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霞
摘 要:電力行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行業,電力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鼓勵大力發展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能源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我國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中的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其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電力企業的業擴報裝精細化管理就很必要。本文就針對電力業擴報裝流程優化以及應用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供電企業;業擴報裝;流程優化;對比分析
0 引言
業擴報裝運行速度緩慢、審批與審核復雜是很多供電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僅影響企業服務,還限制了企業的增供擴銷。因此,基于業擴報裝的性質和特點,采取合理的方法對其工作流程進行有效優化,對促進企業增供擴銷,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現實意義。
1 電力業擴報裝管理流程
電力業擴報裝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和監督,保證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所以在事中管理中,要注意對工作的環節進行管理,對整個工作的流程和環節等進行管理,對各個地區的不同狀況進行了解,這樣能夠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監督管理。電力企業要注意實施“主人制”管理制度,對每個供電區域和工作環節都指定負責人,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其服務質量。
業擴報裝工作的時候管理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根據業擴報裝工作的具體完成狀況進行分析,召開會議對其進行討論,一般都是在月末對業擴報裝工作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討論,尋找方法進行完善。其次是對工作的成果進行回訪調查,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業擴報裝工作的地區進行服務調查,回訪區域內的居民服務質量評價和訴求,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總結,進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服務水平。
2 供電企業業擴報裝流程優化分析
新提出的供電企業業擴報裝管理體制強調將客戶需求作為企業服務導向,徹底打破了以往管理模式面臨的責權隔離格局,使得工作流程被一再壓縮,進一步明晰了管理的權限,將以往流程中的200kVA以上供電圖紙、方案的審批交由營銷、調度等部分進行逐一會簽,并匯總到企業技術部門進行統一的組織審批,實際的審批內容除供電方案外,還包括施工圖及初設圖。除此之外,還規定了凡涉及到重點客戶、出線工程和自備電廠的受電工程,均由企業技術部門負責開展咨詢活動和制定相關方案。這一規定的實行,極大的減少了不必要的流轉環節,實現了向層級壓縮目標的發展。針對企業業擴報裝流程涵蓋的30個節點與11個環節,進行了限時辦結,并借助效能監察、內部通報以及回訪制度,開展了深入的量化考核與全過程監督,拉近了全程閉環管理和企業業擴報裝之間的距離,實際工作速度提高近兩倍,服務質量與成效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這種流程下,客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受益方[1]。
3 新流程實行概況
截至目前,該供電企業業擴報裝工作采用全新流程開展以來,不僅受電工程的接電時間均值得到縮減,而且在管理上也更為完善、規范。2016年,企業共接受了111件受電工程,容量總和可以達到15萬kVA。在這些受電工程中,正式的用電工程約占總容量33%;臨時性用電工程約占容量67%。接電時間均值約為62天。實行新流程前,企業送電工程總數為101件,容量總和為13萬kVA,接電時間均值約為65天;實行新流程后,企業送電工程新增10件,容量總和為2萬kVA,接電時間縮短到31天。
4 節點對比分析
4.1容量對比
容量對比結果見表1,從表1中可知,兩組數據源的工程數有明顯差異,但在容量均值上卻無太大差異,新流程實行前的容量均值為0.13萬kVA,實行后的容量均值為0.09萬kVA。從工程規模角度講,二者具有一定可比性,說明分析結果可信、有效。
4.2時間對比
在參與統計分析工作的所有工程中,勘察時間均值為4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4.2天,實行后的時間為1.8天,減少2.4天,降幅為55%左右。用于審批的時間均值為5.5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5.8天,實行后的時間為2.5天,減少3.3天,降幅為55%左右。用于設計的時間均值為8.9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9.0天,實行后的時間為8.0天,減少1.0天,降幅為9.5%左右。用于審核的時間均值為7.7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8.2天,實行后的時間為2.7天,減少5.5天,降幅為66%左右。用于施工的時間均值為36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38天,實行后的時間為16天,減少22天,降幅為58%左右。用于接電的時間均值為62天。其中,新流程實行前的時間為65天,實行后的時間為31天,減少34天,降幅為52%左右。
通過以上對比可知,在全面實行新工作流程以后,各個節點的實際消耗時間都有所減少。盡管設計與施工的時間可能會受到各類外部因素的影響,但從審批和審核兩個階段可以十分明顯的看出優化后效果[2]。審批和審核階段時間出現大幅降低的原因為:直接由企業技術部門進行審批,開設專門部門進行審批,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審批、審核效率得以大幅提升[3]。
5 案例分析
分別對比臨時性用電工程和正式用電工程的數據,認為供電方案、容量和工程性質基本相同。
5.1臨時性用電工程
臨時性用電工程的工程數為2件,均屬基建用電范疇。通過對比,實行新流程前接電時間為138天,實行后為19天,減少119天。其中,用于審批的時間在實行新流程后減少了4天,審核減少了6天。
5.2正式用電工程
正式用電工程的工程數為2件,均屬供暖供電范疇,方案選用新設變壓器。通過對比,實行新流程前接電時間為61天,實行后為38天,減少23天。其中,用于審批的時間在實行新流程后減少了3天,審核減少了4天。
6 結束語
該企業通過對優化后業擴報裝流程的實行,極大的促進了此項工作的深入發展,大幅降低了200kVA及以上客戶的接電時間,并提高了受電工程的實際管理水平。日后該企業將對業擴報裝給予更大力度的跟蹤調查,進行專項分析,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問題,從而確保業擴報裝得以高效、有序和規范的運行。
參考文獻:
[1]弓建蕓.電力企業業擴報裝精細化管理探討[J].中國市場,2016(28):125+127.
[2]高照遠,宋萍.電力企業業擴報裝的精細化管理芻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1):96-97.
[3]黃珊.電力業擴報裝流程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35):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