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漢
摘 要: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無到有,到全覆蓋,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調節社會收入分配、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穩定協調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普遍擁護。但由于基金收繳過程中時間長資金量大涉及繳款人、經辦人眾多,容易存在錯誤。為使資金足額正確入庫,本文就收取養老保險金經辦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措施,使經辦服務逐步優化,基金管理總體安全規范。就此問題本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思考并對鄉鎮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經辦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能力;改進措施
前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將這兩項制度合并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經辦質量,完善經辦流程。
1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1.1 負責人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
部份村委會負責人不重視收繳工作,不愿投入人力物力支持收繳保費工作,聽之任之由村協辦員一人收取,不協助,收取進度慢時間長參保比例低。
1.2 資金管理不嚴格
部分村委會內部未設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內部審核監督僅由一人或多人兼職代理。有的村委會不按規定及時足額存入養老保險專戶。
1.3 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夠合理
有的鎮級經辦單位經辦人員少,事情多,還有的單位業務交叉過雜,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確。記賬人員、經辦人員沒有很好的分離制約,容易出現管理漏洞。
1.4 賬實不符原始憑證不真實不完整
收費花名冊與實際繳費不一致,錯記、少記、漏記群眾繳的養老金;實收和入賬資金不一致,張冠李戴、少入漏入等現象。
1.5 會計檔案不規范
記賬不規范會計檔案歸檔不及時、不規范、不統一、不標準;會計資料未定期立卷、歸檔,或歸檔資料不全。賬本設置登記更正不規范一是花名冊 “經辦人員”沒簽名;二是賬簿登記發生錯誤時更正方法不規范,有的挖補、涂抹、刮擦,數字書寫錯誤。繳費證填定只用阿拉伯數字容易添加更改。
1.6 現金管理有漏洞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村委會對資金工作監督不到位,很少對現金進行盤點。公款私存挪用現象仍然存在。
1.7 鄉鎮經辦部門人員少,工作量大
從目前各地經辦部門運行情況來看,都普遍存在著經辦人員少、工作量過大、還承擔居民醫療保險收繳等工作,社保所編制雖多但被分配到其他部門,實際從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少。
1.8 防盜措施不到位
防盜意識不強,窗戶沒加固,數據不備份。有的單位已出現電腦被盜現象,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少數會計人員和單位財務領導對電算化會計知識缺乏,對電算化會計的軟件、硬件及生成會計資料的組成內容不甚清楚,缺乏對電算化會計資料的管理經驗,重有形的、紙介質的檔案管理,輕無形的、光、磁等介質檔案管理。這樣就造成存有會計數據、會計軟件的光、磁介質會計檔案和其他會計文檔資料未能及時歸檔納入正常管理程序。
1.9 辦公條件差無法滿足需要
檔案材料要保留五十到一百年,每年以二節檔案柜的速度遞增,小的辦公室無法滿足保管條件,辦公經費少。
1.10 批量入庫前核對不準確
雖然是網絡管理,但在入庫前如果核對不準確就入庫就會存在錯入少入張冠李戴現象。
1.11 參保人員擔心自己所繳保費是否足額入庫
每年收繳結束后要沒公示各人繳費入庫情況。參保人員不知到到自己的繳費入庫情況,擔心少入漏入。
1.12 各類養老保險還沒全國聯網銜接
由于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分開管理沒有對接,兩樣都繳的到齡時現在還不可以相互轉移,信息不共享。
2 改進措施和建議
2.1 提高單位負責人對養老保險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單位負責人不僅要自己掌握了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還要支持經辦人員按政策、制度辦事,為經辦人員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2.2 嚴格管理資金足額繳存到位
在收取保費階段要日清周結,做到公款私款分開使用,到結賬才好對賬。對收取的養老金視為高壓線任何人不得借用挪用,對長期占用不入專戶的報請監察部門處理。
2.3 崗位設置合理并相互制約
加強養老保險經辦隊伍建設,要有計劃地吸收一些年輕的、具有會計專業學歷、懂業務的人員充實到財會崗位,崗位要分開,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力量。
2.4 賬實核查
要定期不定期對賬實進行核查,繳費金額和賬面金額是否相符,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一致。要如實登記收費花名冊,做致賬實相符不錯記少記。
2.5 規范管理會計檔案
縣一級要統一檔案管理標準,歸檔要及時;會計檔案資料要定期立卷、歸檔;在所有收取放放經辦業務花名冊上都要有經辦人簽字確認;三是賬簿登記發生錯誤時更正方法規范,不可以挖補、涂抹、刮擦,要采用劃線更正蓋章法和紅字沖減法。
2.6 現金管理到位
定期不定期對現金、銀行存款進行盤點,所收社會保險金要盡快存入專戶,防止貪占、私存挪用。
2.7 充實鄉鎮經辦部門人員并減少其他工作量
充實經辦人員、要在崗在編不應借到別部門上班,造成本部門人少。設置多個工作崗位,分工合作。穩定工作人員,加強業務人員培訓。
2.8 做好防盜措施
加強防盜意識,下班要檢查門窗是否關閉,備份數據。防止電腦被盜。應對紙質檔案和磁性介質檔案進行分類保管。其中,光、磁介質會計檔案應以只讀形式保管,備雙份,并呈異地存放。要做好真的被盜后的數據恢復準備。
2.9 加大投入建設檔案存放室
各級部門要加大投入,保障經費。建立檔案存放場所,保管好會計檔案和原始憑證,防盜防鼠,最長的要保管100年。
2.10 建立核算系統自動比對防止錯誤
雖然現在都是網絡化管理但在收取對賬時仍然是單機管理,核算對了才進網入庫,如果第一步不扎實核算錯了哪入網的數據也是錯的。現在大部份鎮級經辦單位只能用EXECL處理匯總核算收繳保費工作,但各人能力水平有限大部份只能使用幾個基本函數無法做到全自動結算匯總又快又準。我推薦使用易表數據庫管理養老保險數據,經過六年的使用感覺靈活好用核算準確,只要設幾個表就能準確核算各村賬務,能把正常續費、中斷補繳、一次性補繳各類合并,會自動重算得出最新結果,大大提高核算速度。在打印收費花名冊時也可以把各頁人數金額用報表功能打印出來,方便經辦人員匯總核對,收到保費后錄入未繳和繳費金額時也可以使用報表功能自動計算核。在入網絡后也可以導出和實收數據快整比對確保無錯入漏入。
2.11 引導網絡查詢、定期公示,加強監督
每年收繳結束后要公示各人繳費入庫情況,給群眾一個明白。要定期抽查防止收入不入賬等;目前云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能通過“12333”進行查詢各人保險繳費情況,要大力宣傳這種查詢途徑,使參保人員在家就能核對,防止差錯。
2.12 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平臺,與職工養老保險共銜接,提高社保的服務能力。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交流溝通,尤其是代收養老保險費的金融機構,擴大金融社保卡使用、銀行代繳代扣和手機APP自助繳費業務,同時不斷優化經辦工作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做到繳費、領取待遇方便、及時,讓群眾得到高效、便捷的服務。
參考文獻
[1]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Z].201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