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娟
【摘要】新課標倡導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那么在數學教學課堂上,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方式之一.通過引導學生,讓他們大膽和有條理地說,將“說”貫穿整個課堂.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關鍵詞】數學課堂;口頭表達;培養;能力
聲音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播方式,人們對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說話講求清晰、準確、嚴密、流利,表達的話語要文雅、生動、形象.《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在數學表達時要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只要能把問題的答案寫出來就算是達到教學目標了.也有可能學生在表達時語言啰唆,或者表達不夠完整,教師就會失去“聽”的耐心,產生厭煩的情緒,學生漸漸地就不敢再提問題,久而久之,養成了只聽教師講解不愛動腦筋的學習習慣.這樣不但會令學生對數學課堂失去興趣,而且剝奪了學生口頭表達的機會,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那該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說”數學,以提高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敢說”“樂說”的習慣
(一)鼓勵學生敢說
敢于說話是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基本前提.在小學階段,不少學生缺乏當眾表達的信心和膽量.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想發言卻又缺乏勇氣的學生,不斷地鼓勵和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保護并幫其實現表達的愿望,讓他們找到自信.如,“擺一擺”的練習講解課上,讓學生判斷“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周長一定相等”這句話表述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學生剛接觸到這個問題會感覺有點難,不能馬上做出判斷,有位平時上課發言少的學生說出了答案,我表揚了她,并鼓勵她繼續回答:“為什么你認為這句話表述不正確?你能說說嗎?”他的理由是:“兩個長方形面積雖然相等,但是它們對應的長和寬可能不相等,周長就不一樣.”我繼續問:“你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嗎?”經過我的一連串的引導,她成功地舉出了一個反例來證明題目是錯的.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予其鼓勵,讓學生敢說.
(二)激發學生樂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小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如,教學“猜一猜”一課時,一開始,我用幾個富有生活趣味的問題導入:(1)小兵數學成績一向很好,這次期末數學成績能得100分嗎?(2)《守株待兔》里的農夫還能撿著兔子嗎?(3)太陽能從西邊升起嗎?學生積極性高,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很活躍,自然而然過渡到研究有關“可能性”的問題.然后進行轉盤游戲,拋圖釘和摸球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進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學生完成實驗后,讓他們仔細觀察實驗結果,并提出問題:你有什么發現?引起學生交流和討論,各抒己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導之以法,鍛煉學生“會說”
(一)教師做出說的示范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因此,我們應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重視語言表達的規范和嚴謹.在數學課堂上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去表達,有目的地為學生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讓學生模仿著說.如,學生剛開始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時,為了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的方法,我做了示范:先把14拆成10和4,再用10和4分別與3相乘,接著把他們乘得的積30和12加起來,最后就得到14×3=42.學生按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把計算的過程講明白.計算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學生的計算方法合理,我都會加以引導并給予肯定.
(二)引導學生說完整
小學生對事物尚未達到清晰、精確、本質的認識.因此,學生表達的語言往往不夠完整,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先思考后回答,說話規范,表達完整.如,在教學“住新房”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情境圖,然后提問:“你從圖中可以獲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的問題是?”通過引導和學生經過討論交流,他們基本上能抓住關鍵信息回答:“圖中的那一棟樓一共有12層,每層14戶.”“可以這樣提問:有一棟樓房,它一共有12層,每層14戶,那么這棟樓一共住了多少戶?”通過引導,學生能完整地回答問題.
(三)重視學生說條理
說話講究條理性對深入學習數學有著重要作用.在數學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先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把心里所想說出來,再根據教師的引導提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有條不紊地把解題過程說完整.教師在引導學生時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常用的句式,比如,在說解題思路時,這樣說:“我先算……后算……”“要求……可以先求……”等等.如,“小明在一次期中考試中,三科平均95分,語文94分,數學98分,他的英語成績是多少?”在講解這一習題時,我先提問學生: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可以先求什么?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思考,經過我的引導,很快地有學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95×3-94-98.讓學生借助句式,組織語言,把解題思路說出來,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指導學生說準確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必須注重數學語言準確性、科學性.準確的數學語言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必須強調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嚴格要求學生使用準確的數學語言,培養學生對事物表述的準確語言.
總之,提高學生的數學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中找準機會讓學生“說”,讓學生在表達中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