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輝 劉秋實 肖皓光
摘 要: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行業的創新和重要組成,占業務的很大比例,金融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規制,有利于促進金融市場的完善,合理的規避風險,有利于增強消費者的信心。本文從金融風險的特征和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提出了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幾條路徑,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合理的降低風險,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展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概述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方式的結合,是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來籌集資金的途徑,擴寬了融資渠道,更迅速的完成業務流通。在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大趨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利于創新經濟體制,有利于小企業進行融資,吸引社會資金加大資金利用率。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有利于保護金融消費者的經濟利益。
互聯網金融面向微型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為企業提供創投資金,為個人提供理財等金融產品,通過網絡進行發售。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加大了金融行業的競爭力度,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互聯網金融速度快、效率高,有極高的運轉率,成本比較低,通過眾籌等完成目的,通過吸收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借貸活動等進行企業運作。傳統的機構,如銀行,在銀行借貸過程較繁瑣,成本較高,互聯網金融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方式,小型企業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快捷的獲得資格,降低了投資門檻,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促進經濟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較高,合理的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至關重要。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不同于傳統金融模式的新型機制,在運用互聯網的情況下進行運行。消費者的投資較為分散,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降低風險系數,有利于增加投資人的收益,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互聯網金融不僅具有傳統金融方式的特征,還具有操作性良好,資金運轉迅速高效的新特點。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風險較高,p2p借貸平臺不夠規范,借貸風險高,借貸商易跑路的情況。例如前段時間著名的p2p平臺草根投資宣布破產,董事長自首,平臺的倒閉使十數萬出借人承受數百億的資產損失,打擊了投資人的消費信心,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極為不利。這就要求需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深入探討,找出規避風險的方法,提出防范策略,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方面的規章制度,對個人投資者和企業負責,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增強投資人的信心,加強保障機制,促進經濟發展。
三、互聯網金融風險類型
(一)操作人操作失誤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金融行業的發展,豐富了投資方式,推進了金融業務的開展。互聯網金融基于網絡進行開展,通過對大數據的研究來確定相關金融信息的準確性,但是這些數據的來源缺乏足夠的可靠性,提供的信息較為片面或者不準確,增加了風險性。根據錯誤的金融信息,會造成金融投資操作人做出錯誤決定,操作失誤。借貸時缺乏對借款方的了解,借款方是否具有償付借款的能力,出借人并不能確定,極大地增加了信用性風險。
操作風險不僅使信用方面,還包括操作人對業務流程不熟悉,關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推出的金融業務不了解,造成投資錯誤。操作人員缺乏專業性,不了解金融知識等,只是在利益的驅使或他人的勸說下進行投資,缺乏理性,盲目性較大,使金融風險加大。由于操作的自由性和投資人群門檻降低,使互聯網金融風險較高,不利于其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本身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金融方式,在互聯網網絡中進行運營,有其必有的風險性。因為網絡的安全問題,會造成一些計算機方面的風險,這是網絡本身就具有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中也會加以體現,不會就此消失。不法分子入侵系統,會造成金融平臺運營出現問題,使客戶數據丟失等問題,這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帶來較大威脅。缺乏相應的保護機制,技術方面的風險難以避免,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性。
(三)法律法規不完善
互聯網金融是新型的金融方式,與以前的金融方面的法律不適用,法律對其限制不夠全面,有較大的漏洞,會使不法分子冒險鉆法律的空子。作為新型的金融運營方式,缺乏完善的制度規范作為參考,只能通過不斷地實踐來驗證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及時作出調整和更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機械的照搬以前的法律法規是行不通的。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使得互聯網金融發展缺乏依據,缺乏規范,沒有較完善的法律體系可以參照,造成風險增加。互聯網金融方面監督監管同樣不夠完善,不夠嚴格,整體監督過于松散,準入性過高等,都深深地影響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四、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路徑
(一)加強互聯網金融管理
要對多方面的互聯網風險進行規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具有針對性。要提高互聯網金融運行的規范性,結合自身的特點促進運營方面的科學合理,降低風險。需要避免一些操作性事物的出現,對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出處進行探究,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完整。聘用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對平臺進行完善,日常進行完善,及時修補漏洞。增強數據信息的利用效率,發揮信息的最大價值,促進信息及時收集與更新。提高運營人員,以及從事互聯網金融方面人員的應變能力和道德精神,能夠正確操作互聯網金融交易,降低風險。
(二)改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
改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需要不斷的改善其植根的網絡環境,促進互聯網相關設備的發展完善,加強網絡安全意識的宣傳,提高防范非法入侵者的能力。注重相關權限設置,開設密碼等級驗證。積極安裝最新的殺毒軟件,建立防火墻,保持賬號的安全指數。
(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在快速發展階段,這就要求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制定時,需要有較強的前瞻意識,增強應對特殊事件的應變能力。要根據互聯網金融的具體發展情況,及時調整相關法律法規,使之能真正起到作用,而不是固步不前,難以運用到實際情況之中。加強監督與管理,降低違法犯罪率,建立起較完善的規范體系,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合理規范,降低風險。
五、總結
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行業的創新模式,比傳統的金融方式更加的便捷,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金融行業的發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管理,改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互聯網金融的準入門檻,以此幾種方式來規制互聯網金融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淼.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及其發展路徑略談[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9):246-247.
[2]彭增柳.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7(22):47-48.
[3]董明德.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7(29):99-100.
[4]應倩倩,劉海二.互聯網金融的規制路徑研究[J].西南金融,2017(10):50-56.
[5]嚴鶴.論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J].全國商情,2016(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