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適
[摘 要]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代,時代和企業都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滿足企業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內部審計工作就必須進行轉變,其中包括:由財務報表審計轉變為全面審計,事后審計轉變為全過程審計,從傳統保守的風險防范轉變為新型高智能風險防范。
[關鍵詞]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29
[中圖分類號] F239.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3- 0049- 02
0 引 言
內部審計是企業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一環,是檢驗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以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為目標,運用一系列規范化、專業化的方法對內部控制、企業風險管理及公司治理等工作進行評價和分析,為企業實現其目標奠定基礎。而對于我國大型國有企業而言,存在體量大、多元化、影響深等特點,對其內部審計工作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常常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
1 大型國企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1 內審機構的建立不夠完善
大型國企往往有許多下屬的子公司、分公司,而這些子分公司往往存在規模、效益、功能、管理上的差異,因此有些較小的子分公司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沒有設立專門的內審部門,也沒有專業的內審人員,使個別子分公司成為企業整體內部審計的薄弱點,使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缺乏完整性,一些可以依靠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處理。
1.2 工作內容不深入
目前,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的內容大部分是財務審計,而財務審計是一種事后審計,事后審計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對于企業經營的事前和事中階段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大型國有企業面對的問題往往復雜多變,不但需要事后審計來分析企業的問題,也需要事前和事中及時發現企業的問題,并進行處理,使問題沒有產生重大影響時即可得到解決。內部審計面臨著變革與發展,諸如信息技術審計、環境審計、戰略目標審計、企業文化審計等等一些事前事中的審計內容不斷被提出,但就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的現狀來看,這些新興內容并沒有被接受,更遑論在企業開展此類內部審計工作。
1.3 人員專業素養不高
目前,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大多來自財務、市場、法律等部門,在進入內部審計部門之前從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培訓,對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全面的認識,知識體系不完整。而大型國企的審計方式往往也較為落后,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也有待加強,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不夠深入,無法發揮作用。而在人員培養方面,崗位、證書的培訓及獎罰激勵機制都沒有建立,職業晉升通道也未明確,導致內部審計發展非常緩慢。
1.4 標準化流程不完善
內部審計的標準流程是指審計工作的開始、進行和分析總結這樣整體流程中企業上下都采取同樣的標準,具體包括審計的原則、思路、方式方法及手段。而目前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的子分公司由于其實力各不相同,在推行標準化流程時存在一定困難。
1.5 信息化程度較低
目前,內部審計主要是手工審核,而作為內部審計主要工作內容的財務業務已經通過各種財務軟件基本實現了信息化,這種不對稱的信息化水平造成了內部審計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進度和質量。
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信息化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和審計專業人才相對較多,而同時具備計算機知識和審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卻十分稀缺,企業也沒有注意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造成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緩慢,信息化的軟件程序的推廣也非常困難。
2 大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解決對策
2.1 完善內部組織結構
大型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存在種類多和數量大的特點,因而在無法形成整個企業統一模式的情況下,可以以產業及相關性對下屬單位進行劃分,實現總部對下屬單位的垂直管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設立內部審計委員會,直屬于董事會,可以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在設立內部審計委員會的基礎上,在內部審計委員會下成立直屬于委員會的審計部,保證其可以不受約束,據實表達審計意見。
2.2 加大審計工作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內部審計工作如果僅僅停留在財務審計的階段是遠遠不能滿足時代和企業的需求。從財務數據本身講,其是一個具有滯后性的數據,而對于財務數據進行的審計存在二次滯后的時效性缺失和局限性。現代企業對于風險控制的要求非常嚴格,從前事后分析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
2.3 培養專業的內部審計人才
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的因素,因此,人才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應以人才的準入、培訓、考核、晉升為主線,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從內部發掘的同時在外部尋找,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制度,采取相應辦法對專業技能進行考核,建立激勵、獎罰機制,為內審人員制定明確的晉升路線,激發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潛能。
2.4 貫徹標準化制度
在企業及其下屬單位推進標準化工作流程,有助于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整體掌控力度,但與此同時,也應注意在制定標準化工作流程時,考慮下屬單位的具體情況和特點,慎重考慮,制定出一套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標準化流程,設置嚴格的要求,對審計表格的樣式、工作底稿的編制、技術及質量標準等應實現企業內部深入的貫徹和統一。
2.5 實現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
企業應加大技術投入,實現內審的信息化。推進內審工作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準確性,同時審計信息軟件基本可以滿足審計的管理、現場審計、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審計、數據處理及分析等需求,減輕了審計人員的工作負擔。
3 結 語
內部審計工作是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對于企業防范風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國大型國有企業為例,對其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大型國企的問題主要存在于組織體系、工作內容、人才管理、制度、信息化發展等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以期幫助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能向健康有效的方向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葉陳云,葉陳剛,張琪. 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構建研究[J]. 審計研究,2013(2):68-75.
[2]王兵,劉力云,鮑國明.內部審計未來展望[J].審計研究,2013(5):106-112.
[3]王兵,鮑國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踐與發展經驗[J].審計研究,2013(2):76-81.