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儒+杜興忠
摘要:山區(qū)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地理感性知識不足,給地理學習帶來了困難。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發(fā)揮山區(qū)自身的地形地貌、實物、氣候等優(yōu)勢,積累地理感性素材,激發(fā)地理學習動機,為地理直觀教學的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為提高學生地理素養(yǎng)服務。
關鍵詞:地理表象;優(yōu)勢;直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97-01
新課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山區(qū)學校在很多方面條件較差,要使教學效果完全達到新課程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如何揚長避短,發(fā)揮山區(qū)優(yōu)勢,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地理素養(yǎng)呢?下面,把我的思考寫出來,與大家交流。
1.當前山區(qū)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學生覺得地理枯燥無味,不愿意學習地理。(2)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覺得難以理解,造成一些學習困難,越積越多,影響了學習積極性。(3)一些學生認為地理在中考中占的比分少,學不學地理沒關系。
2.當前山區(qū)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1)從心理學角度來講 ,不論何種知識,都是事物特征與聯(lián)系的反映,是客觀現(xiàn)實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掌握知識就是掌握表象和概念以及他們的體系。初中時期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邏輯思維逐漸增多,但他們的邏輯思維還是屬于經驗性的,經常需要具體的、直觀的感性經驗來支持。
山區(qū)由于交通、經濟相對落后,沒有大型圖書館,家庭電腦網絡少,外出旅游機會更少,因而缺乏獲得地理表象的途徑。由于缺乏地理表象這種思維的感性材料基礎,再加上教學手段單調,地理教學缺乏吸引力,使他們在進行地理邏輯思維和理解地理概念時遇到困難,從而形成學習障礙,喪失學習興趣。
(2)從地理教學論的角度來看 ,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建立在對地理學習材料的感知覺基礎之上。地理感知覺是地理知識的來源,它為其他復雜的認識活動如地理想象、地理思維等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了這種正確的感性材料,才能進一步去認識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本質與聯(lián)系。
而山區(qū)學校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學習地理的各種感性材料很缺乏,而教學手段的單調和直觀教學的缺乏,導致學生地理學習上的困難,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3)從現(xiàn)代學習理論的角度來看 ,直觀形象的學習內容比抽象枯燥的內容學起來要輕松的多,理解和記憶也容易的多。因此要盡量把抽象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具體形象進行學習和記憶,要充分利用實物和身邊事例來幫助我們對知識加深理解。
而山區(qū)學生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地理表象缺乏,造成地理學習中記憶、理解、知識運用上的困難。
3.走出山區(qū)地理教學困境的對策
充分利用山區(qū)學生身邊天然的自然地理優(yōu)勢,不斷豐富學生的地理表象,為其感知、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提供比較充足的地理感性材料。多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地理事物,讓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大力開展地理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內驅力。
4.運用山區(qū)優(yōu)勢地理資源進行地理直觀教學的實例
(1)充分利用山區(qū)豐富的地形地貌資源,讓學生實地考察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態(tài)特征,為學生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特征提供感性材料。同時可以利用臺階、盤山公路等實物,理解等高線的概念。
(2) 通過觀察山脈中的巖石、化石等實物,以及山脈中的褶皺、斷層等地理實物,通過引導分析,使學生理解海陸變遷及地殼運動。如通過查閱資料可知山脈中的大量石灰石,是在海洋中形成的,學生就容易理解為什么山脈在很久以前是海洋。通過觀察山脈中的褶皺和斷層,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地殼運動的巨大力量。
(3)通過實際觀測同一時刻山頂、山腳和山地陰坡、陽坡的氣溫,有助于我們理解地形對于氣溫的影響。山頂海拔高,氣溫低,冰雪融化慢;山腳海拔低,氣溫高,冰雪融化快。而山地陰坡和陽坡氣溫不同主要是受陽光照射時間長短不同決定的。這樣,對于地形對氣溫的影響,理解就比較透徹。
(4)通過實地考察山地形態(tài)和地質特征,如坡度大,巖石多,有助于我們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原因,并思考防治措施,以及怎樣預防和減輕災害損失。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宜林則林"的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的原則。同時也便于我們理解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的重要意義。
(5)通過調查本地降水特點和水資源狀況,可以加深理解修建蓄水池、自來水等水利工程對于山區(qū)的重要意義。比如某地,降水大致在1000毫米,但因為地勢陡峭,很多雨水經過小溪、天坑流走了。如果冬春季節(jié)連續(xù)干旱,就會產生較嚴重的缺水狀況,由于年輕人外出打工,造成家中的老人、小孩兒生活用水困難。
5.進行地理直觀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提前認真作好準備,如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前,自己要提前進行考察。同時,要特別注意進行安全教育,保證教學活動的安全。運用地理直觀教學要注重實際效果,做到確有實效。
參考文獻:
[1] 柳長烈,心理學,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2] 陳澄,地理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