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崴
摘 要:探究式學習方法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發散思維;自主學習;創造力
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學方式以學生發展為本,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而在初中美術探究式學習方法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改革帶給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變化。
一、有效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
在美術學習的探究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有了自主進行探究學習的動力,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來。
如在教學《小擺件》這一課時,教師通過搜集利用不同廢舊材料制作的小擺件創設出教學情境,伴隨著音樂的節奏,通過直觀欣賞,學生進入了由創意帶來的美的境界中,不禁心馳神往,想投入創作之中,渴求知識的欲望油然而生。緊接著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開始嘗試觀察、探究不同廢舊材料的美感特征,由于學生情感已被充分調動起來,進入了最佳學習狀態,就能全神貫注地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對材料有所認識后,教師通過示范,對設計制作活動進行動態處理,對所選擇同一材料(紙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多方位的揭示,幫助學生克服定式思維的傾向。堅持這種動態性教學原則,對同一材料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種分析,從而啟動他們的發散思維。學生建立起因材施藝的制作理念,在學生選擇材料創作小擺件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自己已掌握的美術技法觸類旁通,促使學生較為高效地完成小擺件的設計制作。其學習過程不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位學習理念,而且學習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有效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美術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對同一種美術形式或同一個美術形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多方位觀察,發出多種評論,從而啟動他們的發散思維。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其美術知識的內容,印象深刻,還能讓學生的思維過程更具價值,開放思路,豐富其想象力,拓展、延伸知識點,完善自身學習結構,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進而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提高學習質量。
如,在教學《標志設計》這一課時,教師利用北京奧運標志中國印的宣傳片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方法找出標志設計運用的幾種設計元素后,老師繼續讓學生根據欣賞后的感受談談這幾種設計元素在運用過程中所蘊含的深層設計理念。學生根據要求,能在欣賞、評述的基礎上領悟出來,并能積極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美術語言做出不同的理解、闡述。因此,如能經常進行這一類探究訓練,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意能力,并從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兩者相得益彰。
三、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探究式美術學習過程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在具體美術情境中,以自主探究的手段去嘗試,利用已知的美術知識、概念、方法,整理分析面臨的新問題,然后通過討論、合作、實驗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形成探究學習的自主精神、科學態度。教師則在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個性差異等條件下調控學生探究學習活動,并及時教給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方法,必要時給予有效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學會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在教學《漂亮的手工燈飾》這一課時,教師講得很少,只是設定了大的問題框架和相關情境視頻,學生通過欣賞視頻,明確了學習目標也就確定了學習方向,然后根據自己對目標問題的理解,再預設出為了解決目標問題,自己還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在問題的引導下,通過自己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或其他學習手段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帶著由自己提出預設的問題以學習目標為主線去質疑、去思考、去探究,就能了解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的前因后果,抓住重點。最后,再通過比較辨析、動手嘗試,對所學知識進行驗證,雖然課堂練習中所指定的創作材料很普通,就是白色畫紙,學生卻創作出了很多表現形式的燈飾作品。由此可見,探究式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思維、創作的方法,掌握獲得知識的能力。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著力培養學生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總之,探究式學習方法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從各個方面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盡可能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為今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黃曉陽.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法研究[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