機會,讓學困生樹立提問意識以及問題解答意識,幫助學困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例如,教育學家哈爾莫斯說:“定理、證明、概念、定義、理論以及公式方法都不是數學的心臟,只有問題才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教學的時候,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讓學生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幾個層面了解數學學習的趣味,數學教師在其中只發揮輔助與指導的作用,負責解答學生不能自主解答的問題,同時數學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要以問題為主線,調動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并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反映以及表現,針對性地解決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并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達到掌握數學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
三、總 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的課堂模式,利用啟發性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對數學知識產生全新的認知,數學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掌握全新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就擁有良好的問題意識,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在今后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