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摘 要:由于升學教育的束縛,中學教育通常只關注到部分學生的發展。合作學習,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合作的過程中縮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選取了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研究載體,對合作學習縮小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合作學習較常規學習方法在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方面,有更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升學的壓力,中學教育講求效率,通常只關注到部分學生以及部分能力的發展。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育集體的同時,必須看到集體中每一個成員及其獨特的精神世界,關懷備至地教育每一個學生?!边@說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包括優生,也包括后進生。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助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模式,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大大減少學生個體差異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課題具有自主選擇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普遍較高,有利于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合作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
1.確定分組
分組采用“自愿”原則,人數限定為3~6人,以求營造更為輕松自在愉快的學習氛圍。按照這樣的原則,分組結果如下:(1)總體學習成績較高的“優生組”。(2)學習成績較低的“后進生組”。(3)各色學生都有的“異質組”。(4)相對內斂沉靜的“思考組”。
2.確定選題
選題要滿足以下條件:有意義,組員感興趣,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研究性學習中,確定選題是非常困難的。經過啟發,小組成員在組內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終選題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確定了。合作學習的優勢是群策群力,學生遇到困難不害怕。選題能夠順利地確定,也得益于“自由分組”的原則,自選的組員,表達和討論都較為自由,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自然而然地參與了思考和討論。
3.確定分工
分工的原則:每個組員都必須承擔課題任務,組內分工以自愿原則為主。主要確定出負責組織工作的組長,負責收集資料、負責問題研究、負責整理結論以及負責匯報的人員。
4.研究階段
根據自己的選題,各小組初步制定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按部就班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定期匯報活動進度,提交活動小結。
5.總結匯報階段
研究成果由兩部分組成:總結文檔和課堂匯報。總結文檔有給定的模板,既能夠讓學生更有方向和目標,又能讓他們明確研究方向和目標。匯報由一個學生上臺面對全班同學進行,配以由該組同學制作的課件。
二、合作學習縮小學生個體差異
此次以合作學習為基礎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可以在下表中有所體現。從表中可以看出,四個小組雖然平時的學習表現參差不齊,但是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表現都比較理想。
表現最好的是第三組——該組成員有平時學習成績中上者1名,中等和中下者5人,組長有較強的號召力,每個組員都收集了大量信息,促成了研究性學習的順利圓滿完成。第二組“優生組”表現如常,無論從報告的內容還是語言表達都很優秀,尤其是課件制作的水平很高。第一組的表現最令人欣喜。雖然分數在其中最低,但是水平不低。首先,他們并沒有對研究性學習敷衍了事,而是認真查找各方資料,是學習興趣的驅使;其次,學習匯報不是資料的堆砌,而是有邏輯有條理有亮點,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再次,課件的制作也不是簡單粗制,從配圖到動畫,從排版到配樂等,都令人眼前一亮,全班學生都饒有興趣地聆聽了匯報,并表示收獲很多。該組學生,從中收獲了學習的樂趣和信心。
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后進生”組的表現進步最大,從個人看,內斂、少言、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步最大,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獲得了進步的機會和學習能力的鍛煉。
從學習的成果來看,在研究性學習的匯報階段,“后進生”組和“異質組”表現更突出。這充分說明了很多后進生不是學習能力差,而是學習能力沒有調動起來,沒有得到發揮。
總的來說,合作學習在如下幾個方面縮小中學生的個體差異:知識水平、表達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課件制作能力、組織能力、膽量、自信心、責任感等。
三、合作學習縮小中學生個體差異的原因
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注意到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因為課堂由教師掌控,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學習策略能夠推動中學生個體差異的縮小,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1)合作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研究表明,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本身,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合作學習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參與度高,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既獲得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3)合作的學習模式客觀上要求成員之間要互相交流,每一個學生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鍛煉,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4)合作學習有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讓學生更有勇氣,更有信心,更有表達的安全感,去探究、討論和闡述相關的學習內容。
研究表明,合作學習策略能縮小中學生個體差異,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但是本研究選取的課堂是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不是常規課堂。研究性課堂的特點在于,其研究內容也就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內容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選擇。常規課堂并不具有這樣的優勢。因此在常規課堂中使用合作學習策略,有更多要注意的內容要研究?!昂筮M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更容易緊張不安,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合作學習將是未來學生主導課堂的一種重要形式,但是如何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在常規課程下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凌峰.地理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0(9).
[2]吳慶麟.認知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