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 要:法律風險的防范是所有企業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由于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法律風險和全局發展產生直接聯系,企業必須做好法律風險防范的工作,才能夠讓自己在發展中不處于劣勢的地位。本文主要對供電企業法律風險及防范進行分析。
關鍵詞: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范
供電企業是電網運行的末端組織,還是電網運營的基礎。就供電企業而言,所面臨的法律風險不但是從企業的外部環境當中所得來的,同時,還可能是從企業內部管理中得來的,電力行業的發展需要改革體制,改變運營模式,也就是說,企業傳統的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已經能在現階段的環境中應用,因此,供電企業必須按照相應的改變進行改變。
1.供電企業防范法律風險的目的和原則
1.1防范法律風險的目的
為了比較好地對供電企業風險防范的工作進行保障,就要對風險防范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原則進行確定。只有確定了風險防范的主要目的,才可以將風險防范得到很好地落實,要堅守風險防范的基本原則,防止在企業風險防范中發生原則性問題。就基層供電的企業來說,風險防范的目的是指讓企業在運營中盡量地承受較小的法律風險,同時,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得到比較多的經濟利益。可以說,風險防范的主要目的在于為了達到“風險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所以,無論是在風險防范的模式選擇上,或者是在風險防范策略的優化上,都必須把這一目標作為基準。
1.2確立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
確立風險防范的基本原則前提下,必須與企業運營中所有引發法律風險的因素進行結合,讓企業風險防范的原則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從相關調查中可以看出,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確立和內容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必須深入貫穿到企業的各個階段中,例如生產階段、管理階段、運營階段,同時,在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上,以防范和調節為主。主要原因在于在基層供電的企業運營過程中,法律風險很有可能在所有的環節單重存在,同時,在最初的狀態下,企業的法律風險規模并不大,對小型的法律風險來說,需要做好事前防范的工作和事情發生過程中的調節工作,才可以在低成本的基礎上解決問題,此時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保障。發生法律風險之后,要按照風險的損失在第一時間做出針對性地補救反應,讓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二是,法律風險的原則要具備動態性。此時的“動態性”不是說企業能夠隨意地對防范原則進行改動,主要指的是企業應在外部競爭的環境和法律風險的種類與強度以及性質等變化的過程中做出改變,按照法律風險的防范目的,及時調整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主要原因在于,就供電企業而言,外部發展的環境是多變的,企業發展趨勢會在大環境發生改變的情況下不斷變化,這一過程中,當企業的風險防范原則是“墨守成規”的,就會導致企業在競爭力度加劇的基礎上被淘汰。所以,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動態性是至關重要的。毋庸置疑,法律風險的原則變動需要對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狀況進行有效地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合理地進行考量。
三是,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的防范原則確定時需要和企業的“合理分配資源和科學地資源配置以及管理流程的完善”運作之間相適應,只有有效地結合風險的防范原則和企業的運作規則,才能夠讓企業形成一套比較全面的風險防范的運用機制,提高企業防范風險的效率。
2.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措施
2.1建立內控機制
法律風險的內控機制目標在于,對企業的財產完整性進行維護,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整體效率和經濟性以及效果性,按照國家的法律進行。
建立內控機制的理念是指,建章立制,將合法運營和依匯融入到企業的風險管理中,將治企理念融入到日常活動的整個環節中,將經營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在企業發生法律風險之前做好防范工作,在發生的時候很好地監管,在事后要及時地補救。
內控機制實現的方式主要有:為企業建立一個針對性地法律顧問的制度;二是,建立一個總法律顧問引導和決策層主導的業務保障,同時,要讓所有的員工都融入其中,此外,還需要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法律糾紛的管理制度,對崗位權力的制衡制度進行建立,明確和法律之間的關系以及職責。
2.2加強識別法律風險
供電企業需要對法律風險識別的體系進行建立,將供電企業的領導層作為核心,同時,法律和管理與組織部門之間要聯合辦公,共同建立一個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識別體系,以此制定供電企業的生產環節與管理細節的法律風險排查系統和識別體系,建立一個防范供電企業出現法律風險的模式,通過加強基礎與實際環節防止供電企業發生法律風險。
2.3加強普法宣傳的力度
供電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加強普法宣傳以及相關法律的學習,并在供電企業當中建立一個防范法律風險的基礎,提升法律風險的全民認知,確保供電企業開展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法律風險教育與警示活動,通過專題講座與業務結合的方式,通過以案說法以及事理結合的措施,為供電企業建立法律風險控制的意識。
2.4加強法律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
對于供電企業來說,需要把管理機制的建設看做是對法律風險進行控制的基礎,將其看做是企業防止法律風險,促進風險預控水平提高的基礎,建立一個適用性比較強的法律風險的管理體系,同時,供電企業還需要和組織特點與管理體系的特色有效地結合,從法律的角度上對決策風險和管理糾紛與各類問題進行評估,讓其能夠在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機制中得到落實,并將其提交給領導層進行審閱。
2.5監督法律風險的管理
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的管理監督過程中,需要提高審計監察的力度,并建立一個科學的監督機制,銅鼓內部和外部審計成果的應用,制定供電企業的整改措施,對突發糾紛的事件進行改善,需要法律顧問在第一時間能夠介入其中,了解案情,并對風險進行評估,還要制定針對性地措施,盡量進行協調和化解,結合法律對企業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
2.6為法律風險的管理工作進行評估
必須認真地評估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并對制度清理和修訂與完善進行強化,定期對制度的有效性清單進行公布,通過評估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和完備性以及有效性,與內外部的法律環境與業務范圍的改變進行結合,并優化法律風險的管理流程,明確法律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并對法律風險的防范體系進行預防和控制與應對。
2.7建立一個法制宣傳和教育體系
供電企業對內要結合案例開展講座,在所有的職業技能的培訓與業務管理的崗位培訓當中的法律法規融入到學習計劃當中,同步安排業務培訓和法律學習,進而促進員工法律風險的意識得以提高。對外要將宣傳的重點置于合法用電和安全用電等層面上,盡可能地防止發生觸電事故,要重點打擊違反用電和竊電的行為,并對供電企業的合法利益進行保障。
法律風險的防范體系建立和完善是系統性的,剛開始的時候,必須做到仔細觀察,在第一時間發現漏洞還要及時處理,確保體系和文化底蘊以及規章制度之間的有效融合,提高其有效性。供電企業要向市場邁進,不僅要強化內部的法制管理,同時,還需要積極地應對企業存在的外部風險,提高自身抵御法律風險的水平。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電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法律風險的防范,只有很好地應對風險,才可以讓自身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占據優勢,減小企業所遭受和承擔的損失,因此,供電企業應該在多種途徑中促進風險防范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休彬.關于供電企業構建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思考[J].才智,2015(25):273.
[2]陳永杲.供電企業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J].農村電工,2015,23(06):8-9.
[3]陳永杲.試析供電企業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J].科技廣場,2015(0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