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君
(江蘇省宜興市楊巷中學,江蘇宜興 214255)
翻轉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
趙洪君
(江蘇省宜興市楊巷中學,江蘇宜興 214255)
翻轉課堂突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的順序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的需要。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來說,翻轉課堂的應用極大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翻轉教學模式;運用
傳統教學課堂中,老師講什么,學生就記什么。當學生習慣于被動地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時,他們將逐漸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本身并非是暫時性的,而是持續性的,人需要不斷地學習。翻轉教學模式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筆者主要從初中信息技術這一學科來分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翻轉教學模式。
翻轉教學模式也可以稱為“反轉教學模式”,該教學方法主要是將傳統的教學順序進行重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課后自主消化知識。而翻轉教學模式則是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知識,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消化知識。從教學的具體步驟來講,大體上主要可分成課前和課中兩部分。課前部分主要包括:教師制作并發放教學視頻給學生;學生在課前結合教學視頻進行學習。課中部分主要包括:教師針對所學內容進行快速測評,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考查情況、教學視頻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完全消化所學內容;對本次教學進行總結。
在視頻制作的環節中,教師應針對性地制作視頻,宜為精短的視頻,避免學生花費過多的時間來觀看。視頻中的知識要盡量包含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信息清晰明確。
教師在上一堂課將教學視頻發放給學生在課后先預習。在教學中,課前給學生20分鐘的時間繼續進行自主學習,根據學習任務復雜程度以個人開展或分組進行,并結合視頻內容完成學習任務(作品制作)。之后發放習題、小測驗等少量考查試題,留5-6分鐘時間給學生進行測試。結合學生的作品、測試情況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通常講解的是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則給予個別輔導。由學生修改和完善個人作品,并由教師來一一展示個人作品。大家共同觀看學生修改后的作品,教師將優秀作品保存到公共平臺進行共享。最后的環節由教師對本次課堂學習進行總結。
以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七年級《信息技術》中“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為實例。這一章節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演示文稿,如何制作演示文稿。那么在學習中,學生關鍵的學習點是演示文稿設計軟件的認識和應用。本次課堂學習應用的軟件是WPS演示。
(1)教學視頻的制作環節。在視頻中,主要以WPS演示軟件的應用為重點學習內容。在課前,教師制作微視頻,以文字講解演示文稿的要素和構成。演示文稿要素包括文本、表格、圖片、動畫等。展示應用WPS演示制作“中國元素”演示文稿的過程。具體是展示WPS演示軟件界面,包括開始、插入、設計、動畫、幻燈片放映等功能菜單欄的應用。并展示如何應用這些功能菜單來制作“中國元素”。教學視頻中最好有教師的旁白講解制作的過程、各個功能軟件的作用等。視頻中展示“中國元素”制作過程:新建演示文稿→添加標題→插入藝術字/背景圖片→新建幻燈片→添加文字/圖片/音頻/動畫→保存演示文稿。制作的視頻大概10min左右。
(2)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學生自主學習主要利用課外和課前時間進行。雖然教師會在課前給學生20分鐘的時間自主學習。但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理念不同,教師要在上一堂課結束時將教學視頻先發給學生,方便學生在課后預先進行觀看預習,但不發放學習任務。在課前20分鐘,教師要求學生觀看視頻,并將演示文稿制作的材料和習題發放給學生,讓他們在20min內完成視頻觀看、演示文稿模仿制作。學生制作演示文稿的素材主要由教師發放給學生或學生自主從江蘇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習網下載。演示文稿主題為“飲料與青少年健康的研究報告”。
(3)教師引導學習環節。課前自主學習之后,教師開始進行講課,一方面主要講解教學視頻未涉及的內容。教學視頻短小,通常難以覆蓋所有的教學點。此時主要以課堂講學進行補充。另一方面還要講解學生的疑難問題,主要是操作中的問題。例如一些學生對于插入背景圖和插入圖片的區別不完全清楚;有的學生插入的圖片沒有進行修整,整體上不夠美觀;一些學生想加入個人元素,但并不完全了解各種工具的使用,如繪圖工具,演示文稿的制作無法達到他們的預期水平。教師要針對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不能一一講解,學生個別問題可以在其他時間中進行個別輔導。
(4)學生修改完善作品。由于學生在制作演示文稿時,遇到一些困難無法繼續進行。在教師的補充講課后,由學生進行修改和完善個人的作品。教師未涉及的內容,則直接問老師進行解決。此時教師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演示文稿制作過程中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輔導。一些學生愛創新,會在教師指導的任務的基礎上添加個人的東西。學生在這一情況下遇到問題時,老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并給予支持和鼓勵。
(5)教師點評學生作品。在學生制作完成后,要求所有學生將個人作品上傳到教師設置的專用于提交作業的公共平臺上。之后由教師一一展示學生的作品,并對作品進行點評。一些學生學習快,作品的制作十分優秀,出色地完成任務。但也有一些學生學習比較慢,作品沒有完成或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對于這些學生,應加以鼓勵。教師將學生的個人優秀作品上傳到另一個專用的平臺中進行共享。教師點評這一環節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打擊學生,使他們害怕自主學習。最后,教師對本堂課進行總結,例如總結學生此次作品完成情況、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等。
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關鍵的環節是學生結合教學視頻來制作演示文稿。如果學生沒有認真看教學視頻,那么他們對WPS演示軟件就沒有充分的了解,無法運用。翻轉課堂本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在開展初期,學生很不適應,很多難以完成任務。但隨著翻轉教學模式的不斷運用,學生逐漸適應,并很快熟練起來。最明顯的表現是課前20min內完成作品的學生越來越多,作品越來越精良。
未來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課前20min的自主學習,有教師發放的教學視頻,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除了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制作作品以外,教師進行補充講課,解答疑難,解決學生的困難。最后由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學生作品,并進行點評,讓學生感受到個人努力的成果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這對學生自主學習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教學中利用翻轉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 張琪,楊玲玉.基于“FLIPPER”翻轉教學模式的“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實踐與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1):110-115.
[2] 彭紅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構建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193.
趙洪君,1982年生,男,江蘇宜興人,現任宜興市楊巷中學初中信息技術老師,曾獲宜興市教育局嘉獎,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