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對美術教學要求在不斷上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美術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美術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更多的創作。在老師的幫助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現狀,分析了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進一步提出解決對策,希望對教育事業有所借鑒。
關鍵詞:美術;教學;問題;對策
徐悲鴻曾說過:“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畫之可采者融之,故建立新中國畫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僅直接師法造法而已。”對美的追求,人類一直在不斷探索。青少年是新一代社會的重點培養對象,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對于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必不可少,國家教育部門對此也提出很多新規定。新課標強調,美術教育主要的作用是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愉悅感受,積極帶動學生參與其中。就目前來說,美術教學課堂在不斷地改革完善,但是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重視。
一、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更加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現實情況是,中國的傳統教育是老師“強硬的方式”下被動接受知識。而且,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依賴教科書。教科書的存在方便了教學,豐富了教學形式,明確了教學內容,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模仿老師和大師的經典之作,而忽視了自己本身的個性創造,這樣畫出來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生硬、死板的仿造品。只有將自己融入作品主題中才能夠讓生產出的作品具有靈性和生機,并且在這種被動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對畫畫的熱情會逐漸減退,甚至對美術課產生抵觸的心理,把美術課作業當成一種負擔和壓力,這會嚴重降低美術課授課效率和品質。
在新世紀的改革下,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能力。教師經過多年的培養都會受到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如果要求教師在短時間內拋棄傳統教學模式必然會造成新舊教育理念相互交錯的混亂結果,使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難以適應。同時,一部分教師強調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但是不注重美術專業技能傳授,單純地認為只要讓學生了解美術藝術、美術文化,弱化美術技能培訓,就是新課標改革的一種體現。
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教學觀念轉換,新舊教學觀念融合。陳舊的教育觀念不適應現在的個性化教學,新式的教育觀念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讓學生和教師雙方共同磨合。在這種新舊交融的教育觀念下,催生新的理念。樹立教師的教學意識,幫助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天馬行空下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自由發揮自己的能力,提升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美術成為闡述自我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作為主導者,教師不要把自己的經驗和意志強加給學生,而應該作為一種好的引領者和輔助者,發揮好自己的組織、幫助、指導和評價的作用,處理好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啟發學生的潛力,在學生的心中樹立“我要學習”“我想學習”“我愛學習”的意識,只有主動的學習才能夠發現學習的奧秘,大大提升上課的效率。例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細節中的美,讓學生自己想象發揮,利用飲料瓶子、牛奶盒子、彩色布條等加以美化創作作品,設計成小娃娃、小禮品盒子、耳環、衣服等。減少命題的限制,激發學生腦洞大開,美化生活用品,在生活之中創造美,從而讓學生更愛小學美術的學習。
在學校方面,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名人書畫展。實踐出真理,讓學生在一幅幅作品面前,親身領略藝術的魅力。用眼睛去體會藝術家利用色彩的碰撞。在專業的氣氛中,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1]。
俗話說,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也會影響學生的能力提升。校園是學生時代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圣地、是成長的搖籃、是品質道德養成的場所。優美的學校環境會促進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有利于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也有利于心理素質的培養。
新世紀的青少年承載著更多的壓力與競爭,他們的美術素養培養問題不容忽視。各種面臨的問題和教育改革新政策接踵而至,每個教師都會或多或少受到許多心理困擾,教育部門對這些問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應該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法。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課題進行深入討論與研究,并且針對目前情況,對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效果做出一系列簡單分析。希望對教育事業人員能夠有所借鑒和參考,為當代青年教育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崔月.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芻議[J].中外交流,2018(13):133.
[2]周亞妮.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書文摘,2017(10):318-319.
[3]曲婧.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5):156.
[4]朱曉磊.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4):132-13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