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學芹
摘 要: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通過獨立思考和與學生交流,了解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國家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苯逃齽撔聭w現在教育觀念中,滲透到所有教育活動中。因此,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所以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使學生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數學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為所有學生服務,讓所有學生得到最大發展
為所有學生服務,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以下兩項主要教學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
首先,我們必須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表明:絕大多數學業成績不佳的兒童并非由于他們的智力因素,主要是由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學條件造成。因此,我們不能將出生不良的原因完全歸因于智力原因,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貧困學生與心態等同起來。這方面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建立每個學生都能學習數學的信心。
其次,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由于每個孩子的先天素質和后天的影響力實際上都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的結果,反映為在學習者個人在興趣和動機方面的差異,如學習氣質和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課堂中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數學教學。
2.正確處理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客觀上限制了我們的教學,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按照學生的能力教學原則進行。因此,數學教學要正確處理統一要求與教學能力的關系,并通過教學能力,實現全體學生的最大可能發展。這項措施在教學實踐中具體實施,有必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規定進行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標準的基本要求,保證大規模教學的質量。
第二,切實轉化低差學生。根據學生的能力,教育學生的關鍵問題是解決學困生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關心和鼓勵學困生,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使他們建立自信,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其次,我們要采取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困生,幫助他們盡快彌補知識掌握的一些不足,同時也要注意他們彌補學習知識的方式,讓他們逐漸學會學習。此外,我們還可以暫時降低一些較高的要求來改造學困生,先要求他們完成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學習任務,讓他們親自感受成功的喜悅,建立強烈的自信心,然后逐步提高要求,使他們不斷完善,最終跟上所有學生的學習節奏。
第三,鼓勵優秀學生達到最高水平。我們必須防止優秀學生自滿,通過向他們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使他們始終保持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另外經常給他們適當的思考練習,以拓寬他們的知識,發展他們的數學能力。
通過上述措施,所有學生都可以在上不封頂的目標體系中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
二、豐富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獲取
創新不僅需要豐富的書本知識,還需要廣泛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更多地接觸現實,參與實踐活動,獲取知識,為創新奠定基礎。讓他們參與自然的經驗學習、家庭勞動、野外勞動的實踐,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來解決問題,使他們有更多的獨立性和自由度,有利于創造個性。大量的實踐活動也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量,鞏固他們所學的東西,并為創造和想象提供豐富的“原材料”,讓他們在學習知識、參與實踐學習、鞏固和運用知識方面產生一些矛盾,促使他們思考、檢查信息,積極參與解決沖突問題,在實踐活動中創造新的需求并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三、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造性
創造一種質疑情境,改變“被動接受”為“積極探究”?!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碑攲W生懷疑時,他們會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以便發現和創造。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較少,被動地接受較多,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與教師,教科書和教室的關系緊密相連。因此新課標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學是為學生服務,鼓勵學生自問,發現問題和提問,創造一種質疑情境,讓學生從過去的機械接受中積極探索和發現,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如有這樣一道習題:汽車在普通公路上行駛,每小時45公里,從A市到B市需要8小時。如果從高速公路改變,每小時120公里,只需幾個小時?學生質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能是同一條路,所以距離是否相等?換到同一條路的慢車道和快車道會很不錯,老師及時肯定了學生敢于挑戰教材、善于質疑的精神。
創造一個像情境一樣的遠景,改變“單一思維””到“多方位擴張”。有研究認為:在人類生活中,有一些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人類的想象力,這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的想象力越豐富,對知識的理解就越有創新性。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學中可以想象的空間,探索發展想象力的因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從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發展。
簡而言之,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組織者、指導者和鼓勵者。他的主要任務是創造情境,挑起矛盾,營造良好氛圍,并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發揮著引導作用,在不同層面深化和推進問題研究,直至達到研究目的,并盡最大努力進行教學。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最高,從“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我喜歡學習”,在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衛星.想象力,讓數學教學更精彩:培養小學生數學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遼寧教育,2015(4).
[2]盧鎖榮.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