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市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的現狀剖析
王東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通過對徐州市幾所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現狀的對比剖析,來為今后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也豐富了今后學校體育改革內容。
高校 網球
隨著我國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的不斷發展,目前學校體育的發展趨勢明顯好于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對著世界范圍內各國對于體育強國的重新認識,使得學校體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同時在世界的體育競技場上也越來越多的看到了很多大學生的身影,尤其是教育相對較發達的國家,像美國、日本等國家,而我國的大學生的體育競技水平和競技體育的發展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教體結合”的效果越來越好,學校競技體育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隨著像李娜、彭帥等一些網球明星的出現,中國網球運動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于是在高校也開設了網球的教學。
為了提升本研究的實際意義,針對本研究的內容,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高校網球運動開展是一項系統的綜合的工程,需要每一個環節共同的協調,通過調查可以看到:首要因素是學校體育環境的情況,也就是學校的場地設施是否能夠滿足網球運動的開展,場地的數量,場地的質量等都是環境的因素;在調查的36人當中(30名學生、6名老師)有31位調查者選擇了的此項關聯因素,占總調查人數的21%;其次是學校的重視的程度也有30位調查者選擇,占到了20%;接下來的是學生的體育課程的管理情況,占總調查人數的14%;而網球老師只排到了第四的位置,有20人選擇,占總調查人數的13%;另外還是有比賽的情況以及其他一些的因素,分別占到了7%和3%。這是這些關聯的因素影響著高校網球運動的整體發展。
我們都知道在高校中,任何一個運動項目的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學校乃至上級領導的重視和投入,在調查的結果中,領導的重視程度排到第二位,這足以說明目前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的需求。從目前徐州市高校領導對學校的網球運動的重視程度來看也存在不均衡性 。

表1 徐州市高校領導對網球運動的重視情況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徐州市高校對網球運動的重視程度整體上還是不太夠的,平均分值才達到了2.45,但是仍然有6位調查者認為他們學校的領導還是非常重視學校網球運動發展的,占到總調查人數的19.4%;還有6位調查者認為該學校的領導很重視自己學校網球運動的發展,占總調查人數的16.7%,以上這兩部分的調查者對于學校領導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大多數的調查者還是對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認可,有17位調查者認為是一般的程度,占到總調查人數的47.2%,將近一半;另有6人認為自己學校的領導不重視學校的網球運動。
根據調查徐州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還是需要領導們更多的關注,主要是體現在對于網球運動、網球運動比賽、足夠的經費支持、以及課程的管理等幾方面,在調查的過程中,經費的保證是大家最需要領導支持的,有36人次選擇了,占總人次的33%,36人就意味著所有調查的30名學生和6名老師都選擇了該項,因此經費的多少直接影響了網球運動的發展;而排在第二的對學生本身的學習管理,也有23%的認為,需要領導們的關注,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羽毛球隊,也同樣適合其他的高水平運動隊,學生為學校的榮譽,利用課余時間或者比賽前期的集訓期間,無疑就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而且高水平運動員不同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經歷高考,選擇的非體育類的專業,本身文化就是“軟肋”,因此這方面更需要領導能夠“設身處地”從隊員的角度出發,適當的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一方面解除隊員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也能使他們順利的完成大學的學習任務;還有就是希望領到能夠跟隨隊伍參與不同級別的比賽,一方面增進交流,另一方面也能感受比賽帶來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網球運動發展比較好的學校還是發展相對差的學校,都希望學校領導的關注與支持。
隨著商業化的發展,學校體育場館的運行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調查的學校中學校中只有一所學校的場館設施是專供學生上課和訓練的,而其他的5所學校的網球場地都是采用的承包制的,為了商家利益的考慮,在訓練的時間和訓練場地上很難能夠很好的滿足訓練的需要如表2所示 。

表2 徐州市高校場館的滿意程度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6所高校中一半的人對目前學校的場館表示基本滿意,其中非常滿意的有6人占到16.7%,比較滿意的有4人占到11.1%,通過了解這10位基本都是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我們知道江蘇師范大學體育館作為體育專業學習和比賽的場館,必然很好,無論從硬件的設施,還是從管理模式都是比較先進的因此在網球課程教學與訓練方面的保證完全沒有問題;而還有10人一般滿意,占到27.8%,基本都是是本校的學生選擇的,雖然在場地的應用上能夠保證但是場地設施相對陳舊,地面彈性相對較差,影響運動員的傷情;而剩下的17人基本都是中國礦業大學和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占到47.2%,一方面是因為場地的年久失修,在一個就是場地的保暖措施不夠,再加上社會化的經營,因此大部分的隊員表示不滿意。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網球運動正在逐漸的在高校流行起來,但是網球運動對于場地設施的要求,以及學校的政策支持程度等,都有很大的依賴性。但是我們從網球運動本身的優勢出發,一方面能夠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體育參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網球運動逐漸的被廣大師生所認可,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網球課程的開發和設置,一定會加快學校體育改革的步伐,同時也會廣泛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
[1]張秀亮. 高校網球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探索[J/OL].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11):57-58(2017-10-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262.G8.20171025.1552.023.html.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1.023.
[2]陜威,江新華,郝世煜,黎輝,林銳明. 高校網球課程場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7,(07):130-134.
[3]田蕾蕾,易國峰. 高校網球課程使用快易網球創新教學的實踐研究[J]. 運動,2016,(16):46-47+90.
[4]孫媛. 大連市高校網球課程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6.
[5]聶特. 湖南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網球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吉首大學,2014.
本文來自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校本課題:編號為90250886515180,課題名稱《網球》。
王東(1983.3---),男,江蘇徐州人,東北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現就職于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