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仙
(建甌市第一小學,福建南平 353100)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策略例談
張愛仙
(建甌市第一小學,福建南平 353100)
“非連續性文本”作為特殊的閱讀文本,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孩子們必須要擁有獲取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旨在培養孩子學會觀察、提取獲取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我們的閱讀教學進行探索實踐,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實現閱讀思維的發展。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閱讀策略;閱讀測試
2011版新課標在第三學段中針對“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明確提出:“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可現實中,小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卻相對較弱,老師關于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經驗又比較缺乏,在很多地區甚至是空白。本文針對培養孩子學會觀察、提取獲取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對幾種常見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進行闡述,期望通過探索,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策略,實現學生理性閱讀思維的發展。
導示圖的功能是識別與指示,如醫院“導診示意圖”,火車站或地鐵站、商場的樓層示意圖、旅游景點的景區示意圖等,對此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文本教學,我們是這樣做的:
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先讓孩子觀察,然后歸納總結出導視圖的特點。第一是導示圖的準確性:信息完整易懂,方位表示準確明顯。第二是導示圖的連續性:在到達指示目標地之前,所有可能引起行走路線偏差的地方,均有該目標地的引導指示。第三是導示圖的規范性:導視設置的位置恰當,同類(同區域)的引導標識都有統一規劃。第四是導示圖的可視性:導視圖在使用環境中容易被發現,易于察覺。
學生懂得了導視圖的這些特點,老師設計場景,進行實踐模擬演練,讓孩子根據導視圖的引導,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判斷,達到既定的目標。紙筆測試重點考查孩子實際觀察判斷能力。例如:圖1中火車站內三層的導視圖,閱讀后思考:(1)藍色部分的導視內容給你什么提示?(2)綠色部分的導視內容又有哪些呢?
圖1
圖文類非連續性文本圖文并茂,文字和圖畫互為補充,圖中不能表現的由文字來說明,文字表達不夠形象的由圖畫來展現。
讀圖讀文,圖文結合。在教學閱讀圖文類的非連續性文本,要從圖入手,觀察圖中展現了多少信息,有多少信息從圖中無法獲得,再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然后提取信息,合理想象。讓孩子逐步學會抓住文字負載關鍵信息的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詞句,篩選核心信息。
例如,暑假快到了,學校給孩子推薦十部適合他們觀看的影片,學校把電影海報和影片介紹分別彩印出來,供孩子們自主選擇。這類的閱讀文本可以檢測孩子的提取關鍵信息,對影片進行評鑒的能力。如:如果在這兩部電影中選擇一部來看,你會選擇哪一部?圖文中哪些畫面、句子觸動了你,說說你的想法。
各類的統計圖、表格,因為簡潔、直觀、信息容量大,被廣泛運用到生活和各種工作中去。這類的文本在閱讀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引導:讀標題,知主題;看圖例,明內容;比數據,得結論。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只會機械地提取統計圖或者表格中生硬的數據,而我們要教給孩子的閱讀能力是發現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進行思考分析。
圖2
例如:圖2的數據,孩子們一眼就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我們在這類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時,關鍵是要引導孩子理解分析這些數據背后的原因:(1)請用簡潔精煉的語言,描述上述調查表所揭示的問題。(2)你發現這些數字的變化,對此,你認為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幾條?(3)從保護眼睛的角度,你能對同學們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嗎?
提出這樣幾個問題,學生基本對這張統計表會有比較深刻的理解,明白題目所考查的范圍。經常進行這樣的分析理解練習,讓孩子們能找到思考的路徑,學會從數據的比較上去思考,并對數據背后的信息進行理性的思考、評鑒。
說明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它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緊密聯系在一起,會讀說明書是生活必需的應用能力。在教學這類的非連續性閱讀文本也要給孩子一定的閱讀方法:瀏覽全文,了解大概;定位閱讀,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解決問題。閱讀方法中重要指導孩子如何整合信息解決問題。如閱讀拼裝類的說明書,很多只出現圖,沒有文字,教學生要注意拼裝的順序和要點。這類的拼裝說明書需要孩子細心、按步驟進行。家電的使用說明書重要指導孩子看配件安裝、使用方法、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服裝說明書重點指導孩子看布料的成分、服裝的尺碼、洗滌的說明。
藥品說明書更具有特殊性,是指導患者用藥的根據,準確閱讀和理解藥品說明書是安全用藥的前提,能夠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識。準確理解是藥品說明書的閱讀指導的關鍵。藥品說明書中一般有藥品名稱、成份、性狀、適應癥、規格、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項、貯藏、包裝、有效期等項。文本中用很專業、很準確的用詞,需要幫助孩子準確理解,如:“禁用”“慎用”“不得”“不超過”等這些字眼,并在這些字眼上加上重點符號反復閱讀。老師對藥品說明書的測試點要重在考查孩子的實際整合信息應用能力。例如,閱讀《新康泰克說明書》可以做以下測試:
(1)下面做法正確的是( )
A、亮亮感冒,媽媽給他吃了2顆康泰克。
B、亮亮發燒了,媽媽給他吃康泰克。
C、小明是個運動員,他不能直接服用新康泰克,必須要去看醫生。
D、亮亮爸爸感冒了,他按醫囑服用了一粒新康泰克后,就開車送亮亮上學。
(2)判斷對錯。
①亮亮把藥放在陽光下曬。( )
②本品不宜與氯霉素、巴比妥類、解痙藥、酚妥拉明、洋地黃苷類藥物并用。( )
(3)今天亮亮感冒了,一直打噴嚏,媽媽馬上從抽屜里拿出這個藥給他吃,亮亮可以服用此藥嗎,為什么?
(4)亮亮的爺爺患有高血壓,他能吃康泰克嗎?為什么?
這四道題的檢測都是要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從文本中給出的信息進行縱向、橫向聯系比較,整合加工,并做出推論,解決實際問題。例如:考題(1)中的A、C、D點判斷信息來自“注意事項”,“注意事項”中明確要求兒童用量要遵醫囑;運動員用藥要“慎用”;服此藥后不能馬上開車。B點判斷信息來自“適應癥”,“適應癥”中表述,在感冒的早期、癥狀比較輕的時候適合用此藥,亮亮已經發燒了,癥狀已經嚴重了,就不能再用此藥了。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對藥品說明書的準確閱讀會更有方法,更加謹慎,對培養孩子這種信息理解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要提高學生綜合閱讀素養。閱讀作為人類理解、運用、評鑒、質疑創新探究知識的過程,對于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與測試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1] 張年東,榮維東.從PISA測試看課標中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J].語文建設,2013(5).
[2] 王玲芝.走向語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價值取向[J].小學語文教師,2014(6).
本文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立項《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和測試研究》,課題編號DHA140324-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張愛仙,1973年生,女,建甌市連續三屆語文學科帶頭人、南平市骨干教師,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