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慶豐+侯佳+白潔+劉璇
開設民俗藝術教育是為了集中培養對于地方民俗藝術教育研究和傳播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對于傳統民俗藝術的繼承和傳揚具有深刻意義。地方民俗藝術具有獨特的地域特性,地方高校所在地的民俗文化氛圍往往比較濃郁,所以地方高校更適合設置民俗藝術教育專業,這對于發掘、整理、保護和傳揚地方民族文化具有很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依據當下地方民俗藝術的發展狀況與地方高校藝術教育的特點,結合當下藝術教育的形式和培養目標,筆者認為,加快民俗藝術教育學科的建設勢在必行。
一、藝術綜合性目標的培養
民俗藝術教育專業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利用所學的各門藝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科學理論,來對本民族的藝術形式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保護、研究與傳揚。所以,本專業人才的培養,還要注重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知識水平和綜合應變與理論創造能力。從目前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狀況來看,這類人才尚需少量培養,不適合大規模招生,應放在研究生階段培養,因為研究生一般都具有較扎實的藝術理論知識和綜合思辨能力,學習和研究過程中,能夠更好、更理想地完成民俗藝術綜合學習的培養目標。
二、地方性研究內容的突出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分布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這給民俗藝術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難。再者,我國民族眾多,藝術形式多樣,需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對其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地方高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避免專門的單一機構研究造成研究面大而力不從心的狀況,全國的高校設置比較均勻,可以有效避免這一點。在內部專業建設過程中,高校應采用“本土為主”的方法,首先集中力量充分深入發掘本地區的優秀民俗藝術,深入整理、研究,并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和研究內容,一些本地域以外的民俗藝術形式不做過多考慮,留給其他兄弟院校,還可以形成跨區域的高校聯盟,使民俗藝術的研究和教育更加便利,形成一定的區域民俗藝術研究理論體系。民俗藝術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揚,從而培養具有民俗藝術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綜合性人才,研究和學習的過程要注重民俗藝術史研究、民俗藝術志、民俗文化、民俗關系、民俗產業的研究等。當然,高校可以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民俗藝術分布狀況和民俗現象突出問題做專項研究,從而有效培養符合當地實際的民俗藝術人才。
三、民俗教材的選編
教材是一般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就是教材,設想中的專業就更需要有合適的教材。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編寫出合理教材,教材的編寫要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教材內容的民俗性
作為一門傳揚民俗文化藝術的專業學科,教材的編寫要集中體現地方民族性,教材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已整理出來的地方各類民俗藝術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編寫到教材中。民俗藝術的教育研究不是單純的單一美術形式研究,不能只顧“門前雪”,民俗藝術教育是個綜合性的交叉學科,目的在于培養綜合型“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民俗藝術人才。
(二)教材編寫的全面性
全面性的要求就是要使教材既要包括當前各個藝術類學科,又要涵蓋地方民俗藝術文化形式,在藝術大類的基礎上,強調地方民俗藝術的獨特性。民俗藝術的研究,要做到全面、詳細、具體,不要有遺漏,教材既要注重編寫的理論高度,又要注重地方民俗藝術的側重表現。
(三)教材形式的靈活性
民俗藝術博大精深,只用只言片語的教材是無法將其全面展現的。所以,教材最好不要用全文字的基礎知識進行“灌輸式教育”,要加大實踐環節。例如,外出調研、采訪,回來后撰文文章;做科研設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四、課程設置突出學科交叉性
民俗藝術教育課程在滿足民俗藝術特點的同時,要考慮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互補和交叉。所以在專業教材的編寫上,要從立足民俗藝術高端人才的培養出發,綜合利用人類學、藝術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民俗學、傳播學以及經濟管理學等多學科當中與民俗藝術相關的內容。
首先,在課程設置上,專業必修課要保證全面、細致地體現民俗藝術本身的藝術性,同時加強跨專業學科的交叉性學習,注重理論性、實踐性和知識性,開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專業課程,重視專業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的跨越和借鑒。
其次,專業課程的設置要具有靈活多變性。根據培養對象的不同特點和知識結構基礎,酌情添加和減免選修課程內容,為培養對象設置更合理的課程構架。
再次,當前的民俗藝術發展,直接經驗多于間接經驗,在課程安排上要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切忌“紙上談兵”,要注重講座交流、田野調查等活動的比重。
五、復合型人才師資建設的突出
培養對象專業素養的高低,首先要受到師資水平的影響。所以,師資隊伍的建設要重視提高整體水平,強化專業隊伍建設,要注重素質的精良、業務的熟練和結構的優化。德才兼備、整體水準相對較高的師資隊伍是民俗藝術教育發展的重點。青年隊伍是將來專業發展的主力軍,要不斷加強青年隊伍建設。所以,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光要注重基礎民俗藝術知識,還要健全青年隊伍的培養和培訓體系,不斷提高年輕隊伍的整體水平。
六、結語
民俗藝術傳承地的地方高校可以設置“藝術學”學科專業,同時開設“民俗藝術教育”的特色專業。這不僅有助于培養“一專多能”的藝術人才,還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地方民俗藝術,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1.河北地質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河北工程技術學院建筑學院;
3.河北省石家莊市圖書館)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指導項目“河北高校藝術設計教育與地方民俗藝術互融下人才培養提升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Z171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