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 周伯華
摘 要:為了積極適應公共管理時代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國各地方政府大力推進公共管理社會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工作。公共管理時代對我國公共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實現公共利益表達的自由性,推動社會公共管理精細化,推動社會公共管理透明化,推動社會公共決策科學化。基于公共管理的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創新,應建立社會公共輿情的收集與分析平臺,建設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分析人才隊伍,加強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平臺和主體建設。
關鍵詞:公共管理時代;公共管理;創新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公共管理帶來的信息風暴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思維方式。以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結合而成的公共管理時代信息浪潮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手段被應用于公共管理領域,公共管理的時空境遇發生了重大變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政府部門是公共管理最強勢的擁有者,也是公共管理的最重要主體。因此,公共管理能夠為政府職能轉變、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公共管理時代的公共管理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各級政府應積極運用公共管理思維與手段,通過制度與組織創新提升公共管理水平,開啟公共管理以公共管理為中心的精準化管理的新時代。
1公共管理時代的內涵及其特點
作為時代變遷的重要推動力,我們的生活正在因為它的到來而隨之變化。借助與之相關的數據手段,通過相關技術的實際應用,實施相應的數據戰略,由此可以使數據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助推力。通過公共管理技術的利用,可以加快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發展。公共管理時代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量十分龐大。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已成為重要的數據采集平臺,各種數據進行交匯,信息的篩選難度加大。二是數據表現出來的形式不盡相同。比如圖像、地理位置、音頻、視頻、網絡日志等,都可以成為數據的表現形式。三是數據的價值非常低。在公共管理時代,數據高度分散,單位密度數據值相對較低。
2我國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體系的建設和運行
為了積極適應公共管理時代社會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國各地方政府大力推進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工作,例如結合公共管理的發展,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發起成立了青島市電子政務和信息資源管理辦公室,青島市電子政務和信息資源管理辦公室負責青島市電子政務工作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規劃方案,并負責監督執行和推進落實等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的基礎上,并積極拓展新型智慧城市整體方案規劃、標準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云平臺運營、公共管理整合、智慧應用開發等領域,為培育公共管理等新技術高端產業人才、形成創業創新環境和雙創服務體系提供支撐。2015 年 2 月,貴陽?貴安公共管理產業發展集聚區創建工作獲得國家工信部批準,首個國家級公共管理發展集聚區正式“落戶”貴州。隨后,全國第一個公共管理交易所、全國第一個全域公共免費 Wi- Fi 城市、全國第一個公共管理戰略重點實驗室、全國第一個國家旅游數據(災備)中心等先后落后貴州。貴州省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夏季平均氣溫低于 25℃;電力價格具有競爭優勢,貴州省工業用電平均價格明顯低于國內其他地區,這一優勢有助于貴州建設數據中心。富士康公司將其數據中心建在了貴安新區的山洞里,借助隧道的“穿堂風”和山體內部溫度低于外部的自然條件,成為機房服務器的天然“空調房”。
3公共管理時代公共管理面臨的全新機遇
3.1公共管理運用有利于提升公共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
決策能力是公共管理的能力的核心要素。作為一種新興數據處理技術,公共管理能夠有效地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方方面面的信息資源整合,為公共管理提供重要數據基礎和決策依據。信息社會的民眾通過微博、微信、QQ 等新興社交媒體參與公共決策的探討,每個社會公民都能通過網絡信息手段參與和發聲,從而可以使相關部門對民眾真實的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把分散的海量的小數據合并綜合,制定出接地氣、有實效的決策。民眾的參與性、互動性和回應性也相應增強。此外,公共管理營銷、公共管理服務已成為重要的商業手段,在公共衛生和經濟預測領域中,公共管理預判能力也已鋒芒初露。公共管理時代的公共管理決策不再僅僅依賴感覺與經驗制定,而更多依靠豐富詳實的數據資料,從而提升公共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
3.2公共管理應用有助于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數據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智慧城市、智慧公交、智慧社區建設的持續推進為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公共管理時代,公共服務環境不斷開放,服務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更加高效。公眾和政府的行為處于網絡信息的監督下,公共服務供給更加主動,通過公共管理對公共服務進行追蹤評估,從而判斷公眾對公共服務質量的評價與建議,以此改進服務效果,提升公眾滿意度。政府從以往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者轉變成為優質、高效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北京居民只要用手機登錄“市民主頁”,就能享受 59 項民生服務,在不遠的將來,人們也能使用網上虛擬辦事大廳,足不出戶就能享用像貼心管家一樣的政府有關部門推送的私人訂制服務,使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融入百姓生活,深入民眾內心。
3.3公共管理應用能更好地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網絡化與數字化的個體化社會的到來使得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主體性日益顯現,社會生活進一步開放和快速流變,當代個人也因此呈現出多元異質、萬千形貌。公共管理時代民眾的需求也呈現出個性化、多樣性的樣態。越來越深入和精細化的數據挖掘為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的公共服務奠定技術基礎。
總之,為適應當前社會公共管理的需要,中國地方政府大力推進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公共管理時代的到來對我國的公共管理產生了諸多影響,促進了社會公共管理的建設,提升了公共管理的透明度,社會公共決策更加合理。基于公共管理時代的社會公共管理模式創新工作也在不斷推進,應建立相應的數據收集,分析反饋平臺,對社會輿論及時進行控制,不斷加快數據平臺建設。
參考文獻:
[1]公共管理中的人格化現象及其負面影響防治[J]. 黃海琳. 廣西教育. 2012(39)
[2]新媒體對公共管理的影響與建議[J]. 倪楓. 才智. 2018(26)
[3]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淺析[J]. 趙迪. 南方企業家. 2018(01)
[4]論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區別和聯系[J]. 漆圓方. 現代經濟信息. 2015(24)
[5]關于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探討[J]. 李倩. 好家長. 2016(47)
[6]新常態下公共管理的困境與出路[J]. 劉杰. 知音勵志. 2016(16)
[7]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與出路[J]. 丁杰. 北方文學. 2017(20)
[8]論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的區別[J]. 吳梟雄. 當代經濟. 2016(09)
[9]公共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J]. 張鐵軍.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 2009(02)
[10]臺灣學界對公共管理的看法及對我們的啟示[J]. 饒會林. 科技導報. 2004(01)
項目名稱 應用型本科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項目編號 JGYB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