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維桂 萬 意 費春峰
·專科護理·
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對腦腫瘤術后患者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干預效果
賈維桂 萬 意 費春峰
目的探討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對腦腫瘤術后患者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的腦腫瘤患者44例作為對照組,行常規護理;選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腦腫瘤患者44例作為觀察組,行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結果觀察組護理后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催眠藥物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軀體化、強迫癥狀、精神病性、人際關系敏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運用于腦腫瘤術后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認知功能和睡眠質量,改善心理狀態。
腦腫瘤/外科學;音樂療法;認知訓練
近年來,惡性腫瘤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1]。據資料顯示[2,3],我國腫瘤患者合并抑郁癥人數占總腫瘤患者人數的63.5%,因此心理關懷是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腦腫瘤患者在面對治療時,由于害怕死亡,會存在焦慮、無助等情緒,嚴重影響內分泌、神經和循環系統功能,出現睡眠障礙[4]。認知行為干預是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手段,通過觀察患者的情緒,運用行為和認知技術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和行為[5]。音樂療法是確保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種治療方法,包括醫學、心理學以及音樂學等理論,可充分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保持身心愉悅。為探討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在腦腫瘤術后患者中對認知功能、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我科收治的腦腫瘤患者44例給予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的腦腫瘤患者44例作為對照組。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腦腫瘤患者44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均為原發性顱腦腫瘤,且實施全麻開顱手術;(2)年齡大于18歲;(3)具有睡眠障礙;(4)具有正常交流能力;(5)家屬知情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術后出現意識障礙、嗜睡;(2)合并其他嚴重疾病;(3)具有精神疾病;(4) 中途退出研究。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齡24~76歲,平均(55.03±7.19)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8例,高中16例,初中7例,小學3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齡25~75歲,平均(55.28±7.30)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9例,高中15例,初中6例,小學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
1.2.1組建干預小組 選取6名具有多年工作經驗和扎實理論基礎的專科護士和1名護士長組建干預小組。由相關專家進行1周護理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認知功能訓練基礎知識、交流技巧、實施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1.2.2認知心理診斷[6](1)腦腫瘤對患者本身是一種心理刺激,且患者缺乏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害怕術后出現各種并發癥,導致心理問題發生,表現恐懼、焦慮、憤怒、煩躁等情緒。(2)腦腫瘤手術費用較高,且需家屬長時間照顧,患者為此心感愧疚。(3)患者認為腫瘤具有傳染性,刻意將自身與他人隔離,產生孤獨感。(4)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易使患者出現心理扭曲。(5)患者認為自己無法治療,無法完成人生規劃,即將死亡,表現出憤世嫉俗的心態。
1.2.3重建認知 小組成員通過討論,確定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解腦腫瘤相關知識,了解術后的治療過程,并向患者說明服用藥物的作用與不良反應。此外,醫護人員對患者整體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給予患者運動與飲食建議,囑家屬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對患者休息產生影響,依據患者性格特點,采用科普、舉例、聆聽等方式緩解其不良情緒,鼓勵患者面對疾病。并強調規律服藥、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出院時告知復診的具體時間,并通過電話訪問的方式了解患者院外生活情況。
1.2.4認知行為干預 (1)暴露行為法:將患者放置于不舒適的環境中,采取相應措施降低其不適感,使患者學會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可進行自身調節,預防不良情緒出現。(2)思維日記法:向患者發放日記本,囑患者記錄每次影響自身心情的事件,于每周六下午進行專業指導,幫助其盡可能解決自我問題,有利于患者掌握釋放情緒的技巧。(3)意念引導法:患者每日護理結束后,幫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囑患者閉目養神,想象出令人舒適的畫面,緩解身體疲勞,釋放壓力。
1.2.5音樂療法 腦腫瘤患者存在偏癱、頭痛、視力下降、傷口疼痛等癥狀,對患者睡眠質量產生影響。音樂療法對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有積極作用,可選擇節奏為60~70拍/min的音樂,包括古典音樂、輕音樂、流行音樂以及戲曲等,音樂治療時,醫護人員創造一個安靜無干擾的治療環境,囑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并幫助患者調節音量大小,以患者適應為宜,建議患者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幫助患者想象令人愉悅的畫面,從而達到放松身心、緩解緊張情緒、降低緊張水平的效果。
(1)認知功能:運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對兩組護理前后認知功能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時間定向力、即刻記憶、地點定向力等7個維度,共30個條目。每個條目1分,滿分為30分,分值低于27分為認知功能障礙[7]。(2)睡眠質量:運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對兩組護理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涵蓋入睡時間、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等7個維度,共24個條目。總分為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8]。(3)心理狀態:運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進行評價,該量表涵蓋強迫癥狀、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怖等9個維度,共90個條目。每個維度最高分為5分表示嚴重,最低分為1分表示從不,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狀態越差[9]。

表1 兩組認知功能評分的比較 (分

表2 兩組睡眠質量的比較 (分,

表3 兩組心理狀態的比較 (分,
腦腫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危害人類神經系統[10]。目前,治療腦腫瘤的方式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光動力學治療和化學治療等。常規護理由于措施單一性,忽視了認知與心理對患者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通過實施組建小組、重建認知、認知行為干預以及音樂治療等護理措施,有效矯正患者不良行為,緩解不良情緒,有利于患者康復[11]。
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認知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實施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認知功能。原因在于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全方面評估,給予其飲食、運動的建議,囑家屬減少對患者的打擾,仔細分析患者性格特征,采用舉例、聆聽的方式減少其負性情緒。此外,醫護人員定期對患者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手術中的注意事項,促使患者對治療過程具有全面的認知,并詳細講明藥物的作用及其副作用,使患者正確認識病情,從而提高認知功能[12]。
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睡眠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實施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原因在于醫護人員依據患者心理診斷結果,向其傳授專業知識,灌輸科學理念,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觀念,賦予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促進患者以正確的行為提高生活質量。此外,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音樂治療,選取具有改善人體睡眠、促進人體放松效果的樂曲,以患者自身喜好為前提進行選擇,有效釋放其心理壓力。醫護人員為患者創造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并保持舒適體位,提高了睡眠質量[13]。
表3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心理狀態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實施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原因在于醫護人員通過實施暴露行為法、思維日記法、意念引導法,由家屬配合護理,將患者放置于不舒適的環境中,促使其學會自我調節、改善情緒的方法,并向其發放日記本,記錄生活中影響心情的事件,并定期集中進行指導,盡可能幫助其解決問題。此外,醫護人員于護理結束后,告知患者閉目養神,想象舒適的畫面,有效釋放其心理壓力,緩解疲勞,從而改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認知功能訓練配合音樂療法運用于腦腫瘤術后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認知功能和睡眠質量,改善心理狀態。
1 王艷,吳欣寧,肖維,等.腦腫瘤手術患者家庭主要照顧者照顧體驗及內心感受的質性研究[J].現代臨床護理,2016,15(4):28~32.
2 卞美娟,蔣菊芳,范丹丹,等.音樂療法緩解焦慮、抑郁脊髓損傷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9):47~49.
3 曹雅清,修曉青,龐恒元,等.對腦腫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系統化護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6):455~456.
4 Li S,Jiang H,Lin Z,et al.An on-lin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array detector-multi-stage mass spectrometry-deoxyribonucleicacid-4',6-diamidino-2-phenylindole-fluorescence detector system for screening the DNA-binding active compounds in Fufang Banbianlian Injection[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5,1424(19):37~50.
5 鄭蘭華,王愛貞,王光.腦腫瘤患者伽瑪刀治療前后不良反應指標及護理干預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2):74~76.
6 逄艷香,張少麗,杜省古,等.認知心理干預對改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情緒和社會功能的效果觀察[J].精神醫學雜志,2015,28(6):426~428.
7 陳圓圓,王巍,許欣,等.顱腦腫瘤患者術后病情惡化早期預警模型的建立與效能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8):587~590.
8 Chiorean L,Bartos A,Pelau D,et al.Neuroendocrine tumor of gallbladder with liver and retroperitoneal metastases and a good response to the chemotherapeutical treatment[J].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nics (2001),2015,42(2):271~276.
9 陳麗歡,鄧麗芳,鐘秀珍,等.支持性心理治療對腦腫瘤術后病人的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5):577~579.
10 唐艷華.惡性腦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焦慮情緒的特點分析及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6):221~223.
11 Larsson S,Englund M,Struglics A,et al.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synovial fluid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radiographic knee osteoarthritis in subjects with previous meniscectomy[J].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 OARS, 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2015,23(11):1906~1914.
12 王美佳.認知行為干預對膀胱腫瘤術后灌注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2):898~899.
13 趙玉娥,王秀華,王鳳靈,等.遠程團隊護理支持對腦腫瘤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5):376~379.
EffectofCognitiveFunctionTrainingCombinedwithMusicTherapyonCognitiveFunction,SleepQualityandMentalStateinPatientswithIntracranialBrainTumorSurgery
JIA Wei-gui, WAN Yi, FEI Chun-feng
(Suzhou Jiulong Hospital,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Suzhou 21502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usic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brain tumor surgery.MethodsForty-four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performed routine care. Forty-four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performed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with music therapy. Then, compa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ResultsMMS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sleep quality, sleep time, sleep time, sleep disturbance, sleep efficiency, daytime function and hypnotic drug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terror, paranoia,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sychosis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mu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brain tumor after surgery is effectiv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leep qualit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It’s worthy of promotion.
brain neoplasms/surgery;music therapy;cognitive training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1302196)
215021 江蘇省蘇州九龍醫院神經外科 蘇州
賈維桂,女,本科,主管護師
R739.41;R459.9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