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薇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十分重要,不但牽扯到百姓的利益,還影響著新農村的發展與社會的和諧。但依然有很多地區的土地資源使用率低,在土地資源調整與分配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關鍵詞:新時期;國土資源;土地整理
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土地資源對于農村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管理牽扯到多方利益,但有的地區對此卻并不重視,在土地資源調整與分配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進行扶持,并且在技術、宣傳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為推地整理提供便利條件。下面,就對新時期國土資源土地整理進行分析。
一、目前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耕地保護問題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全國開展了大范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但一些地區卻存在錯誤的思想,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蓋新房、修新路,村里滯留了大片閑地得不到使用,偏向外地延伸,致使耕地資源極度下降。維護好農田,是確保糧食生產、以及農村生活的必然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有效的途徑。
(二)農村環境污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發展,將廠址選在了農村周邊地區,不顧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也忽視了環境的污染等問題,肆意亂排工業污水、濫砍亂發,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如此惡劣的行為對農村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三)管理觀念不足
對于國土資源管理來說,一部分工作人員管理觀念嚴重不足,缺少自主提升的意識。這就導致了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散漫、忽視集體利益,為社會上的違法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這種狀況是極為普遍的,工作人員缺乏管理理念,直接導致基層鄉村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無法有序開展,這也是目前基層鄉村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嚴重問題之一。
二、土地整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完善的指導理論
在2003年,國土資源局就頒布了《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其中就有關于土地整理的相關內容。我國在土地整理方面的工作起步較晚,目前仍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土地整理管理體系,所以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指導理論,導致土地整理管理工作落實效果不佳。
(二)政府部門缺少持續發展觀念
通常情況下,在各個地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一味的追求經濟發展指標,在土地整理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或是為了迎接上級檢查胡亂作為。只是將重點放在了土地整理的數量上面,卻忽視了質量的重要性,多為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導致當地的耕地質量嚴重下滑。
(三)土地歸屬較為混亂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在土地管理制度規劃方面的工作在不斷完善,這就導致很多地區的土地出現了所有權糾紛問題,出現了登記人員與占有人員不一致的現象,有地土地還存在無產權的現象,這些糾紛問題給土地整理工作帶來了極大阻礙,甚至一些地區出現了全體鬧事行為,工作人員與農民發生了肢體沖突,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四)缺少足夠的資金扶持
土地整理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而且涉及的內容較多,時間跨度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所以,在此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扶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國家專項治理資金漸漸淪為政府行為,缺少足夠的資金扶持,導致土地整理難以順利進行。
(五)低價中標
由于低價中標的原因,造成土地整理工作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一般情況下,土地招標時,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經常在招標工作中出現低價中標的現象,企業為了增加自身利益收入,會在項目中出現暗箱操作的行為,對整體項目的質量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加強土地整理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意識
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與法律意識,政府部門要開展各項調研活動,讓民眾以及工作人員認識到國土資源管理的必然性,要將理念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滲透到社會中,讓社會因此形成良好的基層鄉村國土資源管理的風氣。
(二)加大土地整理的宣傳力度
要全面落實好土地整理的宣傳工作,讓社會各行各業都清楚的了解到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在土地整理工作前期,要加大宣傳力度,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群眾基礎,提高民眾對于土地整理工作的自覺性,為順利開展土地整理提供便利。
(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落實好以農田建設為基礎的工作方針,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扶持,開展全面的道路、農田、水利整理工作,對閑置土地以及宅基地的復墾工作。要考慮當地情況,增加土地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生產力,提高農村經濟,開展農民增收活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活動中,開展有效的土地資源整理是一項重要舉措,所以,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土地整理工作,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要考慮到各方的因素,完善土地整理的各項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村土地整理工作順利開展,為新農村的健康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宋宜明,徐軍學.國土資源管理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研究[J].科技資訊,2017,(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