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林
根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就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來看,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語文學習方法、技能和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心智年齡已經基本達到可以自主學習的年齡,因而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提升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今后學習、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較好地體現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高中語文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習興趣
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一個前提條件。創設問題情境,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針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問題情境創設的程度,即應當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才能既引起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的興趣,同時又能引導學生回歸到書本內容當中。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教師可以很容易找到一個切入點來展開教學。比如設計這樣一段導入語:“在《水滸傳》一百零八個好漢當中,各個都英勇無比,但都是被迫上梁山。而其中被迫最嚴重的莫過于林教頭林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水滸傳》,走近好漢林教頭。”相信在這樣的導入語鋪墊下,學生會對課文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第二,巧妙設置懸念,勾起學生好奇心。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教學前的導入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語:“傳說在齊國有兩大美男,徐公第一,鄒忌次之。而那些阿諛奉承之人都會對鄒忌說他最美。如果是同學們聽到這些美言會怎么想呢?而鄒忌又是如何想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鄒忌的答案。”相信借助于這樣設置懸念的導入語,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進而為后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強化學習內容,科學評價激勵
根據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遠比教學結果更為重要。所以一定要重視教學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教學價值。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教授過的學習內容非常有必要進行二次復習和強化,從而才能讓知識更加穩固,知識體系更為完善。同時,通過強化學習內容,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鼓勵,能夠為學生后續自主學習提供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如學習《沁園春·長沙》,該詞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詞中所展示的雄偉的意境,體會毛澤東的胸襟之廣闊、意志之高遠。因此,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如果在第一次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學生仍然有很多疑問和不懂之處,則教師就需要計劃課文強化環節的實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首詞的內容和思想。
另外,有必要時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訓練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情況,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緊密結合教學目標的訓練題目,在課堂上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訓練,及時掌控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更加科學地安排后續教學內容,調整教學計劃。與此同時,通過課堂訓練也可以讓教師進行學生學習考核,由此可以讓學生更科學地看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便于學生科學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采取有效措施,主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以學生為中心,引導知識建構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當中,倡導采用半自主的方式進行,即有效協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參與度,以學生為中心,適當增加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基于此,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以這樣的模式展開:首先進行課文閱讀,然后進行講學,要注意控制講學部分所用時間,最后留有時間供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實際上,學生自我知識建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我思考與相互學習中形成的。
如在學習《人是什么》這一課,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教師予以單獨解答。在課文閱讀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先對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重難點予以適當的點撥,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更有計劃和節制。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進行討論與交流,可以交流其中的某一部分,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人是什么》課文當中,給出了眾多名人對人的理解,相信通過本文的自主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對人的理解。
總之,對高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也應當學會如何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內容,科學評價激勵、以學生為中心,引導知識建構等策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