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季華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配電自動化的建設標準,介紹了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在此基礎上對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智能電網;配電自動化;策略
0.引言
在新形勢下,電網公司從實際的情況出發,將各個等級的電網和高壓電網進行協調,以實現電網自動化、信息化的發展的發,智能電網中得配電系統是整個電網的基礎部分,同時也是智能電網的重要內容,為了促進供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必須學習國外相關的先進經驗,同時提高供電系統的供電能力以及供電質量,并努力的實現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經濟效益,保證我國智能電網能長足發展。因此,對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策略進行探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標準
在進行智能電網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標準制定的時候,必須以智能電網的制定標準為依據,通過這個標準來達到協調智能電網技術的目的。智能電網技術涉及專業、領域都非常多,涉及的專業總共有八個,到目前為止,涉及到的技術領域一共有26個[1]。其中,八個專業,主要包括智能變電、智能配電等專業,而涉及到的所有技術領域中,有三個技術領域對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三個技術領域分別是配電分布式電源網技術領域、配電自動化技術領域、配電儲能系統并網技術領域。除去配電自動化系統自身制定的標準之外,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還涉及到其他的一些標準,這些建設標準主要是和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的初期、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的中心運行以及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的后期維護驗收等有關。
2.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結構層次,另一個部分是集成之后的結構組成。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層次:主要分為三個結構層次,分別是現場設備層、區域集結層、配電自動化控制中心層。首先,對于現場設備層,即終端層而言,其組成結構主要是配變、饋線、運動終端單元、電量集抄器共同組成,是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設備的表現和形成。現場設備層主要用于柱上斷路器、開閉所、配變、環網柜等控制和監視,既能夠形成相應的三控功能,還能夠進行存在故障的控制和識別,所以,在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備中,這樣做實現了系統主站以及子站的運行實際情況檢測,優化了各個系統的運行,更好的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實際運行狀況的檢測;其次,對于區域集結層,即子站層而言,主要是進行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各個區域的劃分,并在各個區域的基礎上再劃分出電子站,進而劃分出區域性工作站[2]。之后再將所有區域內的分散的配電終端設備進行集合,這樣做既能夠保證優化每一個結構層次,能夠使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整體信息傳輸效率得以提高,又能夠充分的利用配電通信網對每個范圍內的實時數據采集上傳、信息匯集、通信監視、當地監控、定位饋線故障、隔離等功能,以便于向控制中心提供可靠的數據;對于配電自動化控制中心層,即主站層而言,主要是在城市調度中心建設,配套的后臺系統主要是交換式以太網。其中,能夠實現相關管理功能、配電地理信息系統、服務功能等。主要是用來進行整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監控和管理,對系統運行的實際狀況進行判斷和數據分析,提出策略,發出指令,實現智能化的應急處理等。除此之外,還能夠進行子站之間關系的協調,確保子站的運行一直是最佳狀態。
集成后的結構組成:截止到現階段,供電公司的電網調度系統的運用已經具備相應的技術經驗,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主要是通過信息交換總線實現調度EMS系統、電網GIS、配電自動化系統DMS、調度OMS系統、生產管理系統PMS、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數據集成。此外,還能預留和其他信息系統在相關標準集成接口。
3.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策略
在進行配電自動化信息交互體系架構建設時,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配電自動化、地理信息系統,這兩個部分是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實現配電的生產運行和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停電管理相結合,進行配電系統的統一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利用配電系統的主配網公共信息模型,進一步達到系統調動以及配電自動化的目的。之后再利用營銷共享獲得的信息資源以及系統的管理,確保系統中的配電管理以及停電管理能夠順利實施。
在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時,必須將IEC61970或者是IEC61968作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標準。只有基于這個標準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才能確保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開放性以及標準型,并且還能使系統保持本身具有的靈活性。在堅持這一標準進行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時,還能夠確保自動化系統所有收集的信息以及和該系統有關的信息進行優化整合,進一步的促進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此外,必須使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信息交換總線始終保持在國家的統一標準,必須和國家標準一致,只有達到這個標準,才能實現配電自動化系統模型校驗,并且是自動化校驗。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電力系統即使是屬于跨區交互建設也會非常安全,最終能夠實現系統信息交互體系的更加完善的建設。供電企業可以充分的利用IEC61968,根據實際建設的需要利用多個系統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模型應用系統的建設。
在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圖形的簡化維護時,其標準必須是各系統間圖形數據執行標準,通過采用統一、標準的互操作方式,充分利用現有的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圖源來進行其他系統圖形的維護,進一步實現各系統圖形的一致性。此外,充分利用GIS,建設完善的配電自動化通信網集中監控管理系統,進一步實現基于地理空間基礎上的通信網實時監控系統、通信網網管系統以及光纜在線監測系統的信息共享和圖形化管理。在進行主配電網一體化建模技術創新應用的基礎上,實現了配電自動化系統和GIS系統的互操作,并且還能夠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中的、設備信息、用電信息、實時信息、電網拓撲、地理信息等配電、輸電以及變電的高度整合。另外,在統一的交互規范以及信息集成基礎上,可以集中的展現GIS系統中的電網實時數據,實現配電自動化和GIS圖形模型的互操作,確保智能電網圖模庫數據源的唯一[3]。除此之外,從各個管理層次需求的角度來看,根據配電網網架的多電源、多聯絡特點,以全局共享、專端源唯一的指導思想為依據,進一步實現配電調度管理中的配電網分區域、分層次供電。在現有的業務系統基礎上,采用SOA服務架構進行優化整合,實現配電網相關信息的梳理以及配電網相關信息系統的準確維護,在一個統一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消缺、檢修、搶修的生產運用工作,對生產環節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控制,實現客戶和電網生產信息的互動。為了能夠實現數據快速交換,并且可以有效的進行配電網海量數據的存儲,必須建立相應的資源中心,以實現資源共享。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簡述了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的相關標準,并介紹了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最后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進行探討。最終,實現配電自動化系統中的地理信息技術、信息采集、配電的正常互動,綜合的提高了智能電網的管理水平,保證電力運行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張厚志.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7)
[2]岳剛.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7(01)
[3]閆雪松.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