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英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45-01
目前,小學生用的語文教材,基本上是以單元主題進行編排的。這種根據單元主題編排的"樣本型"教材,便于"人文教育",不利于"言語教學"。為了更好地落實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同時也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筆者努力探尋"符合學理"的適切性單元整合教學新途徑。
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作家筆下的人"一組課文時,筆者立足單元習作要求,從整組課文中挖掘出可借鑒的習作資源:
1.動作要細化。《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一文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細致入微。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 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2.外貌抓特征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作者曹雪芹在描寫鳳辣子的容貌時,著重寫她的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她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刁鉆和狡黠。
3.神態要逼真。《百萬英鎊》一文中,作家馬克·吐溫用夸張和辛辣的筆墨,描寫了托德見錢后的笑容,簡單幾筆,傳神地刻畫出了托德這個勢利的拜金主義者令人作嘔的丑態。
4.注重抓細節。《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中有一段絕妙的描寫:"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這種如同素描一般的細節描寫,把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中寫王熙鳳的語言、穿著、動作等都屬于正面描寫,我們看到了她的美貌下有一顆刁鉆的心。而文中對林黛玉的心理描寫和賈母的語言描寫屬于側面描寫,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寫,以突出王熙鳳見風使舵的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6.表達有順序。《刷子李》一波三折的敘事,使"刷子李" 的"奇" 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緊緊抓住了讀者,起到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為使學生逐步達成本單元的習作目標,筆者對整組課文做了序列化的整合和開發,在閱讀教學中將目標直接指向"寫作",以此指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梯度訓練。
第一梯:片段訓練外貌、動作、神態的描寫
(一)外貌描寫。首先引導學生細讀描寫王熙鳳外貌的句子,找到"三角眼""吊梢眉""粉面""丹唇"等關鍵詞語并進行解讀、想象,然后對照電視劇中王熙鳳的劇照,讓學生明白,要將人物寫活,就必須抓住特征進行描寫。
(二)動作描寫。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的場面給學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例文的指引下,要求學生描寫出班上某個同學的一種運動場景,學生所運用的動詞也豐富了起來。如:"他正在模仿動畫片里的變形金剛呢!只見他昂首挺胸,面無表情,眼睛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前方,機械地擺動著雙臂,走著丁字步,動作僵硬,活像一個機器人一般。""他忽然站起來,揮舞著雙手,吊兒郎當地發出嘿嘿的傻笑聲,一會兒躥上桌子,一會兒鉆下椅子,活脫脫像只猴兒似的。""他扭著小胖腰,十分吃力地跑著,身上的肥肉隨著他深一腳淺一腳的腳步不停抖動著。一步……兩步……盡管他已累得氣喘吁吁,卻始終追不上跑在前面的同學。"
(三)神態描寫。托德見到百萬英鎊后的微笑,作者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寫得極為傳神。托德當時的難堪、窘迫、對金錢的貪戀躍然紙上。要求學生積累完這段經典的文字后,也試著寫一寫班上同學的笑容。他們受到了啟發,也寫得較為精彩。如:"我們說聲'請!'她便將嘴唇僵硬地上揚,兩條似毛毛蟲的眉毛有點兒不正常地舒展開來,一個強行擠出來的酒窩讓她看上去更加滑稽。這個笑容凝結起來,就像你捏一個泥人的臉那個樣子。""他笑的時候,一雙大眼睛瞇成一條小縫,眉毛像起飛似的上揚,嘴巴咧得大大的,嘴邊出現了兩條深深的長紋,露出了兩顆大門牙。眼鏡在鼻梁上一上一下地滑動著,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
第二梯:錘煉評改片段語言
針對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內容空洞,語言單調乏味的現象,筆者在講評時出示了一組句子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a.她端起碗,挑了幾根菜葉,慢慢地送到嘴邊,害羞似的張開嘴巴,又迅速合上,極小幅度地嚼著食物。(原文)
b.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幾縷菜葉,慢慢地送到嘴邊,害羞似的張開櫻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極小幅度地嚼著食物,還不停地用餐巾紙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通過朗讀比較,學生發現原文顯然不如改文具體生動、精煉準確。怎么改呢?一是運用擴句法,將句子補充完整。如將"她端起碗"改為"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二是注意用詞準確。如將"幾根菜葉"改為"幾縷菜葉"。三是抓動作等細節描寫。這樣,不僅使語句生動形象具體,更是賦予了抽象的文字以生命力,讓讀者的腦海中所呈現的畫面也變得更加清晰了。緊接著,筆者出示存在典型問題的習作片段引領學生共同評改,最后讓他們根據"修改小貼士"自主評改。經歷了從句子到片段的幾次錘煉評改后,學生習作中的語言明顯干凈了,用詞更加準確了,內容也豐富具體了。
第三梯:精心指導,組段成篇
片段組合成篇不是拼湊,也不是亂搭,而是循著一條線有序排列。如《金錢的魔力》一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活脫脫地刻畫出了托德和老板見錢眼開的市儈小人形象。
此外,有些文章還暗含著情感線,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在全篇習作前梳理好明暗兩條線,然后抓住人物特點按順序展開描寫,這樣謀篇布局就會自然有條理。
總之,教師在單元備課時應轉變指導思想,打破慣常思維,通觀整組教材,了解閱讀的目標和習作的要求,找準單元讀寫的結合點,幫助學生在閱讀與習作之間搭建一座金橋,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