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倩倩 蔡麗萍 單 廷
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對其術后生活質量、心理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
袁倩倩 蔡麗萍 單 廷
目的探討腹腔鏡結直腸癌(CRC)患者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對其術后生活質量、心理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治療的60例CR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6月~2017年4月27例CRC患者作為研究組,采用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進行干預。將2014年6月~2015年5月33例CRC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策略進行干預。采用SF-36健康狀況評估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進行比較,并統計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干預前明顯改善,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腹腔鏡CRC患者應用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進行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術后健康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況,降低術后并發癥,護理效果顯著。
結直腸腫瘤;腹腔鏡檢查;激勵式護理理念
結直腸癌(簡稱CRC)是臨床消化科常見的發病率僅次于胃癌的惡性腫瘤疾病,多高發于中老年人群,因缺乏特異性癥狀表現,臨床被診斷時絕大部分患者多因日久遷徙發展至中晚期,加之癌細胞可以隨著血液循環或淋巴組織或直接浸潤等途徑擴散至機體其他臟器或組織,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1]。臨床治療首選外科手術方式進行病灶切除,傳統開腹手術方式因創傷大不利于術后恢復,且并發癥較多,使其臨床應用受限[2]。通過腹腔鏡輔助方式對患者創傷較小利于術后恢復,預后效果明顯而被臨床絕大部分醫師、患者所接受,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手術在臨床的應用[3]。CRC屬于臨床惡性腫瘤疾病,絕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腫瘤相關疾病認知,在得知身患癌癥時均會出現恐懼、消極、焦慮等負面情緒,嚴重者會出現輕生的念頭,給患者的生活與治療帶來極為不利影響[4]。激勵式理念通過鼓勵與促進的形式對患者治療的心態與信心進行改善、提高,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干預,以達到改善其心理狀態的最終目的[5]。選擇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治療的60例CR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27例CRC患者采用引入基于激勵理念的護理策略進行干預,旨在探討腹腔鏡CRC患者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對其術后生活質量、心理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治療的60例CR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臨床CT、腸鏡檢查與術后病理證實均為CRC,且未出現癌細胞向遠處擴散轉移情況。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療或化療,均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排除CT、腸鏡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擴散者或患有腸穿孔、腸梗阻或急性病發作或存在手術禁忌證患者。將2015年6月~2017年4月27例CRC患者作為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齡39 ~78歲,平均(59.6±9.3)歲。文化程度:小學5例,初中11例,高中6例,大專以上5例。TNM分期:I期2例,Ⅱ期6例,Ⅲ期19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血壓5例。將2014年6月~2015年5月33例CRC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36~81歲,平均(60.3±9.4)歲。文化程度:小學7例,初中9例,高中9例,大專以上8例。TNM分期:I期2例,Ⅱ期8例,Ⅲ期23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壓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鏡下CRC根治術摘除病灶。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策略進行干預。研究組采用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進行干預。(1)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對入院患者的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以及對疾病了解程度、心理狀況等情況進行詳細的咨詢與記錄,同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2)實時組織患者家屬共同參與評估不良心理狀態情況,對患者出現的焦慮、疑問以及遇到的困難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與安慰,對疾病治療預后效果存在不良影響的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宣教與護理。(3)向患者介紹目前臨床治療、護理進展,并組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生存期較長的CRC患者與之進行經驗交流,給予其希望及信心,并對治療期間患者的努力及取得的進步給予一定鼓勵,肯定其自我價值,使其面對疾病能夠充滿信心。(4)患者出院后由護理人員通過微信、QQ、電話等方式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回訪,對后續治療遇到困難患者為其提供社會資源幫助,盡量減少或消除其后顧之憂。
(1)觀察兩組術后恢復期發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瘺、肺部感染、排尿困難、泌尿系統感染以及腹瀉、腹脹等并發癥發生情況。(2)采用SF-36簡明健康狀況評估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含軀體健康、軀體疼痛、心理健康、軀體角色功能、情緒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精力及總體健康8個維度,共36個條目。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身體狀況越好,生活質量越好[6]。(3)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價,兩表各含2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SAS評分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慮;SDS評分50~63分表示輕度抑郁,64~71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7]。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分,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n (%)
注:χ2=3.914,P<0.05
CRC是消化科較常見的一種惡性疾病,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發生改變,使近年來CRC的發病率逐漸攀升。目前,臨床針對CRC的治療首選治療方式仍以外科手術方式為主,雖然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但在手術期間患者會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對機體多個器官或臟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利于術后病情的恢復[8]。所以,降低手術期間不良應激反應及減少手術創傷,幫助患者術后盡早康復是臨床醫護工作者共同關注的主要問題。
激勵式理念是近年臨床提出的一種高效新式護理方式, 通過利用某些有針對性的方法、刺激,有效的激發患者潛在動力,控制并推動其向患者自身需要與某些目標效果而發展的一種心理過程,是臨床醫護人員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發揮其能力,以便意志統一或使患者身心舒暢達到護理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9]。近年來,多名心理學家、管理學家等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費羅姆期望理論、斯納金強化理論以及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等激勵理論,并被應用于不同領域[10]。研究顯示,激勵理論被應用于臨床慢性疾病與外科手術患者以及臨床護理管理過程中,均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11]。羅愛靜等[12]報道,激勵理論可以顯著幫助患者提高期望、建立信心,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并改善其生活質量,效果較為理想。本研究為探討腹腔鏡CRC患者引入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對其術后生活質量、心理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探索適合腹腔鏡CRC患者高效優質的護理方案,對60例CRC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策略與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干預前顯著改善,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SAS、SDS評分(48.2±6.1、49.6±5.5)低于對照組(57.3±5.5、55.9±5.8)(P<0.0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在腹腔鏡CRC患者治療期間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CRC患者應用基于激勵式理念的護理策略進行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術后健康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況,降低術后并發癥,護理效果顯著。
1 邢巧英,王潔,王毅.兩種結直腸癌術前腸道準備方法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866~1867.
2 李艷輝,王曉春,李姣倫.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1925~1927.
3 Wesselmann S,Winter A,Ferencz J,et al.Documented quality of care in certified colorectal cancer centers in Germany: German Cancer Society benchmarking report for 2013[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2014,29(4):511~518.
4 趙秋珍.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1109~1110.
5 王利,周琦,曾銀霞.正性激勵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16):77~79.
6 胡彩平,林毅,李秋萍.SF-36量表與QLQ-C30量表在老年癌癥病人生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及其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24):2968~2972.
7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8 Hatakeyama T,Nakanishi M,Murayama Y,et al.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improves short-term outcomes in very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Surgical laparoscopy, endoscopy and percutaneous techniques,2013,23(6):532~535.
9 李慧齡,廖玲,廖東林.激勵措施在鎮痛分娩配合體位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1):35~36.
10 楊姮.激勵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8):3425~3427.
11 楊俊華,張敏,張文林,等.激勵式護理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3):3330~3333.
12 羅愛靜,毛平,楊金福.激勵干預對腹腔鏡下直腸癌術后永久結腸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5):465~470.
colorectal neoplasms;laparoscopy;encouraging nursing conception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09
南京醫科大學科技發展基金面上項目(2012NJMU251)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 無錫
袁倩倩,女,本科,主管護師
蔡麗萍,E-mail:lc39lc@163.com
R735.35;R735.37;R473.73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